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患者的综合护理分析

2019-07-23 02:11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疼痛感置换术血浆

王 亮

肝衰竭是指肝细胞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的严重性损害,致使自身的解毒、排泄等功能出现障碍,引发以肝性脑病、黄疸等为主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人工肝血浆置换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降低病死率,但该种治疗花费较高,加之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知,使其心理上产生较大的压力,影响预后效果。本研究对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肝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患者疼痛、心理状态、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医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6例肝衰竭患者,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53.12±4.96)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病程(2.13±0.54)年。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56.84±5.21)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病程(2.56±0.6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符合《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2]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诊断确诊者;均采用人工肝方式进行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存在心脏病、严重糖尿病等严重慢性疾病者;心脏、肾脏等其他重要脏器异常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严重不配合,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疾病健康知识讲解、均衡膳食等常规护理。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3.2.1 术前 ①健康宣教:采用简单的语言告知患者疾病的发生机制、治疗手段等,并简单阐述护理干预的过程、预期效果,纠正其错误认知,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增加患者的信心。②心理干预:给予患者舒适体位,播放节奏较为缓慢的音乐,同时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耐心听取患者的心理压力因素,并以患者的角度给予其合理化的建议,且告知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优点,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其焦虑等负性情绪。

1.3.2.2 术中 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注意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渗血、肿胀等不良情况,并遵循由低到高的原则合理调整血流速度。

1.3.2.3 术后 ①饮食干预: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进食热量、维生素、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确保机体营养摄入充足,禁止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②导管护理:指导患者合理活动术侧肢体,禁止弯曲度数高于90°,同时避免剧烈咳嗽、用力等动作引起腹压上升,以防穿刺处出血;且定时采用肝素稀释液对导管进行冲洗,固定导管,预防导管脱出、扭曲等不良情况的发生,若穿刺点发生血肿,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③疼痛护理:采用转移注意力、放松疗法等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若疼痛剧烈可遵医嘱给予其镇痛药物处理。

1.4 评价指标 ①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分值范围在0~10分,0分代表无疼痛感,10分表示疼痛感强烈,患者的得分情况与其疼痛程度呈正相关[3]。②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均包含20个条目,并均采用四级评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其心理状态越差[4]。③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出现血浆过敏、溶血、休克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疼痛程度及心理状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比较(x±s,分)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例(%)

3 讨 论

肝衰竭是临床上较为危重的一种疾病,可造成机体代谢异常、毒物大量堆积,致使肝细胞的坏死程度加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不仅可清除机体中的有害物质,同时补充所需的必需物质,优化内环境,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利于预后。且相关报道指出,患者在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同时,若施以高效的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加快康复进程[5]。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VAS、SAS、SD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肝衰竭人工肝血浆置换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主观疼痛感,调节心理状态,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究其原因在于患者入院后,采用适宜方式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疏导其不良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减少休克、溶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康复效果;同时术后给予其饮食、导管、疼痛方面的护理,可有效避免术后感染,降低应激反应的产生,增强自身抵抗力,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肝衰竭人工肝血浆置换的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缓解患者疼痛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疼痛感置换术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