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积极探索 先试先行充分发挥联合体功能作用

2019-07-26 03:00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9年7期
关键词:联合体产业化安徽省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近年来,安徽省认真贯彻国家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按照《关于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政策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进程中坚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加大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指导服务力度,促进其规范健康发展和运营水平提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一、明晰发展思路,找准联合体优势定位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最早是由安徽省宿州市于2012年探索建立,之后在全省逐步铺开。截至2018年底,安徽省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471个,其中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64个。加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龙头企业2201个,合作社4022个,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20717个。各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广泛分布在粮油、畜牧、水产、茶叶、蔬菜等行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内的农民年均增收高于非联合体农户约12%,带动了全省约395万农户增产增收。经过近几年全省的试点、创建、规范、引导等推进工作,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功能优势定位更合理准确。

一是功能定位清晰。龙头企业具有创新功能和市场化优势,专注于产业链组织、农产品加工和营销;农民合作社具有服务功能和组织化优势,专注于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家庭农场具有生产功能和专业化优势,专注于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如宿州市埇桥区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中,三大经营主体的功能定位是“企业做市场做服务、合作社提供服务、家庭农场负责生产”。

二是主体融合充分。主体间既有规则约束,更有利益凝聚。通过联合体这种模式,龙头企业获得稳定高质的产品来源,农民合作社获得稳定的服务对象,家庭农场获得稳定可靠优惠的生产性服务,各主体都能实现比“单打独斗”更高的收益,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而联合体特有的章程约束、淘汰退出等机制,有效规范了各主体的行为,促进主体更充分融合。

三是产业联结紧密。联合体针对单一产业,串联了科技研发、农资供应、农机服务、加工营销等环节,纵向联结更加紧密;打破了农业内部的种植、畜牧等横向产业分割,促进种养循环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和融合,横向联结更加紧密;覆盖了从农业生产到电子商务、休闲文化等新型业态,一二三产业联结更加紧密。如王仁和米线产业化联合体,联合体的组成串联了科研、种子、农资、农机服务、加工、销售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生产环节,打破了横向产业分割。

二、理论实践结合,树标建制培育联合体

从安徽省情况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在传统“公司+农户”基础上形成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创新,发挥了不同主体自身优势,又弥补了短板;既是优势叠加,又是短短变强,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有效实现路径。安徽省坚持市场导向,尊重主体意愿,顺势而为,多措并举,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迅速发展。

(一)扎实推进创新试点

一是把握工作重点。高度重视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进工作,将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作为继“大包干”、农村税费改革后,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摆上重要位置,持续加大探索推进力度。

二是建立健全体系。不断构建和完善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政策体系。201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1年)的通知》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提出明确要求;2018年及时出台了《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局、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关于印发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政策创新试点方案的通知》;2019年按照《安徽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7—2022年)》,结合正组织实施的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工程,进一步谋划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发展工作;每年都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写入省委1号文件,列入省政府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三是加强探索实践。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调研,切实做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情况定期统计工作,了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情况,总结和推广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好经验和好模式,同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完善和强化工作举措,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规范健康发展。如联合体发源地——宿州市,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村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在全市贫困村建立产业基地,实现三方共赢,带动当地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

(二)全面开展示范创建

一是建立标准。为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安徽省率先出台了《安徽省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评选管理暂行办法》,分行业、分产业类别制定了省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评选标准,各市、县也结合实际制定了本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评选管理办法。

二是创建示范。2016年以来,安徽省开展了3批省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认定工作,各市、县(市、区)也开展了当地的评选工作,形成省、市、县(区)三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评选创建体系。目前,全省认定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64家,市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917家,县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413家。通过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建,树立了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标杆,引领和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

(三)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财政扶持。通过强化财政金融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多年来一直坚持整合涉农资金加大对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扶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优先享受各级出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相应的扶持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对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支持力度。

二是项目带动。从2015年起安徽省实施的中央财政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项目,均安排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申报实施,3年累计扶持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近4亿元。2018年,全省以培育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主体为重点,安排农业产业化发展补贴财政资金1528.4万元,支持21个合作社、8个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投入自筹资金1552.65万元发展生产。省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型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三是信贷支持。与省农行合作,明确提出“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年贷款增速不低于20%”的目标,同时在贷款利率上对产业化联合体成员实施优惠,原则上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龙头企业发放的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同时,与150余家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进行合作,金融服务覆盖率36.58%,其中建立信贷关系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87家,贷款余额近9亿元。

(四)积极搭建服务平台

推进服务优化,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搭建人才支持平台,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专家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进行技术指导,开展“院企共建”等人才支持。

一是搭建主体培训平台。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范围,广泛开展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农业技术应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培训,提高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经营管理能力。

二是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推动金融机构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融资合作长效机制,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统一核定授信额度、打包授信,向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及其成员发放无担保或者无抵押贷款。

三是搭建信息服务平台。着力打造覆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所在区域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内新型主体提供强农惠农政策、新技术应用、农产品供求、金融保险等信息服务。支持信息网络硬件建设,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内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信息设备购置给予奖补。

商务部、苏州大学到安徽联丰茧丝绸联合体工厂化蚕桑基地调研

四是搭建宣传服务平台。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相关政策和典型案例宣传,及时总结经验,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分析存在不足,突破联合体发展瓶颈

尽管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新型经营主体整体实力不强制约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内联合机制还需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中资金、用地等制约因素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服务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水平需进一步提升,扶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配套政策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下一步,安徽省将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发展实践探索力度。

一是进一步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提升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强化家庭农场生产能力,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利益共享机制。创新完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机制,规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章程,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完善内部组织制度,引导各成员高效沟通协作发展。

三是进一步推动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建活动,带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

四是进一步优化政策配套。加大扶持力度,解决融资难和用地保障等突出问题,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提供指导服务。

猜你喜欢
联合体产业化安徽省
成长相册
EPC总承包模式下联合体合作体系构建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湖北省智能建造科技创新联合体成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对于联合体EPC总承包模式下成本控制的得与失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