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侠客”周剑峰

2019-08-06 02:32李韵熙蔡敏
大众健康 2019年8期
关键词:剑峰同济淋巴瘤

李韵熙 蔡敏

“让中国人不再出国治病,翻墙买药。”这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周剑峰每日的所思所想。

每次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迪拜白血病女孩麦吉晒出的旅行照片,周剑峰的心总是暖暖的,他一定会在第一时间为她点赞。3年前,不幸罹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麦吉在经历多次化疗、骨髓移植复发后,绝望之际通过邮件联络上周剑峰。在同济医院接受CAR-T治疗后,女孩成功获得完全缓解。跨越大半个地球,21岁的麦吉重获新生。这个故事被新华网海外推文报道后,数小时内,收获国内外12万网友的点赞、关注。

麦吉是极少数幸运儿之一。绝大多数复发难治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失败后,往往因无药可用而离世。2013年,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美国已用于临床,当时北京、上海等地大的医疗中心也开始了实体肿瘤的治疗试验。“能出国看病的人总是少数。尽快实施能解决问题的医疗新技术是我们医院、医生应有的责任。”周剑峰嗅到了CAR-T的价值。他深知,虽不能取代现有成熟的治疗模式,但作为肿瘤治疗中独特而重要的选择之一,特别是对复发难治、现有技术山穷水尽的患者,CAR-T很可能是绝处逢生的一株救命草。

周剑峰马不停蹄地联络起武汉科技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加快了研究应用。此后,每周一次雷打不动地与生物医学科学家、实验研究员、临床医生做CAR-T病例讨论,成为周剑峰生活的一部分。将CAR-T试验结果在第一时间反馈、改进、运用,周剑峰将消除肿瘤的“最后一公里”不断缩短。

经过长达半年的努力,2015年,周剑峰团队成功实施了华中地区首例CAR-T疗法,治疗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随着CAR-T疗法治疗白血病的病例增多,周剑峰又开始了新的拓展。2016年以来,周剑峰又将CAR-T疗法成功运用于复发难治的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不到两年,周剑峰带领团队在血液系统这三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40多位患者受益。他们来自美国、澳洲、东南亚、香港、北京、上海等国家和地区,都是慕名而来。

将武器用活

作为全国顶级医院的血液肿瘤专家,面对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病情复杂的病人,医生就如同怀着独门绝技的武林高手,选择迎难而上,颇有侠客风范。熟悉周剑峰的人,都爱称他为“大侠”。

同济医院血液内科病房,周剑峰总是匆忙而淡定地穿梭着,和主治医生讨论病情、查房。偶尔遇到拿着大小诊断单从门诊追过来的病人,他也会停下脚步耐心倾听、解答。每周四天门诊,他风雨无阻地往返武汉三镇三个院区,看病、讲课、和研究团队头脑风暴、学术交流……

高负荷的工作难免让人疲惫,周剑峰却时常把幸运挂在嘴边。“作为一名血液肿瘤医生,生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幸运的。近10年,得益于诊断手段的增多和技术的成熟,肿瘤治疗有了质的飞跃。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接近真相。拥有这些获取精准信息的武器,我们如虎添翼,要做的就是将武器用好、用活。”

2001年,周剑锋从美国进修归来,年仅37岁,即被委以同济医院血液内科主任的重任。在与同行的沟通和交流中,他意识到,尽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检查监测体系,拥有探测疾病的“眼睛”,是学科的命脉,也是治疗血液疾病的关键。周剑峰对学科的发展已经有了自己的计划。

2004年,他开始建立MIMC肿瘤诊断模式,引进最先进的二代高通量核酸测序仪、多色流式细胞仪、高通量荧光实时定量PCR仪、全自动石蜡包埋及病理切片系统、细胞遗传学工作站等,将病理、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融为一体,在同济医院实现了与国际接轨的白血病、淋巴瘤分层诊断等个体化治疗体系。

2008年,周剑峰又开始在全国推广MIMC肿瘤诊断分型模式,针对淋巴瘤的病人,打破传统的“切掉淋巴结后只做病理就足够”的这一金标准,提出还要再做流式细胞的监测。周剑峰将淋巴瘤这个病种挖掘到极致,对淋巴瘤的精确诊断,预后分层,极大地提高了治疗的精确性和疗效。2017年,流式细胞仪用于淋巴瘤诊治终被写入中国淋巴瘤专家共识。

有一位低危淋巴瘤的病人,按照普通低强度的治疗就足以取得好的效果,但周剑峰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相比其他人,这位病人肿块很大。他重新整合分析,精确诊断,发现病人有p53基因突变,这项指标意味着肿瘤容易复发、转移。预测到肿瘤复发基因,周剑峰马上帮病人重新设计方案,提前介入,将肿瘤扼杀在摇篮。

各类诊断手段就像给疾病开锁的钥匙,熟练掌握开锁的技巧,将病看得精细,为精准治疗提供了可能。“重病人早介入,轻病人轻治疗,让病人少花钱,避免过度治疗对身体的损伤。”这是周剑峰坚持把工作做细的初衷。

2012年,同济医院血液内科成为国家新药临床试验基地。

用数据说话

2017年8月,首批CAR-T细胞免疫治疗在美国上市,定价47.5万美元。“按照美国的定价,绝大部分中国人用不起。庆幸的是,我们已经拥有了这项技术,目前我们还在临床试验阶段,以后也会控制费用,一定让中国人真正用得起。”周剑峰對此很有信心。

临床中,大部分肿瘤病人在结束治疗后的一年内都十分恐慌,总是追问周剑峰何时会复发。“有时语言的安慰并不能缓解这种恐惧”,平日里爱跟病人交流的周剑峰也犯了难,他最终决定用数据说话。

周剑峰在全国率先开展血液肿瘤活检技术,通过抽取病人外周血5毫升,就可定期监控肿瘤复发的情况。这是周剑峰引以为豪的一项诊断技术。“掌握为病人除病祛疾的真本领,才能真正让病人心安,实打实的技术最靠谱。”

2017年5月,周剑峰带领团队在全国首开“白血病停药门诊”,门诊开设时已成功为20位满足条件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实现了停药。这个门诊的开设,源自一位母亲的渴望。

2015年3月,患慢粒白血病7年的李女士到同济医院求救,希望圆母亲梦。由于害怕持续服用药物怀孕会导致胎儿畸形,甚至孩子将来会遗传她的病,她一直不敢怀孕。周剑峰查阅了国内外文献,发现慢粒白血病本身不可能遗传,但服药期间妊娠导致胎儿异常的概率高达40%。周剑峰没有放弃,通过检查,他发现李女士为复发低危人群,满足设想的停药条件。在征得同意后,他开始了停药监测。2016年10月,李女士顺利产下健康的宝宝。

这些成功给了周剑峰团队莫大的信心和开阔的思路,他们决定将“停药”推广。经数年临床研究,40%的患者在停药后未复发,余下复发的患者重新服药后,99%都能达到停药前的疗效。这对长期依赖昂贵靶向药物生存的病人来说,意义非凡。停药一个月,平均可节省2万元的药费开支。

然而周剑峰并未止步,他想,是否可以提前“锁定”停药后会复发的人群,实现更加精准的停药呢?目前,他们的团队正在开展全世界最先进的单细胞测序分析,对比复发人群和非复发人群,试图发现医学新规律。

“针对病毒治肿瘤”

“优秀的医生光会翻书是不够的,要去探索。我们不仅是看书的人,更要做写书的人。”爱看病、爱收各类疾病挑战“风云帖”的“周大侠”,总是这样勉励自己的团队。“周大侠”深知,侠客独步江湖,除了要对江湖中顶尖的七十二般武艺精通、化为自用,更要创造自己的独门秘诀、深耕专长,研发一些能够解决问题新式武器。于是,周剑峰瞄准了中国人高发的常见病——EBV病毒感染引起的血液肿瘤。

EBV病毒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第一个人类致癌病毒。通过对同济医院体检中心近万人的样本筛查,周剑峰发现约3.5%的人为高载量的EBV感染。这意味着其中的一部分,今后有可能转化成淋巴系统增殖的各类疾病。样本筛查的结果让周剑峰震惊,让他联想起第一例在他手里查明的因EB病毒感染的病人故事。

6年前,一位刚生产后的32岁青年女性,因不明原因发热,辗转多地求医,最后来同济医院就诊,周剑峰怀疑是先天性的基因缺陷导致。当时用激素将病情控制住以后,患者出院前,周剑峰还与其约定,如果再次复发,下次来一定手术切脾诊断,排除淋巴瘤。一个月后,病人发热再次就诊,脾切除后排除了淋巴瘤。周剑峰自掏腰包给病人和家属做了基因检测,发现果然是一种概率极低的基因缺陷,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而她的兄弟、子女都有这种基因缺陷。而她正是感染了EBV病毒,诱发了致命的噬血细胞综合征。这是国内报道的第一例成人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家系。“她终于在同济获得了明确的诊断。”但当时,周剑峰也只能止步于将疾病诊断清楚。

感染上EBV病毒的病人,极易演化成各类EBV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这些病人到处求医,很难找到合适的医生。由于95%的EBV病毒感染是可以自愈的,医生对这类疾病比较陌生。而疾病又发展得较快,当医生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周剑峰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观察肿瘤演变的规律,提前阻断恶性肿瘤的发生呢?这是未来的长期目标。而当下,周剑峰已率先跟药物公司合作,启动全世界唯一的“针对病毒治肿瘤”的临床试验:针对带有EBV病毒感染标志的肿瘤,尝试研发新的药物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

这名23歲的重庆小伙子就是幸运者之一。2016年5月,他左眼充血、视物模糊,被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EBV病毒感染,被推荐到武汉找周剑峰,周剑峰成功地将其治愈。“如果不处理,病人很可能在一年内因为炎症、全血细胞下降、多细胞损害、凝血功能下降而死亡”。有了这一次的成功,周剑峰越发笃定,要坚持寻找中国人的EBV病毒探癌武器。

“打通抗击肿瘤的最后一公里,做制定标准的‘救命侠客。”这是“周大侠”行走江湖的语录与坚守。在突破医学极限的过程中,失败、沮丧和风险是难免的。作为团队的领头人,周剑峰也时常被挫折感折磨。然而筋疲力尽的某天,病人的转危为安又仿佛突现的一道曙光。追随曙光之路,周剑峰用泰戈尔的诗来形容:“我的心,像狂野的鸟儿,在你的眼里找到了蓝天。”

猜你喜欢
剑峰同济淋巴瘤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野有蔓草·新编
淋巴瘤为什么不叫“癌”
同济大学: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同济堂矛盾说法引“问询” 频繁出错惹市值蒸发50亿
四年求学路,一生同济人
一杯清茶换儿媳
一道连接体物理题引出的重要结论
一杯清茶换儿媳
肿瘤专家眼中的癌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