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天下:教学润物无声

2019-08-07 12:01刘亚婷
民主与法制 2019年28期
关键词:公安大学犯罪心理李教授

刘亚婷

>>李玫瑾教授 作者供图

李玫瑾,1958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调查,由此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她是老师,也是犯罪心理学专家。她就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

她,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她,是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的常客,拥有千万为她倾倒的粉丝;她,是学生心目中的“女神”,在她的选修课上从来都是座无虚席。作为一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笃信勤奋和努力,用她的博学、敬业和强大的人格魅力收获了校内外无数粉丝,成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名师代表之一。

生于1958年的李玫瑾,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警监。她还担任着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会员、全国家庭教育学会特聘专家。

李玫瑾教授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安部部级项目,参与中央政法委课题研究,还主持或参与其他部委的研究课题,学术成果颇丰。在过去的20年里,她主持翻译了国外最新版的犯罪心理学专业著作3本,自己撰写学术著作1本,编写教材2本,参与其他著作撰写多本,发表论文上百篇。

在考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以下简称“公大”)之前,许多学生就久仰李教授的大名,无论是在CNKI学术、百度学术等搜索引擎,在微博、知乎等热门软件;还是在今日说法、凤凰世纪大讲堂、锵锵三人行等各大平台,都能对李教授的生平有所了解。不仅能看到李教授对学术的认真态度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积极思考,也能看到李教授为了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倾尽的心血。而只有当我亲眼看到她满头灰白发站在讲台上时,才不禁心底一颤。虽然也总有熟识她的人关切地提醒她去收拾一下,但李教授却坦然接受这来得突兀却又不失本真的岁月沉淀。即便鹤发银丝与世俗眼光不相符,但她依旧在俗世活得自然与洒脱。李教授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一个人所遇到的都是因果,谁都不怪,谁都不求,得之不喜,失之不惊。任性只为一份自由,自由会伴随着孤独,孤独虽然冷寂,但是,自品凉意更利于思考。

>>李玫瑾教授受邀参加《开讲啦》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 作者供图

>>李玫瑾教授参加凤凰世纪大讲堂 作者供图

褒贬面前,脚踏实地

我想许多公大学生和笔者一样,谈起李玫瑾教授,便不自觉地心生敬仰,定会觉得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及广博的知识积累让她成就了现在的“辉煌”。而她本人却坦言自己从未辉煌过。

谈到她的经历,李教授笑称自己只是位学者,在工作的前三十年里,没得过什么奖。李教授是77级大学生,于1982年年初毕业,当时是第一批在公安大学从教、也是第一批走上课堂的教师,可评上“教授”职称时,却比晚来学校两三年的老师还要晚上几年。

李教授甚至认为自己是不幸的,当社会热点问题被聚焦,她被媒体邀请对案件进行犯罪心理分析。分析过后,经常引起网上的非议和拍砖。古话有“事不过三”,但她却有过四次这样的经历。当她自认为已经是“臭名昭著”,难以翻身、无法正名时,却又有人将她的一次公益讲座视频《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传到网络上。于是,她关于成长心理和养育的讲座视频被人不断翻出,还被做成各种短视频在各大平台频繁播放。于是,近两年她又成了“网红”。为此,她开始一整年的断电,不去任何媒体录节目,但她的视频至今却仍在微博、头条、抖音各大平台上“闪回”。她自嘲道:我的人生如过山车,跌宕起伏。但我还是我,只是在公众眼里的我有高低不同、褒贬不一罢了。

但说到要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幸事或不幸事,李教授直言只要“脚踩地面”就好。也就是说要脚踏实地做事,认认真真做人。不因人贬而自卑,不因人捧而自傲。李教授常常教导学生:任何事都不能好高骛远。她曾说:“人生好比‘上路开车’,你不能老看远处,必须先看近处,远处看一眼就足够了,近处才是最重要的。换句话说,你不能老盯着一个大目标,如果实现不了你就会感到沮丧。相反,你着眼于一个一个小目标,每当小目标实现的时候,那么你就会感到愉悦了。”

学海无涯,事必躬亲

李教授总是会努力讲好她的每一堂课,她的每一篇文章都要让自己满意后才会拿出来传授给学生。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当我们把每一件琐碎的事情都能做到极致,日积月累,就会发现,我们已经超过别人,收获很多了。这时,不管别人怎么看你,也不管外界怎么评价你,你的充实就是你内心力量的来源。相反,如果事事都敷衍,那么我们最终会一无所获。

李教授也曾遇到挫折,但她每次都告诉自己必须要坚持。李教授是个特别爱跟自己较劲的人,她自嘲地称这是个“坏毛病”。就比如她做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每当她把数据交给别人统计的时候,等她再拿回来抽查,总有出错的地方,最后她觉得只有她自己做才会放心。也有很多人说把这些工作交给她带的研究生去做,再改一改就行了,但她觉得不是这么回事,从数据处理到资料查阅,如果自己没有经历这个过程,就很难把控它的质量。

李教授的原话表达得更加真切:不论是搞学术还是任何其他的事,都跟做饭一样。你希望饭菜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味道,你就得掌握它的火候,油盐酱醋都要亲自把握,而不是叫别人去放油盐酱醋。所以她做事的原则就是“事必躬亲”,把眼前事情做好,这样就会让她感到快乐。她自谦地说:我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也没有强求自己明确我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就好像我琢磨的一篇论文写好了,等我回过头再去读它,不觉得有遗憾,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磨炼意志,持之以恒

李玫瑾教授“脚踩地面”“事必躬亲”的原则并不是空穴来风。正值书生意气时,她遭遇“文革”,辍学在家,根本没有机会去学习。李教授回忆道:“文革”前三年,绝大多数的中小学都在停课,那时我刚入小学。除了参加挖防空洞、下乡劳动外,就是参加宣传队跳舞。因为当时年纪太小,干体力活儿还是很累的,但我觉得很幸运。正是这几年的“锻炼”成就了我健康的体魄和坚忍的意志力。体力之苦所练就的意志力,使我后来无论再遇到各种压力,内心都非常平静。

>>李玫瑾教授 作者供图

恢复高考那年,李教授在其母亲的鼓励和坚持下考了大学,并顺利地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录取。刚上大学的时候,李教授是走读生,当时大家普遍都是骑车。李教授谈起骑车时最深刻的感受是:当你铆足了劲儿骑你会超过很多人,但你稍微松懈就会被别人赶超。那么,你就保持一个速度,走自己的路,不要去管别人。到最后你会发现,走得越长,能跟上你的人就越少。换句话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

李教授此次重新踏入校园,迎来了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她当时并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为一位桃李万千的老师,也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为犯罪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她只有认真地想过,大学这几年要怎么学,要学成什么样。她总觉得早年对知识亏空了太多,以至于大学四年没有浪费每一天学习的宝贵时间。

她用了两种阅读方法,填补对知识的空缺。其一是通读各种史书。从中国通史、欧洲历史、美国简史到科学史、思想史、美术史和哲学史等等。纵观历史,李教授直言,在拓宽视野的同时,好像人类社会的发展轮廓也已在眼前。其二是阅读名人传记。李教授在大量阅读名人传记后发现,一个著名人物就是一段精彩的历史记载。当她读丘吉尔和戴高乐,对二战有了更深的了解;当她读尼赫鲁、甘地,对宗教与政治的关系有了更深的了解;当她读林肯,对美国南北战争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多地还有《居里夫人传》《康德传》等等,通过品读各种名人传记,李玫瑾教授深刻地明白,献身科学或从事研究的人应该恪守什么,应该如何做人。

>>李玫瑾教授2017年暑期调研 作者供图

在大学的四年学习中,李教授也遇到多位好老师。他们的授课、他们治学的态度甚至他们指导论文时的几句话,都对李教授影响至今。其中,尤其是李教授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结识”了影响她后来研究问题思维方式的哲学大咖黑格尔;通过黑格尔的哲学史观,让她知道了时间思维比空间思维更难,但也更重要。2015年,李玫瑾教授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中所述“用哲学眼光看世界”,其中的许多观点都来自大学学习的心得。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982年毕业后,李玫瑾教授决定从事犯罪心理学这个专业。当时,国内对这个专业的研究尚为空白。在1982年到1992年的十年间,李教授通过自己不断听课、查资料,慢慢把这门课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并在日后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完善这一体系。

1992年后,李教授下到基层。在基层的这段时间,又是她的一个转变节点。当时李教授思索着她所研究的内容,如何才能够让基层民警派上用场。于是,在后来的教学和撰写论文中,她都偏重于从侦查人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李教授第一次接触实际案件,还是在2002年。当时,因为心理画像的兴起,李教授也曾被社会媒体所报道。这让她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对疑难案件的犯罪心理分析中,将自己所具备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以验证。

李教授回忆道:“正是之前二十多年教学积累,才让我有介入实案的资本,让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体现其价值。让我感受最深的也是将这二十年的积累学以致用,为社会尽到了自己的绵薄之力。所以,我经常跟同学讲,大学或者研究生阶段,师傅只是领进门,修行到什么程度还是要看你自己,如何能不懈地努力。”

李教授的课,让同学们感到畏惧的同时,也感到刺激。她的课不像约定俗成的那样,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授业解惑,学生孜孜不倦,认真听讲。李教授通常是让学生们提前预习下一课的课堂内容,并搜集资料,从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角度整理好发言提纲。而她,总是坐在第一排的位置,悉心并认真地对这些“初生牛犊”不太坚实的专业知识进行提问与点评。尽管惧怕回答不了李教授的提问,尽管窘迫当时无人解围的处境,但同学们欣然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因为大家知道,最终收获最多的人是自己。

李教授曾经说过,老师虽然是授业解惑这样一个角色,但学生也同样能让老师成熟、成长。“不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我都特别希望在课堂上能把‘我来教’变成同学们‘特想学’的一个过程。而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想学的,只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学。于是,就需要我们作为老师激发他们自己去主动、去探索、去尝试。尽管在这个尝试过程中,同学们会很稚嫩、会不成熟,但这就是他们研究的开始。”

“当我在他们这个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来谈他们的问题,来质疑他们,他们就更能接受,也更能印象深刻。而作为老师,我就能了解到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他们的努力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接着我就可以在这个水平和程度上来引导他们,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是一个教学互长的体验,学生也会让我受到很多的启发。”李玫瑾教授如是说。

笔者很庆幸,也很幸运,能在读研期间听李教授讲课。课上的问题探讨、思想碰撞,让我不断地接近犯罪心理学,也让我不断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李教授曾殷切地叮嘱过她的学生们:人生很快,尤其是到我这个年龄,三十多年一晃而过。而你们走在人生的路上,我认为最开始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但是,你们肯定不甘心于只解决生存问题,所以理想这个东西不要丢失,你们既要解决现实问题,也要经常问问自己,你的理想还在吗?当一个人在生活当中,既有现实生存能力,又有一份理想追求,人生才不会变得庸俗。

润物无声,才是最好的教育。李玫瑾教授在点滴间,将一份“思想的光芒”根植在了她每一位学生的心底。

猜你喜欢
公安大学犯罪心理李教授
马金旗院长参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70 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犯罪心理痕迹应用现状与反思
育槐
犯罪心理痕迹应用现状与反思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读书是怎样的体验?
犯罪心理画像初探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坚持以“党校”标准建校
厨子救人
一张合影背后的故事
犯罪心理画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