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密度对杂交魔芋种芋产量及病害的影响

2019-07-22 12:23杨凉花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种芋安康市魔芋

杨凉花

(陕西省安康市魔芋产业研究院,陕西 安康 725021,陕西省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 安康 725000)

魔芋(Amorphophalluskonjac)又名蒟篛,为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由于其富含葡甘聚糖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学、医药、农业环保等多个领域[1,2]。 魔芋作为陕南地区尤其是安康市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近些年受到了安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由于魔芋连作障碍严重、发病率高以及对种植条件要求特殊,导致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产量降低,严重制约了魔芋产业的发展[3]。陕西省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杂交魔芋新品种“安魔128”经过连续3年的品比,表现出了相对当地花魔芋较强的抗旱抗病性,在该杂交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之前,笔者采用其芋鞭进行了种芋播种密度试验,为后期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大小一致、质量良好的杂交魔芋芋鞭,均重10.5g。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地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云雾山镇官田村,海拔783m左右;播前施足底肥(有机肥),施用复合肥75kg/666.7m2。 2018年4月3号播种,共设5个播种密度处理,株行距分别为10cm×25cm、15cm×25cm、20cm×25cm、25cm×25cm、30cm×25cm。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小区规格1m×5m,各小区之间随机区组分布。试验中,精选魔芋良种进行规范种植,套种玉米。待魔芋展叶后,各选30株长势均匀、无病害的魔芋作为定株进行定期调查。

1.3 农艺性状的调查

株高,为叶柄基部至叶柄分叉处的长度,卷尺测量;柄径,为叶柄基部紧贴地面直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叶幅:为叶片张开角度最大的距离,卷尺测量。

1.4 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利用 RL-2A 土壤养分测试仪进行测定。将土样带回试验室后,剔除植物残体和砾石后平铺于干净塑料盘中自然风干;风干后的土样先过20目筛,混匀后贮于塑料瓶中备用。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比色法;铵态氮含量的测定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的测定分别采用硝酸试剂比色法和四苯硼钠比浊法。

1.5 数据处理

利用 Excel 2007与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采用LSD方法进行方差分析。利用Duncan检验进行多重比较,每个实验指标的测定均在相同时间相同部位取样,每个处理5次重复。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密度对魔芋出苗率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播种密度对种芋出苗率及株高的影响均不显著;随着播种密度的降低,柄茎、叶幅、小叶数及小叶和小叶脉干重均整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这表明,种植密度越小,魔芋单株生长发育所获得的养分相对越充足,单株长势也越好。

表1 不同播种密度下的魔芋种芋出苗率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表2、表3同。

2.2 播种密度对土壤氮磷钾等含量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播种密度对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的影响是显著的;随着播种密度的降低,不同土壤养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各密度之间差异显著。这表明,播种密度要适宜,若密度太大,土壤养分不够植株吸收,植株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密度太小,又会造成土壤养分的浪费。

表2 不同播种密度下土壤氮磷钾等含量的变化

2.3 播种密度对种芋单产量及病害发生的影响

由表3可知,播种密度越大小区产量也越大,病害发生率则随着播种密度的降低也同样逐渐升高,且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但如果计算小区或单位面积的投入与产出的比值,会发现处理2的比值是最低的,且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这就说明,从实际生产效益上来看,并不是播种密度越大越好,因密度越大投入也越多。因此,需要比较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性,显然处理2的密度是最经济合理的。

表3 不同播种密度下的魔芋种芋单产及病害发生率

3 讨论与结论

合理密植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作物适宜的种植密度受品种特性、土地肥力、气候条件、土地状况、管理水平等因子影响[4]。对于陕南当地花魔芋以及金沙江流域的白魔芋种植密度,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已形成了规范化的栽培模式并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由陕西省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主选育的杂交魔芋新品种“安魔128”在进行示范推广之前,还需要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以提供科学依据。崔鸣等[5]研究发现,同一规格种芋随着播种密度增加,出苗率和软腐病发生呈下降趋势;随着种芋增大,收获率和单芋重量提高,小区产量下降,膨大系数降低,但不同密度的膨大系数差异缩小。张丽娟等[3]研究结果表明,魔芋合理密植可以提高产量,降低发病率,种芋大小20g左右的最佳株距为30cm。魏芳勤等[6]通过研究花魔芋生长指标和抗病性等,认为适合汉中地区花魔芋种植的株行距为15cm×30cm,且种植密度过大时,会造成植株瘦弱,影响地下球茎的生长;而过大的株行距则又降低了单位面积上的有效光合速率,单产量下降;所以适宜的株距是植株健壮生长和高产的前提。本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过大,虽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植株生长瘦弱,投产比相对较高;而过大的株行距,又会造成单位面积产量过低,且发病率相对较高;而在没有降低单位面积产量的情况下,发病率相对较低且投产比最低,最适宜用行距25cm、株距15cm的密度进行推广种植,这与崔鸣等[5]、魏芳勤等[6]的研究结果较相一致,但因品种特性、地域及土壤肥力等条件的差异,具体播种株行距数值存在一定的差异。

猜你喜欢
种芋安康市魔芋
唠叨
岚皋县魔芋种芋管理要点
揭开魔芋的健康秘密
魔芋种芋越冬管理技术
我想摘下天上的星星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活动掠影
魔芋种芋存储技术
魔芋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