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7-22 01:31韩春慧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3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护理满意度规范化

韩春慧

【摘 要】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9例心内重症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过程中均加强规范化护理管理,回顾性分析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69例中,39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非常满意,29例满意,1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6%。结论:加强规范化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医院声誉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管理;心内重症;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3--02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通过研究找出护理工作的特点,探讨护理工作的规律性,应用科学化管理护理全过程,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现抽选我院收治的69例患者,加强规范化护理管理后,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9例心内重症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57.4±1.4)岁。

2 方法

在对69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强了规范化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2.1 护理技术管理

护理技术是医院护理管理最基本的工作,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执行医嘱、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防止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发生[1]。

2.1.1 根据护理工作的原则及特点,重点抓好护理计划、护理实施和护理质量的考评等各项业务管理活动。

2.1.2 在整个护理管理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建立健全的护理制度,严格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重点抓好患者入院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及各种护理会议制度,实现护理管理制度化、程序科学化、设施现代化、操作规范化[2]。

2.2 护理单元及人员管理

2.2.1 根据医院临床、医技科室设置要求及变化,进行合理的人员布局及安排。

2.2.2 在组织安排过程中要根据人员、任务及病种需求不同,适应护理服务方式转变,使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保持井然有序,职责分明,相互协调一致。

2.3 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目标,具体地说就是要把护理管理落实到提高护理质量上来。在管理过程中抓好护理质量标准化、数据化的管理,做到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有目标,行为有尺度,定量有数据,评分有标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自身质量[3]。

2.3.1 护理行政管理应组织创造良好的护理工作环境。

2.3.2 突出“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为护理人员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为患者创造温馨的治疗环境,全力提供低耗、高效、优质的护理。

2.3.2 及时利用最新的医疗和护理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际,为患者服务,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为人类健康构建一个连续性的医疗护理体系,拓宽护理专业的发展空间。

2.4 护理人员教育及培训管理 护理教育及人员培训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做好护理临床教学工作的同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在职培训,参加学术会议,举办学术讲座等,抓好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新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及内容,继而推动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4]。

2.5 护理科研管理 因此要根据护理科学的自身发展特点及固有规律,结合医院、科室护理工作的实际状况,把护理科学技术研究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条件,营造浓厚的氛围,做好护理科学技术研究的管理。这是发展护理学科和不断完善护理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

3 结果

加强规范化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对69例心内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6%。详情见表1。

4 讨论

护理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一重任,应不断总结我国护理管理经验,认真反思管理中的成败、得失,运用护理管理新理论、新经验、新方法,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管理学科[5]。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及医疗质量。规范化、高质量的护理管理可使门诊和病房保持有序,清洁、安静的状态;各种设备物资保持在随时备用和性能良好的状态;患者休养治疗环境良好;使患者身心處于最佳状态,接受准确、及时、连续的治疗及护理;促使医患关系更加融洽信任;使科室之间、医护之间、后勤部门协同工作;使环境卫生达到规定要求,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在护理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中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有效。本研究加强规范化护理管理使69例心内重症患者经护理干预后,39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非常满意,29例满意,1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6%。

综上所述,加强规范化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医院声誉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王咏莲,徐培丽,罗爱枝.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与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16):204-205,206.

董水霞,邓丽萍.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3):10582-10583.

劳素英,余月琴,张颖.分析规范化护理管理在社区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5,(18).

邵聪文.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6-147

罗云方,肖琴.规范化管理模式在康复护理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8).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护理满意度规范化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