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香韵长

2019-07-30 06:30曹子达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5期

摘 要:在以中西融合之方法革新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宗其香是一位具有艺术典型性与创造性的代表性画家,作为徐悲鸿先生的学生,他以西方传统绘画写实技法,结合了中国传统笔墨,在水墨的色彩表现力和绘画张力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并且在传统的山水画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其中尤以“夜景山水”最具个人面貌和艺术代表性。无论是最初的重庆嘉临江初试啼声,开启了一个类型化的创作风格,还是在艺术生涯的中后期遍访祖国大好河山,在不同的地域风貌中留下了相同的夜景山水画作,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中国现代美术前进过程中,宗其香的“夜景山水”都是中国画演变传承中极具创造性的新奇举动,为研究“融贯中西”的中国画发展进程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图像依据。

关键词:宗其香;夜景山水;引西润中;有感而发

“夜景山水”属于山水画创作体系中的一个基本题材,在山水画发展的历史中并不罕见,之所以它没有形成一个特殊性的创作内容流派,是因为中国传统绘画中很少描绘云这一景物对象,对于光的塑造与把控更多的是依赖于象征性的符号和意向,如月亮的出现便很自然地呈现出夜晚之景的感觉。如宋代描写夜景山水的《仙山楼阁图》,清代梁清标曾鉴定为是赵伯驹之作,但从整体风格和画面布局来看应该有误,是为民间画工所造。全画青绿设色,摒弃皴法,空勾描画山石亭台,线条细腻,沿袭唐人之风,仅在画面的左上方画出了一个月亮作为夜晚仙山的标志,呈现一种意向化的夜景山水风格。又如南宋画家马和之的《月色秋声图》,一老者携童卧于白沙之畔,独望溪流,凝神观赏,风吹叶舞,秋风飒飒,尽展平淡和谐之韵味。画面左上方是赵孟頫的行书题跋,改写李白的《题宛溪馆》中二句“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更增添了文人笔墨的雅致。但是抛却开诗文题跋和高士意境等因素,仅从画面上来看我们是很难确认出这是一幅夜景山水画,或者说,他所要表现的夜景之感并不十分明确,这样的由诗文题跋来判断是否是夜景作品的例子还有清代王原祁的《苏轼诗意图》,作品右上方题苏轼诗文《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于余心者聊为和之》中的“清月未及上,黑云如颓山”。其对于夜晚情景的描绘更像是王原祁为了营造深沉委婉的诗意情调而巧动心思去精密布局,而并非是刻意强调这是一幅夜景山水,由此可见,传统绘画中对于夜景山水或者是深夜背景的描写,更多的是停留在了意境与象征性的感性阶段,并没有从视觉上来直接传达。这样一种现象的绵延,在每个时代的山水画创作中都有不同的表现,较为具有代表性的还有五代武元直的《赤壁夜游图》、清代戴熙的《秋江晚色图》等。

宗其香的夜景山水能成为西方写实性绘画方法对于传统中国画笔墨的革新性突破,与其自身的经历和艺术追求是分不开的。宗其香1917年11月生于南京,自幼家贫但勤奋好学,1934年学徒期间即参加加拿大温哥华中国画展,1935年成为中华美术会会员,1939年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深得徐悲鸿先生的赏识与培养,1944年毕业后,被徐悲鸿先生聘为中国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1946年追随徐悲鸿先生北上,历任国立北平艺专讲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水彩教研室主任、中国画系山水科主任,教学经验丰富,坚持“师法造化”,因材施教,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其绘画风格的形成和艺术道路的发展与徐悲鸿先生所提倡的“中西结合”的教育模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突破与探索。

1940年,宗其香前往中央大学校址位于四川宜宾县柏溪镇求学,开始了自己一段新的具有极大纪念价值的艺术之路。这一时期,是宗其香绘画艺术全面创新的高产时期,不单单是“夜景山水”的创作,还包括对山水木刻画的尝试。而从未有过的以西画法结合中国传统笔墨进行的彩墨画创作,对于宗其香表现山城夜晚和嘉陵江夜景起到了锦上添花之妙用,这样一种革新之法与有心而发之景的结合,正可谓是相得益彰。

面对着幽静恬淡的山城和嘉陵江畔的绮丽灯火,身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对局势动荡的敏感与不安和对前方绘画之路的迷惘一并袭上心头,唯有用创作来排解彼时彼刻激愤的情怀,于是,摇曳缥缈的灯火、伶仃散落的渔舟、夜晚的嘉陵江山水成为了宗其香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这一时期的绘画,是宗其香夜景山水绘画的初始萌芽阶段,宗其香的夜景山水画创作始于1941年,此时他的老师徐悲鸿先生正在印度筹备画展,无法亲身指导他,因此他只能在给老师的书信中附上几幅他创作的夜景画山水小品,这一类创作内容新颖,绘画方法融贯中西,大胆创新,深得悲鸿先生喜爱,得到了肯定和赞许,并提出了适当变化与革新发展的建议,利用中西结合的方法画出夜晚的光影之感,利用笔墨与色彩的穿插变化来展现出灯光的感觉。自此,宗其香深受启发,开始利用传统笔墨和色彩的搭配呈现出夜晚山城景致的和谐之美,黑暗之中的点点微光在宗其香的画面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层次变化和光影表现,传统的墨色晕染和纵横笔法有机地统一于他的山水之间,形成了他的独具风格与艺术表现力的“夜景山水”画艺术。

对于宗其香的夜景山水创作,徐悲鸿先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曾著文称:“宗其香用贵州土纸,用中国画笔墨作重庆夜景灯光明灭,楼阁参差,山势崎岖与街头杂景,皆出以极简单之笔墨。昔之言笔墨者,多言之无物,今宗君之笔墨管含无数物象光景,突破古人的表现方法,此为中国画的一大创举,应大书特书者也。”无论是求学生涯还是后来参加工作投入到教学的岗位中,徐悲鸿对宗其香在绘画方式与艺术理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涉及到方方面面。正是受徐悲鸿“西法中用”和“引西润中”思路的指导,宗其香才能勇于在创作实践中利用“师法造化”的写实训练来配合传统笔墨,推陈出新,并且利用西方绘画注重客观真实性,注重表达“再现”的艺术特点,来深度挖掘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比较生僻的绘画题材,从视觉观感上来完成对夜景的刻画。

对于夜色中山水姿态的描摹与勾画,事实上,更加需要深厚积淀的绘画艺术功底与觀察入微的洞见感觉,因为利用墨之五色来表现黑夜中的光影变幻是很有难度的,随着云层的不断变化和夜晚各种光线(包括了月光、岸上人家的灯光以及江水的投影与反光)的叠加堆积,对于取景的技巧和画面气韵的把控就颇需费一番笔墨,否则就容易画花,画乱,画无一物。更需要在作画的过程中注意速度和进度,以免错过最佳的视角与艺术表现性,打乱了创作者最初受到景致感染而阐发艺术激情的初衷,正可谓是关山阻隔。

好的夜景山水,首先要具备空间感和画面层次前后的纵深性,主次分明,虚实得当。其次在作品的色调上要保持一致,黑白对比和谐,墨色通透。在夜景山水创作中凡月光所照明亮之处皆不入画,只在阴暗模糊混沌处着笔,以墨色之特性层层晕染勾涂,笔法轻快简洁,但仍不失遒劲苍茫的深沉笔触,所得意蕴悠远绵长,气度非凡,有别于以往传统笔墨中的法度规范,呈现出一派痛快洒脱之感,这是对宗其香创作夜景山水画所取得的理想性效果进行的概括与总结。精准的观察和积累,以及多年不变的临摹西画的经历,配合上他行遍万里路的“师法造化”写生感受,使得他对夜色中的山石河流的变化与异同格外敏锐,与天地共呼吸,真正做到“感同身受”。而在这一方面的绘画训练中,徐悲鸿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宗其香的文章《先师徐悲鸿先生中国画改良论》中,他提到:“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致广大,画精微,老师要求我们画一种事物一定要画熟,再画第二种。如画梅花,每天晚饭后,我都去附近南开中学的梅园中散步,把梅树的姿态结构都熟透。画夜景的灯光时,我每晚去嘉陵江边观察,几个月连续不断,研究灯光的不同情況。”

1942年中央大学艺术专修科的校址又迁移到了重庆沙坪坝地区,宗其香对于革新中国画的艺术探索之路与决心并未因学习环境的动荡不安而受到影响,相反,他对于艺术创作种类和方式的探求与尝试愈发变化多端。在这一年中,他的木刻集《其香画集·山水木刻第一集》出版发行,并且开始大量借鉴西方绘画的创作手法与表现形式,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运用中国画材料来临摹德国版画作品,意图用传统的写意手法来呈现出高度精细写实的画面效果。

自1943年在重庆举办“重庆夜景”个展以来,宗其香和他个人风格极其鲜明的“夜景山水”便声名远播,成为以西方绘画技巧改良革新中国画的先锋主将。他真正领悟了老师徐悲鸿的“以造化为师”的思想,遍访祖国河山,深入了解各种不同景观不同地貌,写生足迹遍布云南、四川、贵州、北京、南京、上海等地,以写实山水为基础,进行了大量的笔墨试验与彩墨画创作,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夜景山水的佳作。这些作品中不光包含了夜景山水,同时也有在宗其香眼中别具魅力与美感的建筑物和市井民情,如求学阶段创作于1934年重庆沙坪坝地区的《重庆大学工学院》,1944年7月创作于重庆的《夜景》都表达了宗其香对于重庆及嘉陵江自然之美的无限热爱。在北京时曾有人劝过宗其香多画一些北京地区的夜景,宗其香断然拒绝,只因为他认为创作中感受是第一位的,他多作重庆夜景画是因为嘉陵江与山城夜景之美给了他美的体验与感受,而在北京他没有这样的感觉,因此他拒绝了无目的性与审美性的绘画,“不能为了画而画”。这也与其老师徐悲鸿先生绘画“有感而发”与“生活感受第一”的创作宗旨是完全契合的。从他笔下那些光影明灭,烟雾氤氲的山水景致中我们所感受到的也并非是刻意与生硬地强加于人的,反而恰恰是自然与和谐的有机统一。

在宗其香日后的艺术创作生涯中,他也确实一直在践行自己以感受为第一要务的绘画宗旨,师法自然,以客观系统的写生来不断探究西洋绘画方法与中国笔墨的融合与互补,不断创造,不断革新,形成了别具艺术风格的具有鲜明个人标签的夜景山水艺术风格。这也成为了宗其香漫长的绘画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题材组成部分,有感而发、由心而发的创作观念使得他的绘画艺术更能在内容上推陈出新、真实生动。对于近代中国画坛以何种方式来改良与复兴中国画,宗其香的“夜景山水”艺术在思想意识层面给予了我们极为丰富的养料,在“引西润中”笔情墨韵的变法革新过程中身负时代意义,带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傅以新.从“喜爱山水”到“懂得山水”——感念宗其香先生[J].中国美术,2016(8).

[2]王震.徐悲鸿文集[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曹子达,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