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文明习惯之刍议

2019-08-14 02:24曾繁汉陈木英
读天下 2019年18期
关键词:文明习惯培养

曾繁汉 陈木英

摘 要:培养有智慧头脑的野蛮人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引导教育我们的孩子成为既讲理又懂礼的文明人,使其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培养;文明;习惯

有句古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但事实上并非都是这样。在很多时候,明明是有道理的人却未能把事情办好,反而引来更大的矛盾。这是因为他们在“讲理”的时候忘了“讲礼”。“理”是人们解决事情的基础,而“礼”是人们相互尊重和建立友好关系的一座桥梁。只有既“有理”又“讲礼”,才能在处理好矛盾的同时又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但目前,人们更加关注“理”的教育,较为忽视“礼”的教育,使得不少孩子成了得理不饶人的“小霸王”。培养有智慧头脑的野蛮人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引导教育我们的孩子成为既讲理又懂礼的文明人,使其健康地成长。

一、 以身作则导先行

要想学生通情达理,举止文明,老师就必须以身作则。但在现实教育中,我们往往是“严于待人,宽于律己”,要求学生讲道理懂礼貌,待人要文明,可自己却经常是得理不饶人,发现学生的不是往往就会加以严厉地指责,而没有考虑到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班有一个孩子不仅没有礼貌而且脾气暴躁,经常与同学吵架,多次向他指出过仍不见改。我非常生气,终于有一次我忍无可忍狠狠地批评他一顿。结果,他说:“老师叫我讲文明,自己却是那么凶……”一句话惊醒了我,这时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粗鲁只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低级本能。”是啊,我自己尚且如此又怎能教育好他呢!要知道教育的艺术是以人格唤醒人格,以高尚唤醒高尚。此后我改变了对他的教育方式。每当他对同学、对老师没有礼貌时,我不再歇斯底里地批评他,而是采取冷处理的方式,让他知道那样的态度是不受欢迎的,并且还告诉他要别人帮你,你应该先说“请”,受了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冒犯了他人要说“对不起”……不仅如此,我在和他交往时也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给他树立讲文明、懂礼貌的榜样。渐渐地他变文明了,以前很难从他口中听到的文明用语也慢慢多了起来。更让人欣慰的是每当他发现自己说错话时,不仅会马上改过来,还会重复说上好几遍,说是让自己记住,争取下次不再说错。

二、 换位思考明事理

人与人相处,贵在能够将心比心。假如能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许多的矛盾与分歧都可以迎刃而解。孩子都是情绪化的,他们的情绪又都是外显的,即有什么情绪体验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因此当他们气愤、激动、委屈时,就容易采用不恰当的方式方法,把矛盾激化。此时,他们需要成人来教会他们冷静,理智地处理问题,“换位思考”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有一次,班里有两个男同学因做值日而发生争吵,两个人都据力相争,各不相让。我建议他们两个把自己想象成对方,让事情再从头发生一次,看看自己又会怎么做。后来没等我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他们就已经握手言和了。有时候,我不仅请他们换位思考还要他们反思过程并加以评价,说说对方什么地方做对了,自己又是什么地方做错了,使学生心悦诚服地化干戈为玉帛。此时,他们已经发现吵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唯一选择。

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说:“没有自我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在请学生换位思考的时候,老师也要学会与学生换位思考,把自己变成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事物,想事情。也许就能够读懂孩子的心情,理解孩子的做法。

三、 有赏有罚激改进

学生犯错的时候,我们往往采取的是“罚”,而心理学家却认为赏比罚更有力量。有赏有罚更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当你对学生批评十分钟时,不如也挖掘其闪光点表扬一分钟;当你决定处罚学生时,不如转而奖励那些没有这种错误行为的学生。因为“教育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唤醒、激励、鼓励”。

交作业对学生来说是极其普通的事,但要养成良好的交作业的习惯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谢经常忘了交作业,这可苦了他的小组长,为了收他的作业非得花上三倍的力气不可。有一次,小谢又忘记交作业了,小组长找到他,一边催促他快点交一边像个小大人似的责骂他。这可把小谢给惹火了,两个人开始争吵起来。很显然这件事错在小谢,但小组长也并非全对,毕竟她骂人了。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各打五十大板吗?那会打击小组长工作的积极性,她的出发点没错,只是工作方法有问题,对她不能是简简单单的一罚了之。出发点没错,该奖;方法不对,该罚。而对小谢来说不奖励就是罚了。于是,我问:“全班哪些同学按时交作业了?”除了小谢都举手了。“好!按时交作业的同学每人奖一朵小红花!”接着我说:“八个小组长非常负责,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每个人也奖励一朵小红花!”之后我又说:“不仅负责还能有礼貌地收作业的组长更了不起,再奖励一朵小红花!”此后,我发现小谢忘交作业的次数少了,而那位小组长也更加注意自己的态度和方式了,两个人再也没有争吵过。

四、 家校共育文明儿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我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文明习惯的重要性,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交流合作,取得家长的配合,以保持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同步性,坚持从正面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同时要求家长以身作则,时时事事处处讲道理又要讲礼貌,做孩子的表率。还要经常带孩子参加社区文明实践活动,让孩子在讲文明,讲礼貌活动中提升自己的人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让孩子将文明行为融入日常生活中,才能构建完美的人格。

五、 主题班会促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的言行举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无理取闹的事情不见了,因各自有理却互不相让而发生冲突的也少了。可以说所追求的目标已初步实现,现在需要的是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于是我组织了一次以“我有理,我更讲礼”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在这次班会上许多学生都说了自己的進步,也说了别人的进步,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很少吵架了。还有许多人说以前自己只知道“有理走天下”,现在还知道了“有理还要讲礼才能走天下”,在以后的日子里自己还要多说“谢谢”“对不起”和“没关系”等文明用语。

《荀子·修身》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我们要重视“礼”的教育,努力将小学生培养成既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又有文明举止、高尚人格的优秀公民。

参考文献:

[1]赵兴华.真正的教育在于唤醒[J/OL].搜狐教育,2018.

[2]多一些教育,少一些责备[J].文秘网,2006.

作者简介:

曾繁汉,广东省茂名市,广东省信宜市第六小学;

陈木英,广东省茂名市,广东省信宜市丁堡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文明习惯培养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好习惯
对不文明说“不”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