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①

2019-07-25 05:47苏昊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5期
关键词:产教艺术设计校企

苏昊

[摘           要]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高职院校实现自身发展并服务地方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产教融合已被国务院列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通过产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对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研究,针对当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现状,提出艺术设计类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路径,对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实践。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052-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9年2月2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职业教育必须促进产教融合的校企“双元”育人机制,狠抓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也明确指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由此可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经提升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之一。

一、产教融合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意义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动力,具有实践性强、综合性突出的特点,对提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育质量尤为重要。在当前职业教育环境中,我们的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政府、学院两头热,企业冷,艺术类专业协同育人难以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合作层次不高,参与面有限,导致艺术类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无法互相融通。因此,产教融合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成为当务之急。它有助于建立艺术类专业现代教育模式,推动高职艺术类专业教育的发展,形成校企互动、产教融合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新格局,促进企业、高校、社会建立一个开放与发展的立体式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让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激发艺术类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活力。

二、产教融合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构建思路

(1)艺术类专业本身实践性强,在高职教育转型改革中有得天独厚的先行实践基础。(2)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整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搭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通过平台的建设,吸引社会和行业的积极参与,探索校企合作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3)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积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1+X”证书制度,学院支持并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参与社会实践,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彻底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对接的“四个对接”。

三、产教融合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搭建生态资源多元协同育人平台,高职院校可以以地方文化创意构建“生产业态”,以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为导向,以育人为核心,以集聚为优势,以集约图发展,以开放共享为特色,以“生产性教学”为主线,通过“政、行、校、企”多方投入联合共建多层次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平台,企业与学校“共建、共管、共用、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协同创新基地,探索校企合作开展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方面的体制和机制,使职业技能、专业知识、技术创新、专业发展、学校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成为一个连续的有机体,直接推动专业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以行业产业标准为依據,构建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并深化“生产性教学”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课程模块化、教学项目化、实训生产化、作品产品化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实现课程结构的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教学评价双向评定,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实现学校和企业、教师和学生的多方共赢。

1.“以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面向实际岗位的课程目标  通过对设计类企业岗位的深度调研,对创意设计相关核心岗位(群)以及岗位职业能力进行综合调研分析,总结概括艺术设计各专业相关岗位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以实际岗位的设计制作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综合应用”为主旨,以实际工作流程为导向,校企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设计生产性实训项目,构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目标。

2.“以典型任务为驱动” 设计递进式的教学模块

根据创意企业工作岗位的任务要求,以“工作室”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课程基础认知—基础项目实训—综合项目实训—订单式项目实训—顶岗实习”等五个环节组成的模块,原则上采用递进式的实训模块,在实际运用中各模块可根据项目融合情况交叉执行。通过实施“理论、实践、产品”三位一体的教学,增长师生实战演练的经验,增加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技巧,增强创造性思维等综合能力。

3.“以职业成长规律为依据”设计项目化的教学内容

以共享实训工作室为实践教学平台,将企业工作任务分解成各个独立的小项目作为课程任务载体,通过课程中的职业分析和能力分析,总结并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明确相关的设计类专业学习领域,构建与正式工作一样的学习情境,充分考虑职业成长的规律,注重学生成就感的过程体验,分层次渐进式展开课程内容,实训内容按单一项目训练到综合项目训练,技术要求由简单到复杂,突出课程的实用性、技能性与职业性。

(三)以专业特色为抓手,促进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在教學中,高职院校教师应熟悉课程体系,以就业为目标,以生产流程为导向、以艺术设计类职业岗位(群)能力为标准,采用递进式的实训模块,按“课程基础认知—基础实训项目(小项目)—综合实训项目(实际案例)—订单式实训项目(生产性项目)—顶岗实习”组织展开递进式项目实训。在实际运用中各模块可根据企业项目的时间要求交叉执行。

2.教学任务的生产化

通过实施校企深度合作,把企业案例进行分解作为小项目,把企业实际项目直接作为实训项目,逐渐实行“生产性教学”。通过带领学生参加项目实战操作,实施以制作的作品为产品的工作要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通过小项目到综合项目的循环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完成工作任务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3.教学情境的仿真化

每个项目中包含一个学习情境或两个学习情境,对学习情境进行精心的提炼和系统的设计,使每个学习情境成为完整的工作过程。所有的专业课程教学依托工作室开展,工作室按照企业岗位工作环境进行设计和布局。通过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践教学中心,引入企业项目,充实工作室内涵,在为企业提供设备支持和技术服务同时,将项目带入课堂教学,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必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根据项目实施分组教学,按工作流程设置小组,小组之间又是工作流程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形成一个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学习团队。同时,在工作室进行分层训练,通过任务引领、项目驱动,以完成项目、任务的需要来推动和加强学生的学习,既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可培养的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等多种途径组织实施多种实践教学,实现人才培养途径多元化、多层次的开放性局面,增强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要求的契合度。

(四)以保障高效持续发展为目标,健全产教融合机制

我国正处于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阶段,职业教育的机制体制还有待更多的创新和提升。产教融合理念下多元协同育人模式也需要多元合作办学机制体制的不断创新突破,其中就包括多种所有制的产教融合管理办法、高技人才引进工作管理办法、校企合作质量评估机制、学生定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办法等,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相关人员的责任、权利与义务,逐步形成互融互通、互惠互利的激励机制,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科学有效的保障机制,切实合理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张修军,范文杰.地方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J],计算机教育,2015(10).

[2]王崇文,丁刚毅,陈旵明,等.基于协同创新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4).

[3]庞辉,丁德惠.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科技信息,2009(10).

[4]杜才平.美国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6).

[5]李玉山.职业技术院校开展产教融合工作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产教艺术设计校企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