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能源企业物资仓储标准化管理的思考

2019-08-04 07:30张婷
财讯 2019年33期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

张婷

摘  要:对仓储管理的内涵进行概述,指出仓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立足于能源企业的发展实际,对其当前物资仓储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阐释;从组织架构、场地管理规划、信息化发展、标准化制度构建四个维度,为能源企业加强物资仓储标准化管理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能源企业;物资仓储;标准化管理

能源企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能源企业的现代化转型也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主题。由于能源企业生产规模较大、运转流程较为复杂,因此在关注生产、财务管理等工作的同时,也必须将物资仓储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框架中来,构建出科学的物资仓储管理标准化体系,大大提高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应用,使得物资管理的效率得以最大程度的提升。

一、仓储管理的相关内涵

仓储管理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在大规模工业生产出现的早期,这一概念就得到了工业界及学界的关注。物资仓储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仓库中存放的物资,由企业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管理手段,对这些物资进行协调、监督与管理,使得企业生产运营的物资需求能够得以满足,同时尽可能地压缩因大规模囤积等不当管理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在这一整体目标下,对各类货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记录,通常需要应用图标等具体手段完成物资数量、质量、其所属的部门机构、地理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收集,在新时期诸如ERP等信息化手段也开始成为物资仓储管理的重要技术。可以看出,物资仓储管理是一项复杂化、系统化的整体工程,其本身属于企业后勤管理的范畴,但却对企业生产运营的全局产生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仓储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也是现代化企业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

二、能源企业物资仓储管理的现状

能源一直都是关系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关键要素,能源企业也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源企业就一直与共和国的发展相伴而行,当前在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就物资仓储管理而言,其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标准化建设的推行,使得能源企业物资仓储管理的效率较为低迷,不能满足新时期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首先,物资仓储管理没有得到能源企业各岗位人员的重视,很多人员认为这一工作属于仓储管理部门的“专属”工作,因此其在日常工作中并不会主动予以配合,加之岗位职责划分的混乱,使得仓储管理的协调性较差;其次,场地规划不完善,物资堆放混乱,调动效率低迷,同时缺乏先进的机械设备配备,如堆垛机、读码器等现代化设备的应用程度仍然不高;再次,物资仓储的信息化水平较差,手工登记的方式仍然广泛存在,影响了管理的效率与准确度;最后,管理制度亟待提升,缺失对于仓储管理全过程的系统化掌控能力。

三、能源企业物资仓储标准化管理的策略

(1)构建学习型组织架构

物资部仓储标准化管理的实现,需要依托于由上至下的优质人才力量支持,因此构建学习型组织架构,为标准化管理提供扎实的人才支撑,是实现能源企业物资仓储标准化管理的首要条件。首先,应当结合能源企业的业务特点,对各岗位的职责进行划分,明确各岗位人员参与仓储管理的相关责任,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消极情况。由管理部门制定明确的管理步骤,以此应对仓储管理复杂化、系统化的工作特点,实现各岗位人员的有机配合,使得物资能够顺畅流转。其次,要继续立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推动薪酬体系的完善,虽然物资仓储管理仅仅属于能源企业运营事务中的一个具体板块,但是其却直接影响着企业各项业务能否保持稳定发展,因此也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全局性视角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按照具体的岗位情况确定相关的考核及奖金系数,做到赏罚分明,特别是要考虑到部分工作环境相对恶劣的工作人员,为其提供适当的补贴。最后,要加强人才资源培训力度,一方面要为物资仓储的专业负责人员提供学习先进管理知识的机会,为其自我提升提供对应的物质激励与补贴,也要在企业内部构建起学习型氛围,鼓励各岗位人员主动了解物资仓储管理的核心知识,自觉地为企业提升物资仓储管理标准化水平贡献力量。

(2)合理规划物资仓储管理场地

能源企业的生产体量较大,且物资仓储管理涉及到的场地也较为复杂,其标准化管理的实现也必须依托于场地的合理规划。首先,要参考企业当前物资仓储场地资源的实际,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的仓储网络体系,对以往仓储网络中运转不通畅、管理薄弱的环节进行调整或更新,以减少库存量、降低二次搬运频率为原则,按照不同物资的使用频率、在仓库中所处位置、物资搬运的难度等因素,合理调整物资在仓库中的具体位置和摆放标准。第二,对于仓库内的布局要予以合理规划,可以将废旧物资仓库、计量室等独立且不会对物资出入库产生影响的部门从仓库中移出,将其移至其他场地。结合物资的使用频率、物资具体存储条件、物资所占空间等因素,合理调整仓储内部结构,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分类,提高物资的存放和取用便利度。第三,要提高场地的机械化水平,结合场地资源的配备引入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将人力从重复的操作中解放出来,提高装卸等流程的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3)推动物资仓储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要将信息化手段引入到物资仓储管理的框架中来,促进能源企业物资仓储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在遵循物力集约化原则下,能源企业必须合理应用信息化措施,不断提升自身对于物资仓储的管理能力,通过应用ERP、SRM等技术和系统,统一物资采购、存货、仓储及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深度梳理和重新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使得能源企业业务能够逐渐向著流程化方向发展,并使得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更为高效和密切,消除可能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及资源共享。

(4)完善标准化的物资仓储管理制度

能源企业物资仓储标准化管理的实现,需要构建起一套完备的标准化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构建要结合能源企业的生产与运营特点,同时,又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当实现全框架、多体系的有机配合。首先,基于仓储技术标准,对物资的入库、保管和出库等相关流程制定标准化规范。在入库环节,必须要求供应商提供真实完备的产品信息,要涵盖物资尺码、规格、数量、重量等多方面信息,同时要由本企业进行再度核验,确保信息真实、物资质量达标后方可准许其进入仓储。其次,要制定完善的物资保管标准体系,首先依照企业的场地规模、仓储特点对仓储区域进行划分,并制定统一的编号规范,以保证物资查询、调动环时能第一时间对应相关的标号。同时,必须保证各区域物资堆放的独立性,以物资的使用特点、频率作为主要分类标准,严谨出现任意堆放的情况。对于部分同质化物资,应当统一摆放,且可以按照相关规律对库区的编号进行划分,如采用4位数定位的方式,第1位数对应库号,第2位数对应货架号,第3位数对应货架中的层号,第4位中对应每层的货位号。此外,要规范货物的堆码,确保其堆放有形,除了需要结合物资自身特点,摆放出方形或梯形等形状外,还必须要能够合理利用仓储空间,并方便货物进出,提高物资调动的效率。其三,从经济性的考虑出发,能源企业各类物资进库、出库的过程中应当以“先进先出”为基本原则,尤其是要特别避免出现生产日期较老的物资因长期堆放而出现的质量问题甚至是损毁情况,在防范不必要的物资浪费,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因货物积压过度所造成的物资仓储管理成本投入。

参考文献

[1]赵宏双.能源型企业物资管理初探[J].现代交际,2016(05):61.

[2]杨建.煤炭企业仓储管理机制的实践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2):71.

[3]杨建.煤炭企业仓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2):92.

猜你喜欢
标准化管理
面向供电企业电费管理以及电费核算的问题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基层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快递包装回收难问题的解决方向
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