包头市“七彩大地”景区环境色彩视觉效应探析

2019-07-22 06:42李楠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9年5期
关键词:色相明度七彩

李楠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韩盛阳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研究生

郑爽 北京普元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景观色彩对提升景观品质有其重要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以色彩资源或色彩构思为优势的景观就更凸显价值。2017 年包头土右旗美岱召镇按照国家4A 级景区标准打造名为“七彩大地”的观光休闲旅游区以绚丽多彩的植物花卉彰显“色彩”特色。但景区人工设施却存在一些问题,除了制作粗糙、照搬滥用等,其色彩多为灰色调,缺乏色彩特征,与绚丽花卉环境格格不入,无法从自然景观至景区设施做到视觉的协调,更无法达到相互视觉效果的增进。这整体上降低了“七彩大地”的“色感”,影响了景区环境的整体品质。就景区视觉关联景区品质这一要素,探讨其色彩视觉效应有实际意义。

1 色彩视觉效应的目标问题

色彩相较于形状、大小、质感、位置等,具有第一视觉特性。在“七彩大地”景区中,主要体现在自然色彩与人工色彩两个方面。其中,自然色彩是要尊重和保护的,是不可人为控制的;可控可变的是人工设施,主要包括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附属设施、管理设施等。可控的人工要素是建立在不可控的自然要素基础上的,色彩视觉目标应在捕捉和理解自然色彩的基础上实现自然色彩与人工色彩的整体协调。因此,捕捉和提取“七彩大地”自然要素色彩是第一步工作,本文利用NCS 表色方法进行了相关调查和分析,包括:(1)花卉分类色的要素及其色彩纯度、色相、明度;(2)山、石、土壤分类色的纯度、色相、明度;(3)现有不可拆除设施表皮色彩的纯度、色相、明度。(图1)

相关结论:植物景观主要以观花为主,通过利用NCS 色卡取色22 组,涉及花种9 种,按照色相分类整理发现,色相集中在色相环G70Y 至R60B 之间,明度集中在1—8,彩度均在50(满值为100)以上。以间色橙、紫为主,蓝、红、黄原色为辅;此色系属于热烈浓烈的色感区域,诱发强烈色彩活跃性。

植物景观背景色彩依托于远山,包头市地处大青山山脉,海拔为1500— 2100 米,环境地表山石由花岗岩、片麻岩、片岩、页岩、砂砾岩构成,此类石材色彩较为灰暗。通过色卡提取比对,色相集中在色环R60B 至R70B,明度集中在1—4,彩度均在30(满值为100)以下。

对于自然景观色彩提取及分析发现,花卉和山石在色相上有相同或相近的色彩构成和含量,如R60B,两者均有涉及。而明度值花卉色彩有含黑交多的色点,因此点缀感较强。彩度花卉明显强于山石,这也提示视觉感知色彩遵循绘画理论,远灰近艳的美学表现。

人工设施的色彩是可变量,是研究的对象,“七彩大地”目前人工设施色彩应用情况并不理想。(图2)

图 1 花卉和山石色彩

图 2 人工设施色彩

相关问题:问题一,色相在NCS 色环中没有规律,也没有相对集中位置,特别是多采用了红、黄、蓝三原色简单处理,在色相选取上较为单一,缺乏层次感;问题二:明度基本在5—6 之间,明度变化于花卉及山石相比较跨度较小,考虑到“色彩和谐”规律问题,无法与自然景观相融合(NCS 色彩规律中,同一明度下不同色相色彩是和谐的)。问题三,彩度均在50 左右,与花卉彩度相接近会减弱花卉色彩感知。

人工设施色彩应以提升整体环境视觉感知、增强自然景观色彩魅力为标准,因此,考虑上述三个问题,将色彩视觉效应目标总结为以下四个要求。

(1)人工设施色彩与自然景观一体化视觉效果,从明度或彩度寻求某一相同值。

(2)人工设施部分被植被隐蔽,自然植被与人工设施的色彩相互作用应为促进或削减。促进的采取增加明度、彩度数值差的做法;削弱相反。

(3)人工设施色彩被当作目标或目标系列的一部分,视觉吸引力的应弱于自然花卉植被。色相应避免采用强烈的三原色,但可以增加某一色相层次感。

(4)人工设施印象色彩的比重应遵循全局弱化、局部强化的逻辑关系。应兼顾色彩文化。

2 遵循视觉原理的色彩视觉效应

视觉环境是环境通过人的视觉所反映出来的形象,色彩附着于形态,结合形态视觉原理谈色彩,更为全面和客观。就“七彩大地”景区而言,视线规划没有章法而减弱整体效果,在形态与色彩方面都有所缺憾。

下面就花卉展区入口进行视点、视距、视角、视觉平衡、视觉阙值等几个视觉问题结合色彩进行探讨。入口实景如图3 左侧红色构筑物所示。(注:以下分析都以此构筑物为分析对象)

2.1 入口景观的视点与视距分析

此处是景区花卉观赏区的入口之一,其观赏视点、视角、视距存在一些不“美”之处。站在花丛中的位置向入口方向看去,视点目标本应在远处树木、树林之中,但入口设施形体明显高于地平线,高于花卉,上半部分暴露在天空中,过于醒目,观其色彩,鲜艳强于花卉,导致将视点焦点从远端自然植被拉近至近处人工设施,弱化了远处的自然树木景色。

另一方面,从视距分析,红色入口设施如果作为了观赏景物,那么视点到之间的距离较近,加强了入口设施的清晰度,使得红色的彩度和明度值都保持了较高的数值(4050-Y90R,含有90%的红色,50 的彩度,60 的白度)强化了人对人工设施观看的视觉敏感度。但对于花卉景区来说,增强视觉敏感度的应该是自然景观,而非人工设施,因此,如此处理入口设施就起了负面效果,花卉景区整体视觉艺术主、次关系混乱。

2.2 景观着色存在视觉残象

景区红色入口设施单一涂刷的操作手法,会让观赏者大面积关注红色,当色彩感知疲劳后,大脑会自然弥补绿色来达到视觉平衡,就会出现视觉残象现象。由于残象现象的产生,人们从入口红色设施上移开视线后,大脑进行绿色调节,如果此时观看自然花卉就会失真,会产生短暂的色感偏差和失调,虽然是短暂的,但也应避免。如设施下半部分的红色色彩明度和彩度都可以低于上半部分,即增强了色彩的丰富变化,同时,减弱的红色会有效避免视觉残象的产生。

2.3 视觉阙值与色彩对比

视物过程中产生的视觉刺激要达到一定量的差别,人眼才能够区分异同,这个定量就叫视觉阙值。在景观设计中,可利用视觉阙值来丰富景观空间感和层次感。我们可以结合视觉阙值与色彩组合关系中的“对比”原理,推导色彩差别的界限在哪里,根据美学法则,使得某些色彩大于阙值,某些色彩要小于阙值,从而形成对比关系,丰富景观空间层次,增加视觉感官刺激。

“七彩大地”入口红色人工设施,其鲜明的红色十分夺目,大于视觉阙值。在此环境中,如果基于“对比”关系考虑,拉大花卉自然景观与人工设施的色彩关系,那么就要考虑花卉色彩本身是什么?此处的花色相集中表现在Y10R,那么入口人工设施的色相选择可根据色环上120 度的色彩互为对比色原理,选取R40B 或者B80G;在明度和彩度的选择上,高明度基调色配合低明度基调色、暖色系结合冷色系、高彩度色配合低彩度色都可以产生对比关系;花卉明度值为5,人工设施明度值与其差值达到3 以上即会产生对比关系;花卉彩度在50 左右,人工设施彩度与其差值达到30以上即会产生对比关系。当产生对比色彩关系后,视觉感知就会增强,加深了游客视觉感知。

2.4 景区功能性色彩的视觉感知不强

“七彩大地”景区总体上导视系统制作较为简单,指示图、导游图、公共设施提示图,路标、形象标志牌、信息交互牌以及禁止、警示牌等设计水平较低,导视牌造型单一,色彩基本属于无色系,材质多有选用户外防腐木,这种材质较为常用,在很多景区都有使用,有悖于“七彩大地”的“色彩”主题,也没有达到色彩分类来细分导视信息,以色彩视觉效应强力传达信息的作用。这个问题在二期建设中已经被管理部门提出。

3 结语

“色彩”在“七彩大地”景区作为创新思路的突破口,已经是包头市景观色彩实施的带头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景区发展的独特思路。“色彩”作为旅游资源形式美的重要要素,不仅体现在自然花卉上,更应该表达于人工后期建设上,和谐共生,进而将“色彩力”全面的发挥出来,提升景区品质。

猜你喜欢
色相明度七彩
“七彩”年
七彩屋
基于Coloro色彩体系不同色深公式的颜色深度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七彩屋
颜色三属性及其在图像调节中的应用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
植物景观的设计和营造
浅谈中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
高支纱羊绒衫缩水率问题的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