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长板更长

2019-08-09 05:46张祖庆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块板长板草根

张祖庆

“木桶理论”认为,一桶水是否装得满,决定因素不在于最长的那块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板。于是,找短板,补短板,让这只木桶盛更多的水,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事实上,只要是人,永远有差异,永远有短板,如果一味地引导找短板,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找到一大串短板:大气比不过支玉恒,严谨比不过贾志敏,智慧比不过于永正,诗意比不过王崧舟,洒脱比不过孙双金,激情比不过窦桂梅,智慧比不过薛法根……

其实,真的不需要找太多的短板,有时候,把我们的长板拉长,“一俊”可以遮“百丑”。

沈从文当年在西南联大教书时,被刘文典嘲笑“只值一分钱”。当年他给学生上第一节课,带着一摞稿子,在讲台前呆呆地站了十分钟,说不出一句话。但谁能说沈从文不是一位好老师?他写得一手好文章,也改得一手好文章。自己的作品一篇一篇地发表,学生的作品也跟着一篇一篇地发表。据说,他给学生写的评语,字数常常超过学生的原文。

东北有一位草根老师。有一年,省里举行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结果前十名,有五名诞生在山村小学的同一个班级。于是,省教研员没提前打招呼,突然到这个老师的班里听课。听完课,教研员久久说不出话。课,实在太一般。教研员问这位草根教师,为什么你的学生素养这么好?老师笑笑,告诉教研员:没什么,我只是一直坚持做两件事,一是每天和学生一起阅读二十分钟课外书,二是每天和学生一起写日记。教研员恍然大悟。

一位是大作家,一位是草根教师,他们的短板很明显——口才差,公开课上不好,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成了很出色的老师。

于永正老师的普通话带有很重的山东腔,但他有感情的朗读,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一线教师。于老师没有去补语音短板,而是把自己极富亲和力的长板发挥到了极致,他的课堂,那么简单而智慧。管建刚老师的粉笔字,在诸多特级教师中不算漂亮,但他的课深受师生欢迎。管老师没有刻意去补短板,而是把自己的作文讲评课这项长板发挥到极致,他的课堂,那么幽默而鲜活。李祖文老师的公开课,在诸多年轻名师中不算顶呱呱,但他的阅读课程做得好。李老师没有刻意去补这个短板,而是倾力打造“安全而舒适”的阅读教室,他的教室,那么润泽而迷人。

还有很多的老师,他们没有刻意去补短板,却因为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活跃在教坛。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把太多的精力花在补短板上。只要我们的短板不至于短到影响作为教师的基本形象,比如,字写得比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难看,普通话普通得一般学生听不懂。这样的短板,当然要补。除此以外,便不要把太多精力花在补短板上。一味补短板,会让我们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没有特色。

我读初中时,有一位代课的语文教师,叫陈根德。陈老师的普通话很是普通,基本没有翘舌音,前后鼻音不分,第二声第三声不分。但是,陈老师有“绝招”:他范读课文,语速奇快,一篇长长的文章,他只换五六口气,便能非常流畅地读完;上古文,他从来都是流畅地范背,并和我们一起默写。陈老师以他的“绝招”,赢得了我们的好感与崇拜。陈老师的课堂,也赢得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喜爱。毕业多年后,我们去看望陈老师,他的短板依然很短,长板却越来越长,爱戴他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适度忘掉短板,让长板更长,把苦功下在练“绝招”上,这也许是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维。

(作者系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首屆“有全国影响力卓越写作名师”)

猜你喜欢
块板长板草根
核电站ASP水箱制作防变形控制措施*
互联网时代“长板”是初创企业宣传“痛点”
玩家;长板少女阿秀
草根
草根论调
给草根创意一个舞台
结合断电振打的BE5块板结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