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感染管理对降低全麻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分析

2019-08-06 08:36吕宝芳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1期
关键词:手术室

吕宝芳

摘 要:手术室是院内感染的高发场所,其发生涉及手术室空气、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患者皮肤、所需物品等多种因素,且一旦感染,将对手术效果产生极大影响,降低医疗资源利用效果。目的 研究手术室感染管理对降低全麻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中心医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月收治的行全麻手术患者 219 例,手术室感染管理于 2016 年 6月正式实施,其中 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5 月共 104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 年 7 月到 2016 年 12 月共 115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各项指标的卫生检测合格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结果 手术室感染管理实施后的手术室空气质量、物体表面、消毒剂、无菌物品以及专职人员手部等指标的卫生检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的术后肺部感染总发生率为 5.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可加强手术室无菌操作及效果,降低全麻患者肺部感染率,提高手术救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肺部感染率;全麻患者;救治质量

手术室是院内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重要场所,与各科室相互连接,包括急诊、住院部、门诊等,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工作量大、人员流通快且流动量大等特点。研究显示,接受手术的患者因自身病情影响,机体功能常存在不同程度降低以及手术室人流量大等特点,导致手术室出现院内感染风险较高。全麻气管插管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技术,但存在较高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风险。研究显示,全麻患者一旦发生肺部感染,可导致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加重患者及家属的负担,降低医疗救治质量。因此,加强对手术室感染管理,对于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救治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感染控制效果,中心医院于 2016 年 6 月正式实施手术室感染管理。本研究就对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开展前、后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指导,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中心医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月收治的行全麻手术患者 219 例,手术室感染管理于 2016 年 6月正式实施,其中 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5 月共 104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 年 7 月到 2016 年 12 月共 115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55例、女性 49 例;年龄 22~71 岁,平均年龄为(53.96±8.4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 61 例、女性 54 例;年龄 20~73 岁,平均年龄为(54.12±8.3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气管留置时间、疾病科室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手术室感染管理

1.2.1 制定预防感染计划。成立手术室感染管理小组,并由护士长分管,组长负责。组织专家、科室医护人员开展座谈会,制定手术室预防感染的计划,包括专职人员预防工作、患者预防工作、手术室内物品卫生、手术室空气卫生、预防操作污染等步骤及注意事项,以及管理、报告、惩奖及消毒灭菌管理制度,完善手术室内基础设施,使其更好地满足手术室预防感染需求。同时定期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学习,保证每名专职人员均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操作和管理模式。

1.2.2 实施计划环节。①专职人员管理:手术人员术前做好口鼻、头发部位的保护,尽量减少说话次数,调节室内温度减少汗液排出,严格规范手术衣穿戴流程,避免操作细节导致的感染。对于手术患者需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肢体皮肤清洁处理,手术区域剔除毛发,同时防止对皮肤造成损伤,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②物品和空气管理:术前加强对术室内空气的净化,术中封闭手术内通气,避免人员流动,完善手术室内外交换制度,预防外界病原菌侵入所致的交叉感染。建立手术室内物品设备的净化系统,定期对物品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物品的干净,术后需避免室内物品堆积过多,降低空气净化质量。③基础设施管理:完善洗手槽、物品摆放架、空气净化系统、物品清洁系统等基础实施,提高专职人员执行手术室感染管理的效果。

1.3.3 定期考核及总结。制定手术室管理表格,定期对感染监测指标、操作执行度进行检查,定期组织考评,落实惩奖措施,并总结前期工作的不足,正確指导和管理专职人员的每项操作步骤,建立《信息交流册》供专职人员交流,找出自身不足,促进各项操作质量的提高。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手术室感染管理实施前、后的手术室空气质量、物体表面、消毒剂、无菌物品以及专职人员手部等指标的卫生检测合格率,参考 2008 年卫生部颁发的《消毒技术规范》中关于卫生检测合格标准进行评价;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参考美国胸科协会(ATS)标准分为轻度感染、中度感染及重度感染。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收集的资料都采用 SPSS21.0 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进行 t 检验;而所有的计数资料以 n/%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室感染管理实施前、后的手术室各指标卫生检测合格率比较

手术室感染管理实施后的手术室空气质量、物体表面、消毒剂、无菌物品以及专职人员手部等指标的卫生检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总发生率为 5.22%,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总发生率为 22.1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全麻手术患者常需气管插管,以保证机体正常呼吸需求,但作为一项侵入性操作,不仅可造成气道黏膜的损害,同时气管插管后空气进入肺部不仅鼻腔咽喉部,失去抵抗空气中病原菌的天然屏障。同时有研究显示,气管插管有助于细菌局部滋生,因此病菌入侵肺部的机率极大升高,易导致术后肺部感染。

手术室感染管理是一种标准化、科学化、程度化的管理模式,首先成立管理小组,制定相关措施和惩奖制定,以提高专职人员实施质量,目前在国内大小医院均有所开展,但有关其降低全麻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手术室感染管理,首先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制定严格洗手、物品消毒、空气管理等无菌操作流程,配套手术室内基础设施,健全管理机制及基础设施,提高感染管理实施质量。同时加强手术室专职人员无菌观念,定期组织开展预防感染的知识和操作培训,强化专职人员的责任心和感染控制意识,促进其更好地完成各项无菌操作流程,使手术室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控制到最低。本研究结果同样显示,手术室感染管理实施后的手术室空气质量、物体表面、消毒剂、无菌物品以专职人员手部等指标卫生检测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表明手术室感染管理可增加专职人员对各卫生指标的执行质量。对肺部感染发生率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手术室感染管理有效提高涉及感染高危指标的卫生情况有关。

综上所述,手术室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可加强手术室无菌操作及效果效果,降低全麻患者肺部感染率,提高手术救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洪彩娟,刘红莲.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降低肺部感染率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1):155-156.

猜你喜欢
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手术室的“阿尔法狗”:达芬奇机器人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手术室麻醉护理配合体会
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