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多措并举培育多类型联合体发展壮大

2019-07-26 03:00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9年7期
关键词:联合体产业化山西省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2 017年,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委《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下发后,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山西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不断研究完善扶持政策体系,努力提升指导服务水平,大力推动联合体的培育和创建工作。目前,山西省已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20个,加入联合体的龙头企业228个,合作社453个,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2882个。联合体带动农户总数近50万户,2018年销售收入超过350亿元,占全省农业产业化总销售收入的近20%。联合体内农户收入平均高于非联合体农户15%左右。

一、多种类型联合体蓬勃发展

山西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按照不同划分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按照产业类型划分。大致可分为粮油类、畜牧类、鲜/干果类、蔬菜类、中药材类。这些联合体主要以种养龙头企业为核心,龙头企业利用自己从事种养的规模、技术、生产服务以及资金、品牌等优势,与相关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通过签订协议,明晰各方责任义务,根据各自的专业性生产优势,对生产经营的各环节进行精细化生产管理和标准化控制,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产和利益共同体。

(二)按照带动要素划分。从生产要素联合角度来看,资金、技术和品牌等要素在联合体的联结上发挥出核心粘合作用,形成要素带动型发展形态。

一是资金带动型。龙头企业通过资金联结,将合作社、农户凝聚在一起。山西大象农牧集团产业化联合体是资金带动型的典型范例。牵头龙头企业大象农牧集团专门成立了担保公司为联合体内的养殖户提供贷款担保,养殖户所得贷款全部作为股金入股联合体,联合体帮助养殖户建设高标准猪舍和生产管理,所获利润按入股比例分红。

二是品牌带动型。龙头企业通过创建品牌,允许联合体内其他主体使用,从而把各主体紧密联结起来。山西澳坤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品牌带动型的典型范例。澳坤公司注册的“澳光”品牌苹果畅销北上广深等城市,甚至远销美国、澳大利亚等市场。联合体内各经营主体实行统一供应物资、统一果树整形修剪、统一配方施肥、统一配方打药、统一包装和统一品牌销售,联合体内苹果基地果农人均纯收入比当地非联合体果农提高30%以上。

三是技术带动型。山西振东中药材产业化联合体牵头单位——山西振东道地连翘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平顺县打造了中药材多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常驻专业技术人员6名,建成科技试验田1000余亩。联合体由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GAP标准,全程跟踪、现场指导中药材种植户进行中药材种植、管护和采收,把普通种植户培养成中药材技术人才。

山西省沁州黄集团小米产业化联合体成立大会

(三)按照联结机制划分。从联合体的利益联结机制角度,主要有销售带动、加工引领、产业融合发展3个类型。

一是销售带动型。在实践中发展起一批销售带动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这些联合体大都由一些具有稳定销售渠道的农业企业牵头,带动一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主体组建而成。以太行紫团联合体为例,该联合体大力吸纳普通农户参股经营,形成了以壶关县为中心,辐射周边3市9县200多个乡镇的规模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由牵头企业统一采取商超、门店、互联网等多元化市场营销方式进行产品销售,市场风险完全由联合体来承担,解除了联合体内农户的后顾之忧。联合体直接为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600余个,其中贫困农民700余个,在食用菌、花椒芽菜种植等方面共带动近9000户3.5万多名农民,人均年增收5000元。

二是加工引领型。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加工企业为核心形成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并有扩大的态势。以怀仁县肉羊产业化联合体为例,全县在金沙滩、五洲、清凉山、朔美羊等肉羊加工龙头企业牵引下,形成了若干个肉羊产业化联合体,这些联合体年屠宰加工能力达600多万只,带动饲草种植面积11.8万亩,兴建标准化养殖小区642个,吸纳养殖专业合作社421个,带动养殖户2.4万户,羔羊饲养量达410万只,构建了种植、饲养、屠宰、羊肉分割、皮毛加工、肠衣加工、有机肥加工等完整的全循环产业链条。通过联合发展,一只羊的纯利润由“白条羊”的150多元增加到300多元。联合体内养殖户人均养羊纯收入达5000多元,占到年收入的39%。

三是产业融合发展型。此类联合体在推进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文化、旅游产业延伸,形成了接二连三、业业相连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岚县马铃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例,牵头企业是绿禾薯业有限公司、宜芳食品有限公司,联合体已联结100多个加工作坊和合作社,带动马铃薯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量超过40万吨。绿禾薯业公司建起了集电子交易、产品检验检测、恒温贮藏为一体的批发市场,与“阿里巴巴”“乐村淘”“京东”主动对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产品,产品知名度和销售量逐年提高。每年还举办“土豆花开”主题旅游文化月,赏土豆花、品土豆宴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游览观光。

二、多措并举培育联合体

国家六部门出台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意见以来,山西省积极推进相关工作,通过不断研究完善扶持政策体系,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动联合体的培育和创建工作。

(一)及时传达学习政策精神。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门《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下发后,山西省及时转发文件,并组织各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集中学习了农业部编印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学习参考手册》,省级和一些市县还举办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建专题培训班,强化了相关政策理论学习,有效提升了联合体创建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山西沁州黄集团小米产业化联合体为成员免费发放背负式除草机

(二)开展专题调研。为进一步掌握情况、摸清底数,多次组织开展了全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对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相关诉求进行了深入了解,并起草了专题调研报告。

(三)起草实施意见。按照文件精神,起草了山西省的具体实施意见,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税务局、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七部门于2018年12月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实施意见》,把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省委、省政府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七大产业集群的战略布局相衔接,重点在杂粮、畜牧、蔬菜、干果、水果、中药材、酿造业七大特色优势产业,集中选择培育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联合体,支持联合体建设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开发功能食品、主食加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产地批发市场与社区直销网点,通过联合体核心龙头企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和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挂靠联合、分工协作,支撑打造产业关联度高、功能互补性强的七大产业集群。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2018年起,利用3000万元省级乡村振兴资金实施山西省杂粮全产业链开发项目,首先对杂粮产业化联合体进行扶持,每个联合体补助200万元以上。同时,在实施特色农产品产业贷款贴息项目、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项目的过程中,向现有的产业化联合体予以倾斜。按照“向联合体倾斜的比例不低于项目资金30%”的原则,全年补贴联合体的资金超过2400万元。此外,还将在种养基地建设、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引进与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对联合体加大支持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改造升级、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市场开拓等领域对联合体给予倾斜扶持。

(五)谋划试点工作。在与省财政厅、中国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等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多方征求意见,制定了《山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政策创新试点工作方案》。计划在杂粮、畜牧、蔬菜、干果、水果、中药材、酿造业七大产业分别创建1家—3家省级示范联合体。2019年5月初印发了《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认定和监测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省直各厅局和各市产业化领导小组征求修改意见,为下一步省级示范联合体的认定和监测工作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联合体产业化山西省
EPC总承包模式下联合体合作体系构建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湖北省智能建造科技创新联合体成立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对于联合体EPC总承包模式下成本控制的得与失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