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皮大丸方配合耳穴压豆对更年期女性失眠的研究

2019-07-23 02:11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压豆耳穴组间

张 蓉

更年期会引发一系列症状,较为常见的包括心悸、烦躁、失眠等,而失眠的发生率较高,且对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影响作用最为显著[1]。以往有学者在关于更年期失眠症状的研究中指出,若自行选择抗失眠药物进行治疗,则可能导致更年期妇女发生心理压力增加和药物依赖,威胁其自身健康[2]。现代临床中针对更年期妇女失眠者,多建议从中医疗法以及心理疗法两个方向出发进行干预,促使患者能够维持相对平稳的心态,辅助中药的调节来改善失眠症状[3]。本次研究以64例更年期失眠患者为观察对象,经对比调查探究竹皮大丸方加减配合耳穴压豆方案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抽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本医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64例更年期妇女失眠患者进行分组调查,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予艾司唑仑片+谷维素治疗32例作为对照组,竹皮大丸方加减配合耳穴压豆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年龄43~58岁,平均年龄(50.25±5.25)岁;绝经20例,未绝经1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2~58岁,平均年龄(50.08±5.06)岁;绝经22例,未绝经10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符合更年期失眠临床诊断标准;研究获取患者及伦理委员会同意。②排除标准:伴随其他严重更年期症状者;临床资料不全者。经对比统计证实,两组患者并未见年龄或绝经率的显著差异,可做对比研究。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片(国药准字:H34022967)1 mg,qn联合谷维素(国药准字:H44020707)30 mg,tid治疗。患者治疗疗程疗程为1个月。

1.3.2 观察组 ①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竹皮大丸方加减治疗,基本药物:竹茹、黄芩、百合、茯苓、大枣各10 g,白薇、夜交藤12 g,桂枝3 g、甘草6 g,浮小麦3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50 mL,早晚各服1次,饭后服。②耳穴压豆治疗: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耳穴压豆,采用王不留行籽,取内分泌、交感、神门、皮质下、肾、肝为主穴,方法: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探棒探出压痛敏感点,同时对相应的穴位进行按压,应用75%乙醇做消毒处理,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固定在压痕上,同步进行耳部按压,以出现酸胀感为最佳状态,两耳交替使用,隔日更换1次。贴压期间,指导患者2~3次/d,3~5 min/次。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标准,痊愈:睡眠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 h以上,睡眠治疗较高,不易惊醒;显效:睡眠状况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到3 h,深度睡眠比例增加;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但不足3 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者[4]。

1.4.2 睡眠质量 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5]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情况,量表由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组成,重点观察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等因子的改善情况,每个因子按0~3分等级计分。最终研究结果统计后由三线表结题[5]。

1.4.3 抑郁状态 采用Hamilton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有24条目组成,采用交谈和观察的方式,由经过训练的两名评定员对被评定者进行HAMD联合检查,待检查结束后两名评定员独立评分。总分≥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总分≥20分:可能是轻或中度的抑郁;总分<8分:没有抑郁症状。最终研究结果统计后由三线表结题[6]。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3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32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为75.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在患者睡眠质量方面,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 两组患者抑郁状态比较 在患者抑郁状态方面进行对比,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x±s)

表3 两组患者抑郁状态比较 例(%)

3 讨 论

失眠属于更年期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且失眠的发展比较容易引发焦虑、烦躁等心理障碍疾病[6~7]。更年期妇女的生理及心理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若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可增加药物依赖发生的风险。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竹皮大丸方加减配合耳穴压豆方案在更年期失眠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本研究在临床疗效统计中发现,观察组3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32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为75.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睡眠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抑郁状态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抑郁率为40.63%,并未有患者出现重度抑郁,对照组患者抑郁率为68.75%,重度抑郁率为6.2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竹皮大丸方处方中的竹茹、黄芩、白薇,清热凉血,具有良好的除烦止呕、清热安神等作用,夜交藤具有养血安神作用,浮小麦养心除烦,除虚热,止汗。甘草调和诸药,促使患者得以入眠。配合耳穴压豆法,选内分泌、交感、神门、皮质下、心、肾、肝为主穴,以平衡阴阳,养心安神为则。皮质下是调节大脑皮质功能的要穴,可调节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有醒脑宁神镇静的作用;神门是养心安神的要穴;交感科调节自主神经紊乱,同时又解痉活血之功效;心、肝、肾三穴根据TS现代医学理论配穴,可调节大脑神经功能紊乱,改善脑部功能。心为君主之官,主藏神,其功能紊乱则神无所主,心智、情绪混乱,故取心之穴,可宁心安神。肝主藏血,喜调达,取肝穴可疏肝以畅情志。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补肾可健脑。且肾属水,肝属木,强健肾水,可滋水涵木,肝肾两穴与内分泌穴相配,亦起到调节机体内分泌之功效。诸穴搭配,通过按压刺激上述耳穴,刺激相应的经络,使得诸经得通,气血调顺,阴阳归于平衡,阴可入阳,得以入眠[8]。

综上所述,更年期女性抑郁心理的出现与生理变化等存在相关关系,常规西药治疗容易引发心理压力增加,以及药物依赖等问题,而将竹皮大丸方加减配合耳穴压豆方案应用到患者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失眠症状,并可经由生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改善,达到缓解抑郁状态的效果,从而达到提升更年期妇女生活质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压豆耳穴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