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

2019-07-30 07:01梁静敏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8期
关键词:遣唐使唐代茶道

梁静敏

摘  要: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饮品。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从被发现到被利用,茶已经在中国历史中存在了几千年。而在邻国日本,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茶道更是闻名世界。两国之间的茶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唐代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日本的遣唐使更是大大加强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并把茶带到了日本。本文主要探讨唐代茶文化东传日本的方式和影响。

关键词:茶道;唐代;遣唐使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2

一、唐代茶文化

茶原产于巴蜀地区,位于云南,贵州,四川一带的森林中。最早是被当做药来服用,而且利用范围有限,仅在巴蜀地区生产和消费,巴蜀地区一带以外的人,则很少能够接觸到茶。随着时间的流逝,朝代的更换,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全国各地的文化开始了相互融合,而茶也随着这一股浪潮从巴蜀地区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但在这期间,由于南北政局的动荡,茶未能很好地传播到北方。唐代,对外经济贸易和文化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而前朝运河的修造也加速了南北方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融合。茶业发展日益繁荣,可谓是掀起了一次茶文化的小高潮。唐代,佛教发展到达一个新高度,为国家和人民所推崇。而茶作为僧人们在打坐时防止睡意的饮品,开始在寺庙之间流行起来。当时的僧侣们也十分提倡喝茶。正因为佛教当时巨大的影响力,与佛教文化相融合的茶也得以盛行。饮茶这一习俗也风行起来。在这个时期,世界上第一部有关于茶的专著《茶经》的问世,让当时的人们对于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使茶从一个人们生活中的常见饮品,上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精神的层面,饮茶的各方面也变得比以前要讲究。茶文化也从此确立。《茶经》的手抄本也在宋代由来中国留学的荣西禅师带回并传到日本。荣西禅师回到日本后进一步研究《茶经》,并在此后用汉字写成了日本最早的茶书《吃茶养生经》,推动了日本茶文化和茶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当时的文人雅士,高级阶层之间都将饮茶视为一种高雅的活动,知己谈心,迎接贵宾等,在品茶的同时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加上当时颁布了禁酒令,令人们在很多时候不得不以茶代酒。唐代种茶规模不断扩大,茶的生产越来越商业化和专业化,饮茶的影响范围也扩大到全国。782年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茶作为一种经济作物被正式纳入国家管辖范围。从第一部茶学专著的问世,当时饮茶习俗的盛行,茶产业的发达等可以看出唐代茶文化的兴盛。

二、唐代茶文化东传日本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流的历史非常悠久。而到了唐代,随着国力兴盛,文化和经济的发达,两国的交流日益加深。遣唐使为两国文化和经济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日本先后向中国派出了十几批遣唐使,持续了约两百多年。而当时唐风也在日本盛行。而遣唐使中,僧侣是主要的组成人员,加之当时佛教在中日两国占据着主流地位,而茶又在当时的佛教寺庙中十分盛行。唐代形成了茶文化发展的一次高峰。来唐学习的日本僧侣自然也会受到茶文化的影响,进而把茶文化传到日本。

首先把茶籽带到日本的便是最澄和尚。在这之前,日本并无茶树,更别说喝茶这一行为了。因为在阅读中国的佛教经书是对天台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最澄便奏请天皇要求去中国求法。在804年,经天皇批准,最澄率弟子义真随遣唐使来唐,学习天台教义。805年,最澄返回日本,带回了大量的佛教经书和法器,并开创了日本天台宗。他把从天台山带回的茶籽播种在京都的日吉神社,后成了日吉茶园,这是日本最早的茶园,最澄也成为日本植茶的第一人。从此,茶开始在日本传播开来。最澄不仅把茶籽带回日本,也把唐的茶文化带回日本,并使其在当时的寺庙以及上流社会中大为流行。

空海于804年和最澄一起随遣唐使来唐。之后到达长安,在当地学习密教。之后于806年回国,带回了佛经,法器,佛像等,开创了日本的真言宗。空海还带回了唐代的饼茶和茶籽,以及制茶的工具和方法。在日本传播了制茶的工艺和技法。空海自回国后一直积极的推广和宣传饮茶,也带动身边的贵族和上流社会饮茶,从而推动了茶在日本的发展。

除了最澄和空海两位之外,永忠和尚在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永忠于775年来唐,之后在唐生活了三十年,深受唐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学会了制茶方法和饮茶礼仪。805年,永忠回到日本,受到了天皇的重用。他也带回了茶籽和制茶的技艺。由于在长安生活了三十年之久,永忠依然保留着在唐生活时的习惯,饮茶也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当嵯峨天皇路过他掌管的寺院时,为了表示对天皇的盛情款待,永忠亲自煎茶献给天皇。而嵯峨天皇在这次品茶两个月后,下令植茶,设立官营的茶园,每年进贡皇室。永忠对于茶的喜爱和推行,使得茶在日本更进一步的传播开来。

嵯峨天皇非常热衷于中国文化,即位不久,下令诏书全面唐风化,礼仪,服饰,生活方式等分方面均模仿唐朝。当僧侣从唐带回茶文化时,嵯峨天皇就表现除极大的关注,大力推动茶文化在日本上层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一股“弘仁茶风”。正因为有以为如此热爱中国文化的天皇,茶才得以在短时间内就受到上层人士的追捧并进一步传播。

与中国不同,茶从一开始传到日本时,就是与精神层面结合起来的。茶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尊崇。上层人士在饮茶时,并不在意茶本身所具有的各种功效,而是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而茶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作为一种草药或饮品被认知,人们对茶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直到唐代,南北商业的发展,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加上第一部茶学专著的问世,才产生了茶文化。从这时开始,文人开始在饮茶时有了精神上的追求。但当时日本的茶文化传播仅仅停留在上层人士,并没有进一步向民间普及。这也许与茶从传入日本时定位就比较高,以及当时植茶和制茶都属于官营,只进贡给上层人士,平民百姓难以有机会接触到茶有关。

三、唐代以后日本茶道的发展

唐代的茶会,煎茶的方法等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茶文化。在唐代传来的茶文化的基础上,经后人不断改进,形成了日本独有的茶道。在宋代时,两国僧侣交流频繁,与茶道相关的陶瓷制品更是被视作珍宝,被称之为“唐物”。即使当时是为宋代,但与茶道相关的却被称为“唐物”,由此可见唐代茶文化给日本留下的深刻的影响。唐代时传到日本的煎茶法至今仍留存于日本茶道中。茶道一词最先出现在唐代,但中日两国对茶道的理解却大不相同。日本的茶道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日本人的一种心理寄托和陶冶情操的方法。而在唐代,饮茶风俗盛行,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茶道更像是指饮茶风俗。

在晚唐时期,因政局动荡,战争频起,日本停止派遣遣唐使,中日两国的交流也进入了空白期。期间,茶文化的传播势头有所减弱。后来,在宋代,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也有所恢复,宋朝的点茶法也传到了日本。荣西和尚更是在日本大力推动茶文化的发展。但个人力量始终有限,加上当时统治者并未如嵯峨天皇那样大力推廣,所以也并未出现向唐朝茶文化传到日本时形成的弘仁茶风之类大规模的饮茶热潮。而且宋代来中国的僧侣数量也不及唐朝,人员的过度稀少以及逗留时间不长等原因,也导致了宋代的茶文化并未能很好的传到日本。虽然之后的各个朝代日本都有学习到中国的制茶方法,但都不如唐代那样全面,深入到精神层面。

唐代将茶文化传播到日本的最澄,空海等,都在日本佛教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宗教的巨大影响力以及茶在佛教修行中必不可少的作用,都加速了唐代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而饮茶作为一种高雅的活动,也很快被上层人士追捧,直接进入到了文化的层面。饮茶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也提高了文化品位。但这些都仅仅是对中国茶文化的效仿,并没有形成日本的茶道。

到了16世纪后期,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从饮茶风俗中提炼出一套有代表性的规则,对饮茶这一活动进行了规范,将茶文化与日本传统文化相融合,将饮茶提升到艺术的高度。并确立了日本茶道的基本思想“和、敬、清、寂”,和即和谐,和悦,敬即互相尊重,营造一种平等的茶室氛围,清即清洁,清净,也表心灵的洗涤,寂即佛教中的静寂,平和,在纷扰的俗世中,万却一切,寻找一片心灵净土,这也是茶道追求的最高境界。奠定了日本茶道发展的基础,也形成了日本传统特色的茶道。

时至今日,茶道已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追求精神解放,陶冶情操的一项重要活动。从饮茶的场所到饮茶的礼仪,日本茶道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和要求,程序严谨,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交流,思想的升华,人们心灵的交流,透着一股古朴,幽寂的美。

参考文献:

[1]程喜霖. 唐陆羽《茶经》与茶道—兼论其对日本饮茶文化的影响[J]. 湖北大学学报,1990(02):58-61.

[2]肖霞. 论日本茶道的文化蕴涵[J]. 民俗研究, 1996(03):23-26.

[3]姜天喜. 论日本茶道的历史变迁[J]. 西北大学学报, 2005,35(04):170-172.

[4]王玖玖. 中国茶文化东传日本史述[J]. 临沂大学学报, 2012,34(01):106-109.

[5]成杨. 日本茶道与历史人物[J]. 茶叶通讯,2012,39(01):32-34.

猜你喜欢
遣唐使唐代茶道
体验茶道魅力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茶道人生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研究
《古事记》中的创世婚姻研究
浅论日本废止“遣唐使”原因
《茶道六百年》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