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特征探析

2019-07-30 06:30杨晴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构图当代

杨晴

摘 要:构图是画面中的骨骼和结构,唐代张彦远更是认为“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工笔画的发展从古至今都离不来对构图形式的思考和探索,其构图的章法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形式美规律。当代工笔画家们对构图正在进行着新的探索,努力寻找当下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文章通过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所呈现的一系列新特征,试图找寻与内容相契合,有个人风格的个性化构图。

关键词:当代;构图;工笔人物画

当代工笔人物画构图在中国传统美学的熏陶下,吸收借鉴了西方画的观念和形式,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工笔画对西方涌来的绘画理念的吸收首先反映在构图上,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新的面貌。

一、满构图

满构图是指画面中充实饱满的构图状态。满构图的处理方式是将主体物布满画面,或是多个主体物削弱主次关系地充满整个画面。画面空间被越来越多的客观物象所充实,画面的留白越来越少,使画面充实饱满。繁复饱满的方形满构图逐渐成为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较为常见的构图形式。满构图这种形式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的画面效果给人视觉上的震撼,画面的表现更加集中细腻。为了营造气氛,背景的处理也不断加强,追求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例如陈治、武欣的作品《儿女情长》,画面表现的是生活中瞬时性的场景特写,整幅画中各种主体物都按照一定的现代审美来进行组合安排,物体之间相衬相叠,给人一种张力和延伸感,在焦点透视下把人物组合场景进行了写实的处理。画面中的丰富的物象也起到了装饰作用,充实丰富,描绘出了一家人互相陪伴的的温馨场景。

二、截取式构图

截取式构图是指在完整的景色或物体中截取一角或者部分作为一个单独的表现内容。截取式构图方法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已被广泛运用。画中的物象延伸到了画面之外,这种非完整的视觉形态增大了视觉张力,也符合现代人对“不完整性”的审美。这类构图在传统绘画中较为常见,以马一角(马远)、夏半边(夏圭)的山水画和折枝花鸟画为代表。而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截取式构图,仿佛现代的摄影,通过局部取景,呈现出一个不完整甚至破碎的画面。这种截取式构图造成的不完整性和片断性给人奇特的感觉,搅拌加入了趣味性和神秘感,极大地调动了观者的参与,通过以往的视觉经验去完形画面缺失的部分,营造出一个情感的空间。例如徐华翎的作品,大胆地“掐头去尾”,描绘更具细节的身体局部,柔软的发丝、蕾丝的内裤、稚嫩的胸部等等,虽然只截取了身体的一小部分,但情绪和气氛早已弥散开来,在细节和氛围的把控上,恰到好处到了极致,流露出对将会流失殆尽的 “少女”那份未满的纯粹和美好的迷恋。张见的《桃色之二》的画面中也只截取了女人身体的一部分和太湖石的一部分,但足够给予人们对意象的联想,残缺的部分使观者充满无限遐想的空间,使画面充满了神秘感,达到一个不一样的艺术感受。

三、拼接式构图

拼接式构图像蒙太奇一样,“剪辑”给人一种特别的感受,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拼接式构图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局部拼接式、条屏式拼接式和异景同构式。

局部拼接式构图是指将多个局部的画面拼接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拼接的局部画面可以大小不一,甚至不规则,以达到错落有致的构成感。例如庄道静的《潮》采用局部拼接式構图,把不等大小的画面分割有秩,将局部场景拼接组合在一起,既和谐又生动,带来了独特的形式美感。除了有不等大的局部画面拼接之外,也有等大的局部画面拼接,例如罗小颜的作品《山的那一边》,画中把等大的局部肖像拼接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十二幅不同年龄段的肖像的拼接并置,更加渲染了岁月年华。

条屏式拼接构图是指将尺寸一致或者不相一致的条幅形作品拼接组合在一起,大体可以分为两条屏式、三条屏式、多条屏式。这种构图形式目前被广泛使用,使画面既丰富又有秩序感。例如丁阳的《回力鞋的生意经》用三条屏式的构图将三个场景并列画面之上,增强了跳跃性的冲击力,在同一色调下,每个条幅作品又很好地统一于整体之中。

异景同构拼接式构图是指将主体物不做变化,画面的背景采用不同场景拼接组合形成的新场景,重新把主体物与新场景进行组合得到的新形式。这种构图形式给画面增添了韵律感。例如刘金贵的作品《祖国的花朵》背景通过纵线分割,把不同的背景拼接在了一起,不仅没有影响画面人物的组织关系,还通过这种异景同构的拼接法把画面中拥挤的氛围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焦点透视构图

焦点透视构图是指在二维平面内描绘出一个趋于真实的三维空间。这种构图符合视觉的真实性。东西观念的碰撞打破了传统绘画散点透视的延续性发展,焦点透视构图法的表现渐渐融入了工笔人物画,科学比例让人物的造型在大尺幅的画面里有了更好的支撑。这种构图方法常被运用于写实的工笔人物画中,例如王冠军的作品《锦瑟年华系列·多雨季节》中对于焦点透视的运用尤其明显,造型严谨的年轻人站在纵深感很强的北京胡同,近大远小的透视使场景更加逼真,局部的处理也细致入微。由于工笔人物画构图中对物象的位置安排具有随“意”性,除了焦点透视构图,还出现了采用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共同组合的构图形式。如马楠的作品《盛世待谱新华章》,作品中焦点透视的写实的人物形象与散点透视的背景组合在一起,画面前排的人物透视按照焦点透视,而后面的物象并没有遵循焦点透视,而是遵循中国画特有的散点透视,随“意”布置。这种构图方式结合了中西方的透视规律,使人物表现既严谨逼真,又安放随意。

五、非平衡构图

非平衡构图是指用倾斜的构图增强主体动势,以及以无重心、视觉中心偏移等方式突出矛盾的主体,突破了传统绘画中所强调的均衡原则,强调画面的冲突性、不稳定性,在非均衡的构图中营造更为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内心触动,给观者一种震撼。例如贾靓的《空》,大胆地把视觉中心下移到底部,这种边缘化处理,不仅调动了观者对空白空间的思考与遐想,还更加凸显了主题“空”。又例如蔡晓满的作品《戏》,运用了视觉中心偏移的方式,让画面的主体聚集到右边,把悠闲看戏的老人们表现得更加紧凑和突出,老人的视线空间给人留了遐想。

六、背景立体化的处理

背景立体化的处理是指把空间环境客观化、立体化,营造一种真实的空间背景,使得画面与写实的人物形象相协调。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常常会出现遮挡和叠层的关系,利用不同层次来让构图变得更加有主次和呼应,产生丰富的层次感。例如张见所作《2002之秋》,把背景进行了立体化的处理。部分人物被画面最前的棕榈树干所遮挡,蓝天、土地、河流都按照透视立体化烘托着主体人物,营造出了一个氛围,让画面整体富有独特的生命力以及多层次的呼吸感。王冠军的作品《今夜不回家》中的场景非常写实地再现了瞬间的场景,背景的建筑纵深感很强,人物遮挡关系把画面营造得既突出了主体又有层次感,背景的立体化处理让这幅画面更加充实和直观。

七、不规则画幅形式的构图

不规则画幅形式的构图是指不同于长卷、横披、立轴、册页、斗方、折扇等传统画幅形式的构图。当下出现了许多不规则画幅的作品,例如何家英的作品《秋冥》,其构图形式吸收了西方古典油画中常用的拱形画幅形式,将东西方的构图特点相结合。又如张见的作品“叠”系列,都是不规则形状的画幅,这些不规则画幅的构图更好地契合了画面的内容。不规则画幅构图是当代画家们正在做的新的尝试。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尺幅也不断扩大,逐渐以大尺幅为主,其变化与当代展览空间变化有密切关系。尺幅的變大适应了展览空间,同时也加强了视觉冲击力。

八、题款印章的变化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文人画成熟的重要标志,在空白之外用笔墨和朱红给画面营造一种“境”和特有的形式美感。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趋于满构图,画面中留白部分大大缩小,题款印章可发挥之地受到直接的限制。不仅如此当代工笔人物画的造型偏向写实,画面中当代元素与传统的诗、书、画、印的元素风格不统一,也直接影响了题款印章成份的减少。

九、结语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对于形式感的构成运用更加灵活,较之于传统构图多了现代感,但就算构图的运用再新颖,没有情感的画面都只剩一副形式感的空架子。正如构图的作用就是为了使画面所表达的内容有一个契合的形式来表现,营造更好的意境,而不是空追求一种形式感,作品的内涵、思想直接影响一幅作品格调。西方绘画与中国画最本质的差别就是中国画里蕴含着的独有的中国哲学精神。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更应该把握中西之间“度”,立足自我的同时选择性地吸收借鉴,而不能被改造。我们应找到一个契合点,在立于传统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现代意识和西方构成,把构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从而将当代工笔人物画推进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2]雷慧珍.国画构图法则及应用[J].美术大观,2013(2).

[3]李峰.中国画构图法则[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5.

[4]李影影.经营位置—对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构图的探索与思考[J].美术大观,2014(8).

[5]王嵋.论中国画构图之古今变迁[J].美术大观,2015(4).

[6]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7]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8]孔新苗.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工笔人物画构图当代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工作室教学模式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继承与发展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中国新唯美主义工笔人物画创作技法探析
《当代》背后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