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伐普坦对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症状体征的影响

2019-08-15 05:28杨学成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托伐普坦低钠血症钠离子

杨学成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50%左右的心力衰竭患者存活率为5年,约1/5的患者存在低钠血症[1]。低钠血症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 d死亡率的预测指标之一,并且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高,住院时间延长和长期预后差有关。临床上传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低钠血症的方法疗效差,不良反应多,因此有必要寻找安全有效的药物来改善低钠血症。低钠血症是住院患者中相对常见的电解质异常,可导致患者的认知障碍和昏迷甚至死亡,也是肝硬化患者心力衰竭和死亡的预测因子。托伐普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改善低钠血症的药物。然而,中国尚未报道评估慢性心力衰竭低钠血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作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与常规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是否能够安全有效地预防心力衰竭,改善低钠血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需要进一步探讨[1-4]。本研究选择我院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总数100例,收集时间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数表法分组,分析了托伐普坦对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症状体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总数100例,收集时间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4.25±2.91)岁。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病时间1~2年,平均患病时间(1.21±0.56)年。治疗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4.79±2.43)岁。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病时间1~2年,平均患病时间(1.24±0.51)年。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常规给予患者螺内酯、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实施常规药物联合托伐普坦治疗,起始剂量是15 mg,1次/d,餐前餐后服药均可,服药至少24 h以后,可将服用剂量增加到30 mg,1次/d,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和判断标准 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钠离子浓度、体质量水平、尿量水平、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分为很轻微1分、轻微2分、稍明显3分、明显4分、很明显5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显效:血清钠离子浓度、体质量水平、尿量水平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有效:血清钠离子浓度、体质量水平、尿量水平、症状体征等改善50%以上;无效:血清钠离子浓度、体质量水平、尿量水平改善的程度低于5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版本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为78.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钠离子浓度、体质、尿量、生活质量MLHFQ评分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治疗组血清钠离子浓度、体质量、尿量、生活质量MLHFQ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钠离子浓度、尿量、生活质量MLHFQ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钠离子浓度、体质量、尿量、生活质量MLHFQ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钠离子浓度、体质量、尿量、生活质量MLHFQ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例数50时期治疗前血清钠离子浓度/(mmol·L-1)127.11±2.91体质量平/kg 62.25±5.28尿量/mL 1 881.13±226.91生活质量MLHFQ评分/分91.25±1.28治疗后 145.56±5.21* 60.19±2.50 2 654.56±353.21* 52.19±1.50*对照组 50 治疗前 127.45±2.56 62.46±5.12 1 881.21±225.57 91.27±1.21治疗后 134.56±3.21 61.19±2.55 2 424.11±263.25 72.12±1.57

2.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单位:d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单位:d

组别 例数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体征消失时间治疗组 50 8.11±1.41 12.13±0.24对照组 50 6.11±1.41 9.13±0.24 P值 <0.05 <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1例恶心,治疗组1例呕吐。

3 讨论

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低钠血症。由于精氨酸加压素的过度分泌,交感神经的激活,RAS的激活以及其他激素,神经和内分泌激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引起低钠血症。同时,它也与利尿剂的应用有关。利尿剂可以使肾脏与水和钠成比例地排出,从而使体内存在的过量钠进一步恶化,诱导或加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低钠血症。心力衰竭、抗利尿激素分泌综合征或肝硬化腹水等疾病由于血管加压素的大量分泌,引起体液潴留和低钠血症,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相对难以治疗,使用利尿剂会进一步导致病情恶化[6-9]。

一些接受利尿剂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会出现口渴,刺激他们多喝水进一步加重低钠血症症状[7]。低钠血症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因此及时纠正低钠血症十分重要。托伐普坦是一种口服非肽选择性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可阻止精氨酸加压素与V2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精氨酸加压素引起的人体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产生[10-14],促进过量排出来自肾脏的水,提高血浆中钠离子的浓度,并且不影响血浆中的钾和镁离子,托伐普坦可以充分发挥引流和利尿的作用,并且没有明显的电解质损失。对低钠血症的各种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研究显示,托伐普坦可以有效地纠正心力衰竭,患者的低钠血症,提高患者的尿量,改善患者的体液平衡[15-17]。

本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实施常规药物联合托伐普坦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血清钠离子浓度、尿量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说明托伐普坦治疗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症状。

综上所述,常规药物联合托伐普坦治疗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猜你喜欢
托伐普坦低钠血症钠离子
小牛计划2023年推出首款配备钠离子电池的电动两轮车
储能界新星
低钠血症的诊疗新进展
2015-2019年某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低钠血症的病因分析
吃咸了喝点水就行吗?
低钠血症该如何治疗
托伐普坦结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心衰合并高血压、低钠血症的效果
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托伐普坦治疗终末期肝病顽固性腹水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