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精神的深度开掘

2019-08-15 01:09李倩
湘潮 2019年6期
关键词:湖南人文脉湖南

李倩

什么是湖南人的精神?

最早提出湖南人精神这一概念的,是中国五四运动的旗手、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陈独秀。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撰文《欢迎湖南人底精神》,并将湖南人的精神概括为奋斗和创新的精神。

然而,湖南人精神的研究在20世纪并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直至进入21世纪。2002年,刘健安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湖南人的精神》一书,明确提出湖南人的精神“可用填写在三湘大地上的豪迈诗句作概括。那是屈原仰首问天的神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是范仲淹把酒临湖的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是谭嗣同的从容赴难,‘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膽两昆仑。那是杨度的隐忍绝决,‘若要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那是毛泽东闲庭信步的伟岸,‘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求索、奋斗、勇敢、牺牲、忍辱负重、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以血色为旗帜,这便是湖南人异于寻常的精神”。这部专门研究湖南人精神的专著,尽管其社会反响不是很大,但无疑推动湖南人精神的研究走入了学界的视野,在一定意义上还启发了2012年“湖南精神”的征集提炼活动。

“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历时一年,于2012年年底正式公布,表述语为:“忠诚、担当、求是、图强。”这8个字,是举湖南全省之力、充分发挥全省人民的聪明才智、按照传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精神的原则,同时吸收了省外一些专家学者意见的结果。湖南精神是湖南人共有的气质和追求,因此湖南精神也就是湖南人的精神。它既有对传统湖南精神的传承,又有对现实湖南精神的要求,还有对未来湖南精神的企盼。湖南精神的征集提炼,有力地促进了湖南人精神的研究。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湖南人发扬“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死战”的精神传统。6月,湖南省文史馆馆员陈先枢发表《论湖南人的精神》一文,提出湖南人的精神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心忧天下、不怕牺牲的爱国情操;二是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三是敢为人先、兼收并蓄的创新精神;四是勇于任事、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

2017年6月,“湖南人底精神”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召开。岳麓书院原院长朱汉民在谈湖南人的精神时提出,湖南人的精神是“劲悍民性与儒家士气相融”。朱汉民认为,陈独秀的“湖南人底精神”中的湖南人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一个泛称,重点是指湖南的士人群体,即学者、书生或书生型的军人;二是一种人格化的个体精神,既体现为道德、审美等方面的精神文化,又体现为性格气质的心理文化,即所谓的精神气质。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唐浩明在谈到湖南人的精神时认为,湖南人的精神归根结底,就是“拙诚”二字。唐浩明认为,“湖南人一无特殊的灵泛,二无雄厚的家底,三无过硬的靠山,要想做出一番事业,混出个人样,更没有别的选择,只有靠拙诚,靠愚公移山的精神”。100多年来,以曾国藩、左宗棠、毛泽东为代表的湖南人,能成就大事,能受到国人的尊敬和信任,就是靠这种精神。今天的湖南人最要继承和发扬的,也是这种精神。朱汉民、唐浩明关于湖南人精神的分析,无疑深化了湖南人精神的研究。

2018年10月,岳麓书社出版的蔡镇楚的《湖南人的精神》一书,将湖南人的精神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说是湖南人精神的深度开掘。

蔡镇楚以文化学者的眼光,站在千古历史与地域文化的高度,以宏观审视与微观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博采众家之长,集古今学术文化之大成,将湖南人的精神概括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并进行学理解读。他认为,湖南人的精神,是河岳英灵,是汉魏风骨,是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与伟大精神的典型代表;湖南人的精神,是历史的积淀,是岁月的年轮,是生命的积累,是三湘四水的风骨神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千秋年华。霸蛮,善德,勤勉好学,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是构建湖南人精神、文化性格的本质属性。

《湖南人的精神》一书寻根问祖,找到了打开湖南人精神千古之谜的钥匙。在书中,作者认为湖南人的精气神,源自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民生意识和自我牺牲精神,源自中华道德文明始祖善卷‘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也同样来自5000年积淀而成的民族文化精神。炎帝神农氏部族,是中国农耕文化、医药文化、茶文化、音乐文化和农贸市场的开拓者,他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自我牺牲精神,铸就了湖湘文化的远古基因。炎帝神农遍尝百草的伟大精神,正如该书所说:“化作了赤县神州的河岳英灵,成就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万里长城。造就了炎黄子孙的人格魅力,也化作了神奇的潇湘烟雨,滋育着湖湘奕世子民,铸造了湖南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优秀品格和铮铮铁骨”

《湖南人的精神》破解了解读湖南人精神的神奇密码。湖南人心忧天下,能文能武,敢于担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该书认为,屈贾文脉,是湖湘文学之根,是湖湘文化之舟,是中华文脉之历史辉煌。“神秘的潇湘夜雨,无尽的潇湘神韵,诱人的香草美人,奇妙的沅芷澧兰,悠远的湘妃斑竹,乃至神圣的二酉藏书洞,成就了屈贾文脉的美妙篇章。”“文化湖南是屈贾文脉的奕代传承,是得江山之助的锦绣华章,是潇湘云霞编织而成的锦缎湘绣;武术湖南,是千古战神蚩尤和刑天的战旗飞扬,是梅山教主张五郎倒立行走的倒海翻江,是曾国藩统率一代湘军的气吞万里如虎……”“神奇的三湘四水,刚柔相济的湖南人……最早沐浴神农大帝倡农耕的雨露,最早沾溉着中华道德文明的霞光,最早滋润着伟大文学家屈原、贾谊的千秋文脉,最早孕育着宋明理学与书院文化的神奇本源,最早回荡着伟大领袖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言壮语。”

从神话学、帝王学、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方舆学,尤其是文化学和诗学等角度,纵览湖南人精神赖以形成的地域文化基因和历史积淀,全面审视湖南人精神形成、发展的几千年的文化历程,实事求是地阐述体现湖南人精神的历史事件和风流人物,客观地评述近代湖南人才的历史功绩和现代传承,《湖南人的精神》视野广阔。

“以史家之笔,诗化之辞,传承史家之绝唱,作无韵之《离骚》,描述历史风云,讲述湖南故事,评骘风流人物,描绘三湘四水,张扬湖南人的拼搏精神,如云霞万朵,潇湘夜雨,芙蓉绽放,天地大观,以此九曲芝兰,缕缕瓣香,真诚地奉献给湖南先哲先贤与父老乡亲。”作者的目的达到了,《湖南人的精神》一书,奉献给读者的不仅是一本清新可人、雅俗共赏的非常优秀的读物,也是激励三湘儿女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湖南人的精神。

猜你喜欢
湖南人文脉湖南
我是湖南人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丁酉年腊月十九黄州寿苏会
文脉
曹文轩说“文脉”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
湖南人
湖南童谣
在湖南
unit 15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