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二)

2019-08-09 09:36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9年23期

考点四:文言文句子翻译

【考点透视】

文言文句子翻译一般是中考必考内容,其考查方面主要集中在:文中有深层意义、表现力强、反映主旨的句子;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比较特殊的句子;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的句子。

【解题指津】

翻译文言文句子的方法一般有:保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国名、官名、年号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补充,即补充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或补出省略的句子成分等;省略,即省略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替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替换古汉语;调整,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用语习惯。

考点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考点透视】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即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整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讲道理进行综合判断与推理,能够回答出事件发生的原因,文中某个论点的依据,以及某个事件或人物的特征,并由此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感情。要在准确理解句、段、篇的含义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辨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从而明确主旨。

【解题指津】

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全文的大意有个了解,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找出相关信息。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中的关键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話回答(可联系原文中的有关词句)。

考点六: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

【考点透视】

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是历年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重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是指作者在文中表明的见解或主张,以及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

【解题指津】

阅读文言文要依据文中的有关材料分析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在分析时,可以通过事件或人物的言行去窥探人物的思想品质,通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此外,还应注意辨析作者表明观点或态度的形式,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深入分析和体会,从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考点七:联系实际与个性感悟

【考点透视】

“联系实际与个性感悟”考查的是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感受。主要考查方式有: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的思想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和感悟;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或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

【解题指津】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准确、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其次,要从作品本身出发,紧扣题目所问进行感悟;再次,感悟一定要联系实际,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贴近生活,紧跟时代,有新意;最后,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使观点经得起推敲,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