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之压,激志则鸿

2019-08-12 05:36史卿云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22期
关键词:青松智者时代

史卿云

【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压力是负面的、有害的,它损害健康和活力,影响表现和效率,阻碍学习和成长,所以我们应该避免给自己压力。另一些人认为恰恰相反,压力是正面的、积极的,它有助于健康和活力,提升表现和效率,推动学习和成长,所以我们应该给自己压力。

调查显示,85%的美国人认为压力对健康、家庭生活和工作有消极影响;75%的中国内地上班族认为自己承受的压力比去年更高(该比例位列全球第一);超过 50%的中国学生认为自己承受的压力很大。

我们究竟应该有意识地给自己压力还是选择尽可能地远离压力?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陈毅曾言:“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凛凛青松负着簌簌重雪,更显挺拔端正之本性,负势竞上,迎压而往。时代的坐标系上,纷扰的价值观无序地高速运转,碰撞激荡。而积极适度的压力则是那个纵横的指向标,精准地演绎出鞭策我们前进的价值序列。故吾言之,迎接积极适度的压力,方能不负时代,不负芳华!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鸿。”疾风鼓浪,激石则鸣;适度之压,激志则鸿。唯压力激发斗志,唯压力促我向前。历史洪流中,迷惘的灵魂需要时代的指引,正确面对压力的转轴,方能在生命的原野上郁郁葱葱。

迎接积极而适度的压力,使生命得以在喧哗浮躁里坚定向前,永不松懈。《南华经》云:“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当喧嚣的声色犬马和消沉的碌碌无为遮蔽住灵魂的底色时,巧者与智者为自己加压,心怀忧患,重新赋予松散的筋骨以青春与动力,生气与鲜活,以提效率,以助前行。高晓松的“名校是镇国重器”一言,让多少松懈的学子重整精神,肩负起了振兴中华的使命与压力,一刻未敢停歇;疟疾肆虐,是百万非洲人民濒临死亡的压力,让医学家们倾尽全力,使屠呦呦觅得济世良方;世界政局波谲云诡,是列强争霸,民族将覆的危危之压唤醒了愚昧、沉睡在铁屋子里的中国人民,方得勠力同心,整装上路。因此我们当崇智者直面压力,迎压而上,莫效庸者望压却步,畏萎不前。

当然,对于过度不当而使心灵逼仄的压力,我们要学会规避,化解,方能以充盈之灵魂、辽阔之格局、修崇之境界迎接未来。泰戈尔说,“我强弹一个琴弦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它断了”。过量的压力击垮人的斗志,黯淡前方的光亮,过于负重而难以前行。君可曾记得,美国作家欧·亨利面对群英林立的小说界,难以承受内心压力与外界批评而自杀,文学史上的冉冉新星遗憾陨落。无独有偶,富士康员工难捱压力,半年之内竟有12人跳楼。“牢骚太盛防断肠,风物长宜放眼量。”当难以负累的重压扑面而来时,我们何不放宽境界,敞开胸怀。再观当下,“逃离北上广”“逃离曼哈顿”的洪流滚滚,青年人才四散退缩于二三线城市;佛系青年为避压力而 “看淡一切”,“怀旧、叹老”老气横秋,令人扼腕叹息;抑或是争强好胜的青年因“第一”花落他家而抑郁悲沉……压力让部分人在“社会的沼池”上构筑精神高地,而不当的应压方式又让高地崩塌瓦解,让人深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时代赋予我们的是责任,更有压力。愿诸君时时惕省,勇迎时代压力,规避、化解不当之压,以压作导,心无旁骛。

(编辑:李跃)

評点:杨芳

作者思路清晰,辩证论述。开篇引用陈毅的诗句入题,由自然风物承压到人类社会,导出观点。第二段进行比喻说理,第三段重点阐述,第四段辨证论述。最后针对现实,面对当下青年的现状,以习总书记的话发出呼吁。全文底蕴丰厚,引用适当,气势充沛而又充满哲思。

猜你喜欢
青松智者时代
Experimental Study on Grinding Force of Electrostatic Coated Grinding Wheel
丰收歌
智者说
智者说
林青松
The Wise Man End the Rumer 遥言止于智者
Asymptotic Behavior of the Drift Coefficient Estimator of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Driven by Small Noi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