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

2019-08-15 01:09罗元生
湘潮 2019年6期
关键词:卫生员赤脚医生卫生

罗元生

“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出诊愿翻千层岭,采药敢登万丈崖,迎着斗争风和雨,革命路上铺彩霞。”这是20世纪70年代崔嵬导演根据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故事片《红雨》的主题歌——《赤脚医生向阳花》,向阳花的原型就是21岁的赤脚医生王桂珍。而催开赤脚医生这朵“向阳花”的,正是一代伟人毛泽东。

1968年9月14日,毛泽东正在仔细阅读当天的《人民日报》,当他看到一篇关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调查报告时,高兴地在报纸上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很快,毛泽东的这一批示,立即转化成各级党政部门抓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行动指南。由此,“赤脚医生”这一特殊时期、特殊群体的特殊称呼传遍全国、走向世界。

毛泽东指示:“要有一大批农村养得起的医生在农村给农民看病”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十分严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面临诸多困难,农民看病难、买药难的问题十分突出。这件事牵动了毛泽东的心。为此,他做过许多指示和批示。

1952年12月,在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召开之际,毛泽东为大会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根据毛泽东的号召,这次会议在周恩来的指示下,把“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定为卫生工作方针之一。

1953年12月,第三屆全国卫生会议召开。会议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结合卫生工作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落实情况,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工作的成绩、经验和教训,要求更加努力地培养卫生工作干部和基层医务人员。

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看到江西省余江县率先消灭了血吸虫病的报道,兴奋之余。于次日写下了著名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但是,由于我国有限的医疗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广大农村依然缺医少药。

据《当代中国卫生事业大事记》记载,1965年9月3日,卫生部党委向中共中央上报了《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在报告的开头这样写道:“主席并中央:今年1月初,主席指示组织城市卫生人员下乡巡回医疗,并为农村培养卫生人员;6月26日,又指示卫生部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批评卫生部只给占全国15%的城市人口服务,而且主要是为干部服务,广大农民得不到医药。主席的指示和批评,是完全中肯的,完全正确的。”并诚恳地向毛泽东和党中央表明态度和决心:“当前卫生部门的首要任务是:坚决执行中央和主席的指示,切实把医药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坚决依靠党、依靠群众,实行领导、卫生人员和群众三结合,采取革命的措施,尽快地把我国农村卫生的落后面貌逐步改变过来。”

报告中,卫生部党委确立了具体目标:争取在5年到10年内,为每个生产队和生产大队培养一名以上素质较高的不脱产的卫生人员,为每个公社卫生机构配备四五名素质较高的医生。不脱产卫生人员,在生产队是卫生员,在生产大队一般是半农半医。生产队卫生员一般要求三会:会针灸,会洽常见的小伤小病,会做一些预防和急救工作。生产大队半农半医卫生人员一般要求能诊断、治疗和预防最常见疾病,并指导卫生员的工作。每个生产大队,可选择一两名女卫生员学新法接生,或者另设接生员。

9月21日,中共中央批转卫生部党委《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

其实,在1965年之前,卫生部也陆续出台了许多方案,以解决农村医药卫生问题,如要求各级医院临时组建下乡巡诊的医疗队去农村为农民治病。

1965年1月,毛泽东和中央又批转了卫生部关于组织巡回医疗队下农村基层的报告。很多医疗专家纷纷响应,像著名的胸外科专家黄家驷、儿科专家周华康、妇科专家林巧稚都加入其中,深入农村送医。到1965年上半年,全国城市共组织了2800名医生下农村巡诊。

但由于医疗队人数有限,每次下乡,每个医疗队只能走两三个乡镇,且医疗队下乡只能轻装,不可能带大的医疗器械,也不可能配齐各专科人员,无法达到有效地为农民医治疾病的目的。此外,医疗队长期下乡,各级医院要打乱日常工作来安排人员,农村要为如何安排医疗队的食宿而伤脑筋。因此,许多地方组织医疗队下乡没有长期坚持,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毛泽东极为不满。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指示: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

一个多月后,毛泽东再次召见卫生部部长钱信忠等人。讨论在农村培训不脱产的卫生员的事情。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重点谈了改善农民医疗条件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在农村培训不脱产的卫生员的总构想:“高小毕业生学3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医生放到农村去,就算本事不大,总比骗人的医生与巫医要好,而且农村也养得起。”

毛泽东划定了培养这样的医生的两个条件:一是高小毕业生,二是学3年医学。虽然毛泽东没有给出一个完整、清晰的模式。但在他的指示下,普及农村医疗卫生的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

王桂珍成为“赤脚医生”的典型代表

落实毛泽东的指示要求,对农村有文化的青年进行医学培训,上海市动手较早。“赤脚医生”的叫法,也首次出现在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现为浦东新区川沙镇)。当地曾有这样一首儿歌:“赤脚医生好阿姨,一顶草帽两腿泥;放下药箱就种地,贫下中农欢迎伊。”

1965年8月20日,上海市卫生局召开大会传达毛泽东和党中央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精神,宣布每年组织千名医务人员下乡。8月26日,上海第一所培养农村医生、学制3年的半农半读医学专科学校在嘉定马陆开学。12月,川沙县卫生局开办半农半医卫生学校。在有2.8万多人的江镇公社,也于12月借农业中学开办了全住宿的农村卫生员培训班,21个大队推选了28名优秀的农家子弟前来培训。参加培训的农家子弟平均年龄23岁,文化程度多在高小以上,有的只读过3年书。来自大沟大队的中共预备党员、21岁的团支部书记王桂珍也在其中。

江镇公社农村卫生员培训班学期4个月,学的是一般的医学常识及常见病的简单治疗。学员学成后,到公社当卫生员。王桂珍学习十分刻苦,老师让晚上9点熄灯,她却拿个小手电简在被子里看书看到晚上12点。很快,王桂珍就掌握了一些医学知识。结业后,她和其他学员一起被安排在江镇公社当卫生员。这些卫生员,实际上仍是公社一级卫生院的实习医生或护士、护理员。农民生病,还是要到公社卫生院来看病。王桂珍没有选择待在卫生院当卫生员,而是选择当了一名亦农亦医的赤脚医生,背起药箱,走村串户甚至到田间地头为农民们治病。

刚开始,农民们并不相信王桂珍能治病,说做一个医生要学好几年,这个黄毛丫头只学了4个月就能当医生、能看病吗?但王桂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一天,有位牙痛病人要针灸,可面对初出茅庐的王桂珍,心里不免七上八下。为了缓解病人的情绪,王桂珍就先在自己身上演示,再给他扎。扎完后,病人说真好,不痛了。后来,经王桂珍治好的病人越来越多,大家开始相信她、宣传她,找她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

此外,王桂珍和同伴们还在村边一块坡地上种了100多种中草药,在村里专门建了土药房,以土洋结合的办法,让老百姓少花钱也能治病。

王桂珍也逐渐成了全国赤脚医生的优秀典型。1976年,当时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一份画刊《人民画报》第8期的封面上选用了电影《春苗》一张海报,电影中的女主角赤脚医生春苗的原型就是王桂珍。

王桂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做法,深深感动了当地的农民。当地农民种水稻时是赤脚下水田的,王桂珍在看病之余也经常参加劳动,当地农民就亲切地称她为“赤脚医生”。

毛泽东在阅过的《人民日报》上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

不断的实践使王桂珍和同事们的医疗技术有了提高,他们能用近100种药,掌握了100多个针灸穴位,会医治麻疹、肺炎和胸膜炎等近100种农村常见病。同时,他们还积极投入农村粪水管理、饮水消毒和预防流行病等公共卫生工作。

1968年,上海为在更广范围推广王桂珍等人的经验,派出记者前往川沙县江镇去调查采访。采访过程中,记者们对王桂珍等人的事迹做了认真分析,同时反复体会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关于改善农村医疗条件的指示,觉得她们的做法是切合毛泽东指示精神的。

写作中,记者们首次使用了当地农民对王桂珍等人的称呼——赤脚医生,开篇第一句就是:“‘赤脚医生是上海郊区贫下中农对半农半医卫生员的亲热的称呼。”并直接将当时全国人民都生疏的词“赤脚医生”用到了标题上——“关于上海郊县‘赤脚医生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公开亮相在《文汇报》上。《红旗》杂志在当年第三期转载此文,题目定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_匕海市的调查报告”。9月14日,《人民日报》又予转载。

这篇文章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毛泽东仔细阅读了9月14日当天《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并且在他阅过的《人民日报》上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毛泽东的批示很快下发,并且立即转化成各级党政部门的行动。从此,“赤脚医生”的称呼由此走向全国、传向世界。

赤脚医生们确实没有辜负毛泽东的期望,成了广大农民健康的守护神。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生活在乡村,农民们生了病,随叫随到,不分时间、地点、天气。没有病人时,他们就下地干活。“放下药箱下地,背起药箱出诊”是赤脚医生的生动写照。

当时,全国各地在县一级已经成立人民医院、公社一级成立卫生院的基础上,在大队(相当于现在的村)一级都设立了卫生室,构成农村三级医疗体系。在大队一级卫生室工作的医务人员,都是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而且,农民们在大队卫生室或者公社卫生院看病,医疗费用主要从公社和大队积累资金中出,除扣少量工分外,社员基本上不花什么钱。当年国家组织的涉及农民的防疫、保健,都是“赤脚医生”落实的。

随着赤脚医生队伍规模的壮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建立起来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湖北省一个名叫覃祥官的赤脚医生发明的。当时,他是乐园公社卫生所的一名医生。通过深入备生产队调查摸底,他理出了组织农民办合作医疗。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和疾病作斗争的思路,拿出了《关于乐园公社杜家村大队试行农民合作看病的草案》。这个草案得到大队和公社的肯定和支持。

为了将覃祥官的草案变为现实,乐园公社大力支持杜家村大队办卫生室。同时,在覃祥官的带动下,卫生室全体人员着手收集行之有效的土方给农民治病。他们的这种做法后来被概括为“三土”,即土医、土药、土药房。他们还自己动手种植、采集、制作中草药,用来给当地农民治病。这种做法后来被概括为“四自”,即自种、自采、自制、自用。

就在毛泽东作出“赤脚医生就是好”的批示不久,中共湖北省委于1968年适时将一份反映乐园公社合作医疗情况的调查报告送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对这个经验十分重视,派员对这个经验进行核实后,将反映这个经验的材料拿到北京郊区农村,组织农民开了两次座谈会进行讨论。

1968年11月30日,中央有关部门就此专门给毛泽东写了一个报告。毛泽东看了报告后,非常高兴,连声称赞合作医疗制度好,并且当即在报告上写下了4个字:“此件照办。”毛泽东的批示,是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肯定。

从此,在毛泽东的肯定和支持下,大队一级设立赤脚医生,同时在大队一级建立合作医疗制度,成为当时中国的新生事物,并作为中国亿万农民的最大福利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1970年,由上海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等集体编著的《“赤脚医生”手册》由“上海出版革命组”出版。这本书以医治农民常见病为中心,清晰明了、简单易行、实用性强,不仅成为赤脚医生学习的必备教材,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甚至有人说,《“赤脚医生”手册》是当年发行量仅次于《毛主席語录》的书。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几位学者在中国拍摄了一部专门向国外介绍赤脚医生的52分钟的纪录片《中国农村的“赤脚医生”》。正是这部片子,把中国的赤脚医生推向了世界,推动了全球的“中国赤脚医生热”。

1974年,世界卫生会议在日内瓦召开,王桂珍作为中国赤脚医生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在大会上做了15分钟的发言。她在参加会议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了人们对中国赤脚医生的关注和喜爱。

1985年初,卫生部作出停止使用赤脚医生这一称呼的决定,要求对所有赤脚医生进行考核,合格的将被认定为乡村医生,取得从医资格后继续行医。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至此,赤脚医生与合作医疗成了历史名词。而一代伟人毛泽东关心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关心和支持赤脚医生的点点滴滴,也成了温暖而美好的记忆。

猜你喜欢
卫生员赤脚医生卫生
我家有位“赤脚医生”
老照片里的赤脚医生
智取红领巾
CITY OF LIFE AND DEATHBY ROBERT POWERS
加强军队基层卫生员培训的思考
浅析政治力量在赤脚医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卫生歌
最美劳动者之家庭卫生员
讲卫生
部队基层卫生员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