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分娩时机分析及其对围产儿影响

2019-07-23 02:11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产儿胎儿胰岛素

沈 幽

妊娠期糖尿病作为妊娠期常见并发症[1],其主要表现为妊娠前产妇血糖水平正常,而在其妊娠期间出现血糖升高等现象,并被确诊为糖尿病,该症状对产妇及胎儿均具有严重影响[2],极易导致流产、巨大儿等不良结局,甚至可导致其死亡,因此有学者指出[3],在适当时机对产妇进行终止妊娠,能够有效保证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为探究不同分娩时期对围产儿的影响,特选取在我院进行孕期检查时发现并在我院进行分娩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孕期检查时发现的,并在我院进行分娩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其中初产妇41例,经产妇19例,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42±3.25)岁,孕次1~3次,平均(1.36±0.44)次。根据其分娩时机将其分为早期组、中期组及晚期组,其中早期组(孕周≤37周)产妇19例,其中初产妇13例,经产妇6例,平均年龄(27.71±3.46)岁,孕次(1.42±0.35)次;中期组(孕周38~39周),产妇21例,其中初产妇14例,经产妇7例,平均年龄(28.75±3.02)岁,孕次(1.22±0.51)次;晚期组(孕周≥40周),产妇20例,其中初产妇14例,经产妇6例,平均年龄(28.43±3.21)岁,孕次(1.33±0.47)次。三组产妇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产妇症状经检查,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指征[4];产妇年龄>18岁;产妇为单胎妊娠;产妇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并自愿参与。②排除标准:产妇伴有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疾病;产妇在妊娠前即出现糖尿病相应症状;产妇伴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产妇伴有肝炎、艾滋病等强传染性疾病;产妇伴有其他严重妊娠期并发症。

1.3 治疗方法 全部产妇入院后,均按照相关要求,对其进行内科二级护理,并进行低盐、低糖及糖尿病饮食干预[5],即告知产妇孕期注意事项,指导其进行卧床休息,并保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指导其注意保暖,同时避免声光刺激;对产妇进行饮食干预,具体包括根据产妇血糖、孕周及体质量等情况计算总热量,对其每日饮食进行干预,保证其每日能量摄入蛋白质20%~25%,碳水化合物50%~60%,脂肪25%~30%,各餐次摄入能力比例:早餐占10%~15%,午餐及晚餐均占30%,同时在其基础上加3餐,每餐占10%~15%,并增加钙、铁及维生素等营养素;每周对产妇进行血糖监测,如果血糖仍较高,可适当使用胰岛素对其进行治疗,以达到对血糖的有效控制。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产妇分娩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水平,并对其围产儿结局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达,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数据[n(%)]表达,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产妇分娩前期血糖水平比较 三组产妇在分娩前期,FBG、P2hBG及HbA1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产妇干预前后血糖情况比较(x±s)

2.2 三组围产儿结局比较 三组围产儿出现的不良结局主要包括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低血糖,且晚期组发生率最高(35.00%),其次为早期组(21.05%),以中期组发生率最低,仅为4.76%,与其他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围产儿结局比较 例(%)

3 讨 论

妊娠期糖尿病作为妊娠期间常见并发症,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该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其特征以妊娠期间出现糖耐量异常及高血糖症状为主,且极易导致产后大出血、胎儿窘迫、巨大儿等不良结局,对产妇及胎儿影响造成极大影响。

3.1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不良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为产妇代谢异常[6],其原因为在妊娠前期,由于胎儿营养物质吸收过度,导致产妇体内血糖水平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降低,进而使其代谢功能发生异常,而当其至妊娠中晚期,由于孕酮、雌激素及胎盘生乳素等激素水平的升高,其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也逐渐增强,导致产妇体内胰岛素敏感性逐渐降低,进而使血糖由胎盘被胎儿吸收,导致胎儿体内胰岛素细胞作用被抑制,而肥大细胞数量则显著升高,另外,由于产妇体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其分泌量逐渐加大,而当其表达过量后,可对体内细胞产生一定刺激,使其迅速吸收氨基酸,进而导致蛋白质的合成速度较快,但由于胎儿体内脂解能力有限,导致大量脂肪及糖原等物质聚集在胎儿体内,极易导致胎儿发育成巨大儿[7],并进而影响分娩过程,导致分娩难度加大,并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度,另外,胎儿在分娩后,由于其体内胰岛素水平较高,如未能及时对其进行糖分补充,极易导致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临床上对伴有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采取运动、饮食及药物等干预措施,通过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能够有效降低该类事件的发生率。

3.2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终止妊娠的时机 由于胎儿体质量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且产妇体内相应激素也随着孕周的延长而提高,因此,在适当时机终止妊娠,能够有效避免该类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而对于终止妊娠的时机,临床上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若产妇能够通过饮食及运动等方式控制血糖,且胎心监测结果无异常,应在保证对其胎儿进行监测的情况下,使产妇在预产期分娩。②如产妇需进行胰岛素治疗,且其血糖情况控制良好,应在其孕期达38周后,待其宫颈成熟,进行终止妊娠。③如产妇伴有微血管疾病,或伴有羊水过度、胎盘功能异常等情况时,在胎儿心肺等脏器发育完全后,即可终止妊娠。本次研究中,三组产妇在分娩前期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且均略高于理想水平(FBG<5.6 mmol/L,P2hBG<6.7 mmol/L),因此,在适当使其进行终止妊娠,对胎儿结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三组围产儿出现的不良结局主要包括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低血糖,且晚期组发生率最高(占35.00%),其次为早期组(占21.05%),以中期组发生概率最低,仅为4.76%,与其他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孕38~39周对该类产妇进行终止妊娠,能够有效改善其分娩结局,另外,晚期组围产儿不良结局中,以胎儿窘迫、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为主,均是由于妊娠时间过长,导致胎儿过大及胰岛素抵抗物质过多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时机对围产儿结局影响很大,且在妊娠38~39周终止妊娠,能够有效避免围产儿出现不良结局,对保证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产儿胎儿胰岛素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鞍山市2011~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探索妊娠期糖尿病正规治疗对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分析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