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实习期间共情能力的动态分析

2019-07-23 02:11李婷婷周晓娟张理想方储馨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共情总分意义

李婷婷 周晓娟 张理想 方 妍 方储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增长缓慢的医疗护理服务与人们对医疗护理工作较高期望水平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护患关系的焦点[1]。护患之间相互信任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研究表明,共情能力是人际交往过程中获得彼此信任的重要能力之一[2]。共情即站在他人的立场,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处境的能力[3]。共情可以促进双方深入地沟通,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4]。本次研究探讨在实习不同阶段护生共情能力变化的规律,为实习医院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护生共情能力的措施提供实践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在本医院临床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3份,有效率为95.75%。383份有效问卷中女性为346人,占90.34%,男性为37人,占9.67%;本科及以上学历者162人,占42.30%;非独生子女为271人,占70.76% ;农村生源为182人,占47.52%;愿意和非常愿意从事护理专业的有325人,占84.86%。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包括2部分内容:①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②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C):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共22个条目。量表总分越高,表明共情能力越强。

1.2.2 研究方法 调查开始前告知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目的,护生知情同意后,采用统一指导语分别在护生实习4个不同的时间点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由护生于30分钟内独立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多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采用SNK-q检验对实习护生4次不同时间点测量的IRI-C总分及各因子分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生实习T0时IRI-C总分最低,与T1、T2、T3时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IRI-C总分最高,与T0、T2时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实习时点IRI-C各因子分及总分的动态分析(x±s,分)

3 讨 论

3.1 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共情能力状况动态变化特点 护生在实习期间共情能力的培养是护生临床实习内容的重要部分。研究表明[5],临床实习阶段护生的共情能力获得极大的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刚进入临床时共情能力总分为(8.33±2.54)分,表明学生刚进入临床时共情能力水平较低,与国内类似研究结果一致[6]。实习1个月后护生的共情能力显著提高,这可能与学生进入临床后,除了继续理论学习外,与病人的沟通机会增多,临床实践活动大大增加,加上实习刚刚开始,学生学习态度非常端正,能常常尝试为患者着想,体验患者的心情,但由于临床经验欠缺,此时的共情能力主要体现在同情关怀方面。实习中期护生的共情能力有所下降,且与T1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护生实习中期,对临床环境较为熟悉,部分同学产生懈怠情绪,故而共情能力有所下降。实习末期护生的共情能力又有所提高,且与T0、T2时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习末期护生面对病人不满、痛苦或死亡的情景时,已具备一个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能真正站在患者的角度和立场去体验心情。

3.2 护生共情能力各症状因子动态变化特点 研究显示不同时点高职护生共情能力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同情关怀因子得分在T1时得分较高,与其他时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同情关怀因子分在实习初期较高[7]。这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末期护生身心忧急维度得分显著升高,与其他时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1]。表明随着实习的进行,护生迅速、准确地感知病人内心变化的能力逐渐增强,这也为后期在临床能及时、正确地制订护理措施提供保障。

3.3 建议 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护生在实习的不同阶段共情能力的得分也有较大不同,实习开始时、实习初期、中期和末期的共情能力总分和个因子分均有差异。临床带教老师应尝试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同时可定期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尤其是实习中期,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态度有所松懈,更应该加强共情能力干预。护生休息时间可组织进入养老机构等进行健康指导和疾病调查,进而提高服务素质、培养共情能力。

总之,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应根据护生的个人特点和实习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引导护生,通过不同方式提高其共情能力,进而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猜你喜欢
共情总分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有意义的一天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之意义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诗里有你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