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潭——滋养我心灵成长

2019-08-15 17:23彭力勤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龙潭生产队村民

1969年,我在恩施二中初中毕业,当时还不满15岁,按当时的政策,可以继续上学,晚几年再去农村接受再教育。可我觉得晚几年去太丢人了。

踌躇时,我在街上遇见了同校同届不同班的同学叶梅,她比我大1岁,叶梅是4班,我是3班,共同的经历、共同的选择、共同的命运、共同的信仰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我们有说不完的话题,诉不完的人生理想,谈着谈着,满腔热血沸腾,决定立刻到农村去。

叶梅虽只长我1岁,却像师长一样知识渊博,懂得很多。当时,我们要去的地方可以选择恩施的3个区:屯堡区、白杨区、鸦鹊区。叶梅说:“我们去条件最艰苦的鸦鹊区吧!”

我们各自办好了相关手续。几天后,我和叶梅背着被褥卷,提着木箱,乘长途汽车经红岩寺到鸦鹊区公所(崔坝镇)报到。

接待我们的龙主任,看了我们的介绍信,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我们,惊讶地问:“你们来下乡落户,怎么没人送你们来?这里有你们的亲友或熟人吗?”我们一一回答后,龙主任说:“你俩太小,又是俩女娃,你们想到哪个队,我就派你们到那个队。”

这可是我们没想到的,我们是第一次来,人生地不熟,怎么选择呢?叶梅说,我们出去转转再来。我们沿着乘车来的公路继续往前走了三四里地,翻过一个山梁,看到右边庄稼地中心有篮球场那么大的一个圆圈,很好奇,就走下公路,沿着田边的小路朝大圆圈走去,走到近前一看,圆圈像一口大锅,锅底是一个大水潭,有人在那洗衣、洗菜,还有来这里挑水的。我们在办下乡手续时就听知青办的一个老师说,鸦鹊区没有屯堡区、白杨区的自然条件好,还很缺水。哎呀,这里有水,我们赶紧返回区公所找到龙主任,告诉他我们要到有个大水潭的那个生产队去落户。龙主任很快就给我们办好了手续,并通知生产队按政策安排好我们。拿到派遣证时,我们才知道有大水潭的那个生产队是鸦鹊区么牌公社幸福大队二小队,大水潭叫水龙潭。

水龙潭为我们牵线,我们在这里落户,暂时住在生产队长崔俊辉家。他家三口人,夫妻俩,有一个儿子叫崔显华,是回乡知青,他们家是生产队生活条件最好的一家。

水龙潭两侧的山脚下每隔一二十米就有一户人家,是生产队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沿着水龙潭再走300米就是一个山梁,山梁上地势平坦,有三栋土木结构的平房,对着两山脚下的两栋房约20米长,10米宽,6米高,背靠水龙潭这边的房约10米长,8米宽,6米高,中间是平坦的场坝。沿着水龙潭的小路走来,右边这栋是生产队长、会计、保管员放资料,全队人员开大会的地方。左边这栋是堆放粮食的,主要是放玉米,生产队的水田少,稻谷收割后,在场坝里都分给了各户。背靠水龙潭的这栋房是猪圈,生产队派专人在这里养猪。场坝是晒粮食、短暂堆放粮食、给各户分粮食的地方。

方圆十里地的人家都到水龙潭来挑水吃,水龙潭里没有明显流动出泉眼,只有一处地下渗水,渗水周边用石头垒了大圆桌般大的一圈,像镜面上挂了条项链的样子,石头圈内的水是吃的水,石头圈外的水是用来洗衣洗菜的水,大家都很自觉地维护水的卫生,洗太脏的物件,都是把水挑到田埂边冲洗。

一个月后,我和叶梅搬进了生产队为我们在保管室侧面搭建的偏房里,偏房一分为二隔成两间,里面一间是卧室,用两条长板凳搁上木板,放些稻草,再放上被褥就是我们的床了,再用两条长板凳搁上两口木箱靠墙边放着,就是我们的桌子。外面一间是厨房,背对着卧室靠墙边垒起了单锅灶,灶上安放着一口大铁锅,直径足有1米。灶台上方的墙上钉着一块长木板,可放油盐、碗筷杂物等。当时,国家的政策规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头几个月,每人发7元生活费。我们就用生活费添置了一些日用品,正式开始了我们独立的乡下生活。

生产队的村民都很关心照顾我们,在他们自己都不富裕的情况下,常给我们送来吃的,家里有什么好吃的还叫我们到家里去吃。我至今难忘的美味有梁伯娘做的油煎鸡蛋饺、崔妈家的洋芋粉粑粑炒腊肉。村民教我们在屋后种南瓜,在路边的空闲地种豇豆。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种的南瓜结得又多又大,大的南瓜有脸盆那么大。我们丰收了,把南瓜送给村民吃,还有村民向我们讨要大南瓜子做种呢。

生产队养的母猪产下猪崽后,我们也学着村民买了一头猪崽来喂养。我们没有猪圈,就把猪当狗一样喂养,白天它在场坝里乱窜,晚上就睡在厨房的灶台边。我们下工回家,它马上迎着我们跑来,用鼻子拱我们的脚,发出哼哼的叫声,追着我们的脚后跟跑,吃饱后就懒洋洋地趴在地上眯着眼喘气。幸运的是,它拉屎拉尿都拉到屋外的场坝里。白天劳动休息时,我们跟着村民在田边挖猪草,在水龙潭洗干净后,回家再加点南瓜或洋芋、红苕等煮好了喂它。到年底,我们同村民一样也杀年猪了。虽然只有70多斤猪肉,但是我们很有成就感,各自带着劳动果实回家过年。

生产队的年轻人,晚饭后都喜欢到保管室来聚会,男青年拜师学吹唢呐,成立了唢呐队;女青年带上要缝的鞋垫或鞋底,边做边聊天儿。我们住在保管室的偏房后,他们去得更勤了。当时,全国掀起了学唱革命样板戏的高潮,鸦鹊区积极响应,通知各生产队组织文艺节目参加全区的会演。这光荣的政治任务就落在年轻人身上,叶梅担任总指挥,编、排、唱一肩挑。每天下工回家,我们的饭还没做好,一些年轻人就陆续来了,精气神足足的。他们在叶梅的指导下,一遍一遍学一遍一遍做,认真极了。全区文艺会演结束后,我们生产队演出的歌舞剧《白毛女》一炮走红,获得全区好评。

在水龙潭,我们学会了烧火做饭,学会了诸如整田、施肥、播种、薅草等农活,我们能挑一百多斤的担子走5里地都不气喘呢,更大的收获是伴我们一生的精神——吃苦耐劳、互助友善、关爱他人、乐观向上、学而不厌,我们终身受益。

水龙潭的生活,成为了我们此后人生路上的重要经历。

叶梅因编排歌舞剧《白毛女》成绩显著,被鸦鹊区选送到县文工团参加“样板戏”培训,又因表现出色被留在縣文工团工作。她爱看书爱写作,在水龙潭生活期间,不管多苦多累,她每天晚上都坚持看书写日记,到文工团工作后更是如此。她开始写剧本写小说,得到文艺界的好评,先后被调到文化馆、宣传部工作,历任湖北建始县副县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局副局长、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政协民宗委副主任等职。她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多次担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等奖项的评委;著有小说《撒忧的龙船河》《五月飞蛾》《最后的土司》等,她的作品获过“骏马奖”,散文《根河之恋》更是成为了2017年北京市高考的作文命题。她是从水龙潭走出来的一位著名作家。

后来,我通过招工考试,到印刷厂工作。几年后,我参加“以工代干”考试,成为国家的正式干部。

几十年过去了,我常常回想起当年在水龙潭的生活,感谢全体村民对我们质朴而热情的关爱,我们与水龙潭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在成长的关键时刻,是水龙潭滋养、磨炼了我们年轻的心智,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这是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我们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遇到挫折不弯腰,不向苦难屈服,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作者简介]

彭力勤,历任湖北省恩施市红庙区委副书记、恩施市二轻工业局副局长、恩施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多次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现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办公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龙潭生产队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浅析生产队政治夜校对农民的影响
龙潭画影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九龙潭的龙
多向土工格栅在龙潭水库裂缝处理中的应用
生产队的那些日子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