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所农村养老机构老人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

2019-07-23 02:11杨甜甜杨燕妮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丧偶子女养老

杨甜甜 谢 菲 杨燕妮

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重,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机构养老已成为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形式之一[1]。养老机构能否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机构养老需求,是决定养老机构是否可以真正发挥作用、承担社会化养老重担的关键因素[2]。为了解农村养老机构服务现状,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该市7家农村养老机构的6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2017年7月-9月不同村落7家养老服务机构中60名年龄≥60周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均为神志清醒,无沟通理解障碍的老人。

1.2 方法 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包括老年人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学历)和机构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人员经统一培训,向调查对象介绍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并根据条目逐个口述且协助填写问卷,当场发放并收回。机构服务总体满意度分为满意、中立或不满意两组。

1.3 统计学方法 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调查研究地区是河南沁阳市,共有24个养老院、15家日间照料中心、61家农村幸福院,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7.3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21张。抽调的7个养老机构有4所公办、3所民办,床位数325个,平均入住率65.40%。

2.1 老年人基本情况 问卷调查的老年人平均年龄为(76.52±9.19)岁,未婚和丧偶的占88.3%,原职业调查显示,务农占40%,工人占26.7%。五保老人占38.3%,无子女者占40%,是入住养老机构的主要原因。33.3%的老人子女虽在本市,但子女均忙,没时间照顾老人。老年人的经济来源调查显示,43.3%来自于社会救济。老年人中心脑血管疾病较多,占58.3%,其中高血压占33.3%,瘫痪老人占16.67%,38.3%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病。

2.2 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满意度情况 86.67%的老年人对目前养老机构服务表示满意,13.33%的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服务总体不满意,老人提出希望改善供水系统,增加健身器材等;在服务项目上,一些老年人提出希望增加医疗保健服务,在这方面公办机构所提供的仅仅局限于平时普通疾病的医药报销,并且医药短缺,使得很多老人有病无钱医治。

表1 农村养老机构老年人对机构服务满意度的单因素分析

2.3 养老机构老年人对机构服务满意度的单因素分析 养老机构老年人对机构服务满意度在老年人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个数、能否自理、亲属探望频率、有无医疗服务和养老机构是否能满足老人需求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3.1 男性满意度比女性低 该结果与曾雁冰等[3]调查的养老机构老人生活满意度结果一致,可能是女性更容易适应机构养老的团体生活,但是与罗盛等[4]的调查结果相反,根据老人满意度与基本资料情况发现男性老年人中对养老机构服务不满意的均为未婚或丧偶的老人,由于婚姻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丧偶或未婚老人的满意度低于在婚老人,这与张化楠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无配偶或丧偶老人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也相应降低,可能是丧偶或未婚老人的心理需求度较高,丧偶会增加老年人的抑郁倾向,丧偶老人的社会支持落在子女身上,又由于住在养老机构,与子女联系较少,加之养老机构未能提供一定的心理护理服务,降低了老人对机构的满意度。

3.2 文化程度也是影响老人对机构满意度的因素 文化程度较高的老人,对机构服务满意度较低,可能是文化程度越高,老人对机构的服务项目需求较多,而调查中养老机构服务项目单一,基本停留在仅仅满足日常生活服务的层面,主要是吃、住的服务。医疗保健服务范围狭窄,精神心理、文化娱乐服务更加缺乏[6]。此外,养老机构里的老人大多数都是文盲或者小学以下学历,文化程度较高的老人缺乏沟通交流的同伴,融入感不强增加了老年人的孤寂感。

3.3 无子女及亲属探望次数少的老人满意度较低 养老机构的老人很多无子女,缺乏子女的陪伴和照顾,加之很多老人随着年龄增大,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以及各种慢性病的影响,身体的病痛与心理的需求不满,很容易缺乏安全感。有研究表明[3]与亲人相见越频繁,老人生活满意度越高。调查入住养老机构的原因,结果显示40%老人是由于子女忙照顾不到才被迫住进养老院,远离子女增加了老人的孤独感与失落感。

3.4 养老机构能否满足老人需求是影响老人对机构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影响老人对机构满意度的最主要的是医疗服务需求。调查中68.3%的老人患有慢性病,38.3%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病,其中心血管疾病与骨关节疾病较多,养老机构中护理人员不足,且没有经过培训,无法提供老人相关疾病的护理服务。此外,养老机构缺医短药,老人常常要忍受疼痛的折磨,没有康复室及器械等,发病时的救治条件不足,没有急救设备,容易出现突发症状而不能及时得到抢救。

总之,农村养老机构中,老人对精神心理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提出的需求最迫切,尤其是丧偶、无子女、文化程度高以及亲属探望次数少的老人。要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及医疗保健服务项目等发展,提升养老机构服务的专业化和个体化服务。

猜你喜欢
丧偶子女养老
丧偶后的老人该如何安排晚年生活?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丧偶式”婚姻:多少夫妻卡在了这个症结上
如何拯救一段“丧偶式”婚姻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