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区健康人群男女体质差异比较分析

2019-08-13 08:54吴惠雯杨正宁林思行宋丽珍杨朝阳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偏颇阳虚福州

吴惠雯 杨正宁 林思行 宋丽珍,2 杨朝阳,2,3,4▲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 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福州 350122;3.福建省中医健康状态辨识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122;4.福建省2011 中医健康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福州 350122

中医认为体质形成于先天,定型于后天,具备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1]。早在《易经》就有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说明中医也认为男子多阳,女子多阴,由于男女生理特性的不同,加上后天环境的影响,导致男女在体质上的体现也有所差异。同时,体质与人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密切的关联[2],故研究男女体质的差异对中医防治疾病、管理自身健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2016 年12 月~2017 年11月福州地区自愿参与“2013 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重点项目‘正常人群不同体质中医脉诊生理参数系统调查’”课题的健康志愿者共694 例,其中男253 例,女441 例。招募对象包括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其职业、工作习惯、经济状况、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亦各不相同,属于较均衡全面的数据集。

1.2 纳入标准

(1)年龄18 ~ 60 岁;(2)对所有志愿者进行病史采集,经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表明,各项指标无明显异常,无器质性病变;(3)近1 个月无连续服药史;(4)籍贯或者长期居住在福州地区;(5)志愿者了解并且同意参加本次调查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患有精神疾病,或患有器质性病变,或有智力、认知功能障碍者;(2)有药物或者酒精依赖史者;(3)近6 个月遭遇重大生活事件者;(4)不能按要求坚持配合研究者;(5)反关脉或者斜飞脉者。

1.4 方法

本研究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制定的临床调查问卷中的第三部分“中医体质量表”[3],通过张贴海报、派发宣传册等手段进行随机招募,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志愿者现场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60 个问题,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 个亚量表构成,各个亚量表含有7 ~8 个条目。参与本研究的调查员均具有中医本科以上学历教育背景,并经过统一培训,调查对象均在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填写,经核对,全部接受调查的问卷均有效,问卷有效率为100%。

1.5 计算体质积分

中医体质判定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4]进行体质辨识。量表共60 个条目,采用1 ~5 五个等级计分,取其最终转化分进行体质判定,具体如下:平和体质转化分≥60 分,其余8 种体质都<40 分,则判定为平和体质;平和体质转化分<60 分,其余8 种体质转化分≥40 分,取得分最高者为偏颇体质。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2016 Microsoft Excel 办公软件录入数据并计算结果,按照九种体质结果分类,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计数资料之间差异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在福州地区参与调查的694 例健康志愿者中,平和质共有405 例,占总例数的58.36%,偏颇体质共有289 例,占总例数的41.64%。其中,女性志愿者体质统计结果位列前三的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其余体质所占比例较小;男性志愿者体质统计结果位列前三的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其余体质所占比例较小。见图1。

图1 不同性别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柱状图 [百分比(%)]

2.2 女性和男性偏颇体质分布差异比较

将女性与男性偏颇体质分布进行对比,频数小于5 为样本过少,不做比较,结果如下:气虚质、阳虚质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气郁质、阴虚质、痰湿质频数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1。

表1 女性和男性偏颇体质频数差异比较

3 讨论

3.1 健康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福州地区健康女性中医体质以平和质为主,其次为阳虚质和气虚质,健康男性中医体质以平和质为主,其次为阳虚质和阴虚质,其中女性阳虚质明显高于男性人群。不少学者曾对此现象也有所阐明,陈明达[5]认为健康人群中偏颇体质以阳虚、气虚居多。周莺[6]的调查也表明健康人群中女性阳虚质高于男性。从图1 所得的结果可以看出,现代认为的健康人并非绝对的阴平阳秘状态,而是人体阴阳双方在一定的范围内会有所偏颇,即便这个状态下的人并未感到有何明显不适,但此时也可认为偏颇体质是现代医学所述的亚健康状态。杨志敏[7]的研究发现健康人群中医体质多为平和质,而亚健康状态下的人群中医体质多为偏颇体质,其中又以阳虚质较为突出。

在福州地区的健康人群的偏颇体质中,不论男女,阳虚质所占比例最大,而阴虚质占的比例很少。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思考,譬如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借喝凉茶来以此降火,可那些自认为“上火”的人实际情况如何?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推测多数人的上火可能因虚劳过度或者是惯性熬夜以致阳气张扬太过而不敛收于内所致。已有学者的研究[8]表明目前慢性疲劳问题日益突出,将成为21 世纪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在为受试者把脉时就发现,有相当部分人的脉象为稍浮偏弦,重按则偏弱,这便是典型的气不内收的脉象。《金贵要略·血痹虚劳》就有“脉大为劳”的记载,这里所指的“脉大”是由体虚导致人体气藏不住所致,并非实证,但却与上文所述的脉稍浮弦病机相同。若用寒药治疗虚劳上火只会使人体的阳气更加受损,更加容易出现反复“上火”现象,正确用药方法当以甘温除热。李秀[9]认为虚劳发热伴有气机不畅的病机,可酌情加疏肝胆之药,但禁用凉药。虚劳上火和虚劳发热其病机其实一样,都是阴火上冲所致。

笔者认为,现代人阳虚体质占如此大的比例与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存在密切关系。福州地区地处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夏日又多为炎热,许多人便喜食生冷,多食则伤人体脾胃,脾胃在五行中属土,土能藏万物,这其中当属藏火最为关键,火藏不住则土寒,土寒则不能生养,故多食生冷易导致人体阳虚。李海[10]研究认为饮食习惯与人的体质有一定的关联,多食冷食易伤脾阳,易形成阳虚体质。此外,现代人夏天依赖空调解暑降温也易损伤阳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言:“夏三月,此为蕃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在空调的冷气下,人体肌腠收敛,则气泄不通畅,这是逆夏之长,夏不长则秋不收冬不藏,相应的人体阳气也就藏得少,再者,冷气本就易伤人体阳气,长期积累则易导致阳虚。已有学者[11]明确指出夏天过度吹空调会对中医体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易形成偏颇体质,夏天应避免长时间吹空调。

3.2 男女偏颇体质差异比较分析

由于男女在生理特点、形态结构、能量代谢与基因遗传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了男女不同的体质特征。从表1 中可以看出,女性在阳虚质和气虚质频数分布上是要大于男性的,尤以阳虚质明显,这与许多已有研究[12-15]的结果相符。张惠敏等[16]通过不同人群气虚体质分布状况的调查分析认为,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出现气虚体质。笔者推测这可能与女性在生理上有经、带、胎、产的特殊性,消耗较多相关。且大多女性在成家以后不仅对外要应对忙碌的工作,对内还要操持繁重的家务,休息的时间相对不足,更易导致素体虚弱。

另一方面,中医阴阳学说认为,男子属阳,以禀赋自然界的阳气为主;女子属阴,则更多地禀赋了自然界的阴气。对此,历代医家早就有所认识,宋代《类证活人书·卷第二》有云:“男子阳多而阴少”,“女子阴盛而阳微”;明代《普济方·卷二百三十二》指出:“男子以阳为主,则阳胜乎阴,女子以阴为主,则阴胜乎阳”;《古今医统大全·直指病机赋》曰:“男子阳多乎阴,可补阴以配阳”。可见,男女主要由于生理特点的不同,女性阳虚质发生率高于男性。同时,随着社会风气的日益开化,现代女性对美丽的追求也愈发向往,因此时常忽略衣着的多寡以导致寒气伺机而入。而冬季正是阳气潜藏的季节,在《内经》中强调冬季养藏。若冬季着衣较少,人体则易感受寒邪侵袭,此时阳气便由内达表与寒气相争,这显然就违背了冬季阳气应该潜藏的规律,久之则阳气受损,从而形成虚寒体质。杨娇娇等[17]也认为女性体质多虚多寒再次应证了以上观点。

此外,在我们的调查中还发现,女性气郁体质积分值一般要高于男性。《妇人大全良方》曰:“女子郁怒倍于男子。”说明女子由于先天的生理特点,更易受情志影响。董兴鲁[18]的研究也表明女性较男性更易受到焦虑情绪的影响,且女性气郁体质要多于男性。因此,笔者认为由于女子以肝为先天,而肝主疏泄,其与人体情志有密切关联,故女性气郁值积分相比男性较高。

4 结论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决定着是否发病及发病的倾向。体质的差异,是人体内在的脏腑阴阳气血偏颇和功能代谢差异的反映,代表了个体的整体特征[19]。研究健康人群的体质分布特点,把握男女的体质差异,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均至关重要。研究结果意在提醒我们要努力改正个人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切莫贪图生食冷饮,夏日不可依赖空调冷气、冬日添衣加被注意保暖。尤其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重运动锻炼,强健体魄,同时保持好心情以免气滞而郁。正是由于体质的相对可变性,为人们合理调整体质状态,改善偏颇体质提供了可能。只有纠正偏颇体质,人体才能达到阴阳平和的体质状态,即人与自然、社会协调以及自身阴阳动态平衡,达到“天人合一”“阴阳自和”“形与神俱”的正常功能状态[20]。本次调查研究揭示了福州地区健康男女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及差异比较,对该地区居民调整生活方式与养好良好习惯具备一定指导意义,同时也为优化中医药在本地区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偏颇阳虚福州
2021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四)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学生中医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阳虚体质遇倒春寒易失眠
寻味福州
浅析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与“接地气”类节目的融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