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标准构建研究

2019-08-19 01:39于瑶张志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头雁习近平效应

于瑶 张志泉

摘要: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的标准是我们据此判断领导干部是否发挥“头雁作用”、形成“头雁效应”的依据。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原则,结合新时代的实践需要,参考党的历史经验,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新时代领导干部要发挥以领航效应、表率效应和联动效应为规定性意义的“头雁效应”,就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行素质、综合能力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这四种素质分别构成了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的政治标准、品德作风标准、能力标准和健康标准。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综合素质;标准构建;干部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D251;D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9)04-0176-13

一、提出问题及研究动态

领导干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少数”,担负着把握方向、统领全局、管理决策的重任。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担当领导责任和示范责任,形成“头雁效应”[1]。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引领社会风尚上,各级领导干部要当好旗帜和标杆”[2]679,并要求把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和全体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结合起来,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3]6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略、基本路线确定后,领导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好不好,关键看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强不强。领导干部发挥“头雁效应”要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全过程,为“头雁效应”构建标准就是要为领导干部提供可对比、可参照、可遵循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

目前国内关于“头雁效应”的研究大多把重点放在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作用上,包括对领导干部角色和身份的重要性、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如何发挥好领导干部的作用等问题的探索。如:郭秀兰认为,“关键少数”是良好政治生态的建设者、引领者和捍卫者,形成“头雁效应”需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4];陈乃举认为,领导干部形成“头雁效应”首先要认准目标,其次要本领高强,并且还要善于团结协作[5];刘炳香认为,领导干部形成“头雁效应”的关键是站稳人民立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6];邵春保认为,形成“头雁效应”的关键在于对领导干部提出严格要求,全面压实主体责任,落实好追责问责制度[7];赵廷虎认为,形成“头雁效应”,既要发挥领头雁的带头作用,也要发挥雁群团队的活力和协同作用[8]。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抓住“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要从选准干部、用好干部、严管干部、培优干部入手,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9]。

可以认为,已有研究大多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关注了“头雁效应”问题,但是谈领导干部的多,谈“头雁效应”的少,总体而言缺乏对“什么是‘头雁效应”以及“如何判断形成了‘头雁效应”这两个基本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系统阐释

在“什么是‘头雁效应”这个问题上,已有研究成果大多直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将“头雁效应”诠释为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如:闫群力在《发挥“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一文中用“以上率下、带头示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来解释头雁效应;李继兵等在《大学生党员全程化“头雁效应”教育模式研究》一文中表示,头雁领飞、群雁相随是“头雁效应”的主要内涵。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对此问题的表述普遍较为简单浅显,鲜有深入分析和系统阐释“头雁效应”规定性意义的学术性探讨。在“如何判断形成了‘头雁效应”这个问题上,已有研究成果大多着眼于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尚没有为“头雁效应”构建标准的研究成果。。而且,把对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要求和“头雁效应”的判断标准视为一个整体,分析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与“头雁效应”的判断标准之间耦合关系的研究更是鲜有涉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此也无清晰完整的阐释,这种研究现状不利于引导领导干部发挥“头雁作用”和形成“头雁效应”。基于此,本文以“头雁效应”为研究视角,通过回答“什么是‘头雁效应”以及“如何判斷形成了‘头雁效应”这两个基本问题,为领导干部提供可对比、可参照、可遵循的“头雁效应”标准,希望为其他相关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二、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的规定性意义

把握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的规定性意义是研究“头雁效应”的前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头雁”是对领导干部特殊身份和重要使命的形象化比喻,而“头雁效应”则是领导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和号召力、影响力的程度与状态。对于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一些学者称之为“磁场力”,如:陈法根教授在《干部道德 民德表率》一文中用“磁场力”来形容领导干部的道德影响力;一些学者称之为“榜样力量”,如:丁竹在《领导干部榜样塑造与隐私权限制》(《福建论坛》,2009年第2期)一文中,鲍振东在《试论领导干部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的先锋表率作用》(《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2期)一文中分别探讨了领导干部榜样力量的重要性;一些学者称之为“非权力影响力”,如:

樊昭荣在《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与非权力影响力》(《理论与改革》,2002年第2期)一文中,孔秀娥在《非权力影响力与领导权威》(《理论前沿》,2002年第9期)一文中分别详细论述了领导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问题,认为领导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能够起到吸引、感召、凝聚人心的作用;此外,也有学者称之为“贤能政治”,如:

著名学者贝淡宁在《贤能政治》(中信出版社,2016年)一书中认为,尚贤的政治体制适合于中国,优秀的领导必须能够激励人,而不仅仅是发出指令或者强迫追随者,等等。笔者认为,以上定义均不能客观、全面、形象地表达其真正内涵。总体来讲,“头雁效应”应该是指在领导干部“头雁”的带领下,全体党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团结进取,形成联动。“头雁效应”的发挥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过程,具体内涵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领航效应

领航,即定方向、立目标。对雁阵来说,确定方向和目标是迁徙的前提,假如方向和目标不正确,那么飞得越远则错得越多。对一个政党而言,方向和目标则是关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向何处去的关键问题,方向选择有错误,政党就会遭遇危机;目标制定不科学,党的各项工作任务就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方向和目标问题说到底是道路问题。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特别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0]21党的十九大部署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3]1的历史性任务,为我们在新时代的努力奋斗指明了方向。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引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唯一正确道路,任何封闭僵化的老路或者改旗易帜的邪路都无法通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的当下,方向和目标问题尤为重要,要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就必须强调改革应当坚持正确的方向。即便有了正确的方向和目标,还要能够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有始无终,否则党的事业就可能面临前功尽弃的危险。在方向和目标的把握上,领导干部这个“领头雁”的作用举足轻重,领导干部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全体党员带好路,群雁就有了前行的目标;反之,群雁就会迷失方向甚至误入歧途。领导干部形成“头雁效应”,首要的就是要领好航、带好路,这种“领航效应”是“头雁效应”的第一层规定性意义。

(二)表率效应

表率,就是带好头,率先垂范。在雁阵中,头雁总是冲在最前面,即便风雨来袭也不后退畏缩,时刻展现出一种担当和负责任的精神。群雁排阵而飞, 头雁的一举一动都能对其他大雁产生影响,头雁信心坚定、不畏险阻,群雁就勇猛无畏、凌空翱翔;头雁犹豫徘徊、艰难迟缓,群雁就会迷失方向、消极懈怠。因此说,头雁能否带好头,对能不能鼓舞群雁士气、坚定群雁信心、凝聚群雁力量有重要影响。雁阵如此,党员队伍也如此,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领导,领导干部不能带个好头、率先垂范,就难以令人信服,其结果势必将走向“头雁效应”的反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做表率,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从自身做起,给下级带个好头”[11]167,“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学习教育中作出表率”[11]173,“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12]113,“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164,“中央政治局同志要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13]77,“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增强抓班子、带队伍的意识,带头做到清正廉洁、干净干事”[13]232。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发挥得好可以形成积极的榜样和示范力量,发挥不好就可能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可见,领导干部形成“头雁效应”,不仅要领好航、带好路,还要带好头、做好表率,要求他人做的自己先做到,要求他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种“表率效应”是“头雁效应”的第二层规定性意义。

(三)联动效应

联动,就是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在雁阵中,并不是只有头雁发挥作用,而是由头雁带头,其他大雁追随,群雁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朝着共同的目标以最佳的阵势飞向目的地。群雁齐飞头雁领,头雁高飞群雁随,没有头雁带路,群雁就会无所适从;没有群雁追随,头雁也将陷入孤雁难飞的境地。党的事业同样是集体的事业,也要遵循“集体行动的逻辑”,需要领导干部带领全体党员一道齐心协力、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团结统一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带头发扬党内民主,他强调领导干部要“虚心听取下级、基层和党员、群众的意见”[10]378,要“以普通党员身份把自己摆进去”[10]378,其目的就是要营造党内团结和谐的上下级关系、人际关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上要求领导干部“时刻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党员”[14]13,强调领导干部要强化组织观念,认真落实组织生活会制度,其目的也是为了密切党组织内部关系,拉近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之间的距离,树立领导干部在党内的威信,使领导干部能够更好地凝聚和团结全体党员干事创业、砥砺奋进。没有普通党员的拥护和支持,领导干部终将沦为“光杆司令”,形成“头雁效应”不仅需要领导干部发挥领航和表率作用,也需要普通党员积极响应,“关键少数”带路,“绝大多数”追随,齐心协力,团结协作,这种“联动效应”是“头雁效应”的第三层规定性意义。

三、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标准构建的依据

回答了什么是“头雁效应”的问题仅仅完成了标准构建的第一步,而要使标准具有科学性,还需要提供科学的构建依据。依据的科学性取決于其指导思想的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在标准的构建上坚持党性原则、突出实践标准、参照历史经验,同时还要系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标准问题的重要论述和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具体要求,从而实现政治逻辑、现实逻辑、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

(一)政治逻辑:以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原则为根本依据

党性原则是党的性质的集中表达,背离了党性原则就是丧失了党性,因此,党性原则是政党及其成员全部行为的根本遵循。我们要为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构建标准,也必须以党性原则为根本依据,这样才能确保形成的标准不偏离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为共产党人的本质属性作了最初规定:“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15]44中国共产党人则创造性地将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10]154。坚持党性,就要牢牢把稳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人民性,就要时刻不忘党的宗旨,牢记党的使命,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导向;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就要站在全党的立场上、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义”与“利”的关系。以党性原则为根本依据来构建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的标准,一方面要坚持标准的政治性,确保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正确;另一方面还要突出标准的人民性,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取向。

(二)现实逻辑:以新时代的实践要求为具体依据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验证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构建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的标准应当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将标准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实践任务,不同的实践任务对主体的实践活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实践要求,为标准提供客观、科学的具体依据。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为我们构建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的标准定位了新的时空坐标。新时代的实践目标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践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践任务是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践内容则体现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中。以上实践目标、实践主题、实践任务、实践内容都是新时代具体的实践要求,它们构成了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标准构建的具体依据。

(三)历史逻辑:以党的历史经验为参考依据

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前一阶段的认识和后一阶段的认识并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存有一定的继承关系,这就是认识的历史继承性。认识的这个特性启发我们要以历史思维看待具体认识,把认识放置于宽广的历史视野中,不仅要知其现在,还要知其本来。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的标准固然是一个新问题,但是党的干部标准却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确立了“任人唯贤”的干部政策路线,把“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关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16]527作为党的干部标准。改革开放以来,先有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四有”干部标准,后有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讲”干部标准,再有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标准。党在各历史阶段提出的干部标准都是我们为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构建标准的重要参考。总结来看,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干部标准上一直以“德才兼备”为基本原则,在干部任用上始终坚持“任人唯贤”的工作路线,党任用干部需要综合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品德作风素质和能力素质,强调干部应当拥护党、爱护人民、品德高尚、能力突出、作风优良。

(四)理论逻辑: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要求为直接依据

干部标准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的问题。早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时期,习近平同志就曾系统阐述过领导干部的标准问题,他指出:“我们考察干部主要就看两条,一是政治上是不是敏锐,二是工作上能不能创新。”[17]148在福建闽东工作时期,他提出领导干部“既要廉政又要勤政”[18]18。在浙江工作时期,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就干部标准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观点,如“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19]60,“越是领导干部,越要廉洁自律”[19]81,“要讲究领导艺术”[19]27,“增强走在前列的意识”[19]127,“多读书,修政德”[19]175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发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并且分别从政治上、品德上、作风上、能力上和生活上对领导干部提出了高标准和严要求。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10]412作为衡量“好干部”的五个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标准问题的以上重要论述和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是新时代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并形成了我们构建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标准的直接依据。

上述根本依据、具体依据、参考依据和直接依据是一个完整的逻辑整体,这种逻辑的整体性体现为政治逻辑、现实逻辑、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结合与统一,呈现出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从而为我们构建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的标准提供了科学的指南。

四、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的标准

所谓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的标准就是我们据以判断领导干部发挥了“头雁作用”、形成了“头雁效应”的依据。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原则,结合新时代的实践需要,参考党的历史经验,参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发挥领航、表率和联动效应,就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行素质、综合能力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这四种素质分别构成了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的政治标准、品德作风标准、能力标准和健康标准。

(一)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头雁效应”的政治标准

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在政治信仰、政治观点、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意志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它是人们从事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素质要求。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其党性修养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在理想信念等四个方面。

1.理想信念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10]413理想信念是事关政治信仰的重要问题,正如雁群为追求更适宜的生存环境而不远万里南北迁徙,共产党人也应当为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砥砺前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养料,是支撑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共产党人应当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个人自觉的精神追求,不断补足精神“钙”质,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当前,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借助信息化手段加速传播,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在此背景下,要保证党的事业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轨道,领导干部的中流砥柱作用至关重要。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领头雁”、党的細胞中的“干细胞”,他们能否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精神旗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政治方向;他们能否坚守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直接关系到全体党员的政治信仰。他们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不退缩,在各种利益诱惑面前不动摇,就能成为全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攻坚克难的心理支柱。坚定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发挥“头雁作用”和形成“头雁效应”的政治红线。

2.“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大局意识和看齐意识,它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关键,是保证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得到全面而有效贯彻执行的关键,也是凝聚全党智慧和力量的关键。进行新时代的伟大斗争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来统领各方面工作,而维护核心的权威则需要在全党营造“讲政治、讲核心、讲大局、讲看齐”的政治生态环境。领导干部既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又是“中间力量”,在党中央和普通党员之间发挥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关键作用。领导干部的“四个意识”强,就能对普通党员产生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全体党员自觉拥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党在新时代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就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反之,则会产生催化、连锁反应,甚至造成系统性的政治危机。领导干部应当把“四个意识”的政治要求扎根在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时刻从党的事业全局出发考虑问题,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重大战略安排和决策部署,落实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团结带领全党向中央看齐、向核心看齐,当好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创新时代伟大事业的“领头雁”。

3.宗旨意识坚定

党的宗旨是党全部工作的价值取向,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核心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党全部工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前辈共产党人思想遗产的基础上对党的宗旨进行了崭新概括,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党的奋斗目标,把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作为党全部工作的中心任务。与普通党员相比,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有相对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平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宗旨,有相对更多的资源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为民行动,更应当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宗旨,坚守“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领导干部应当摒弃“官本位”思想,把人民立场贯彻在思想和行动的每一个方面,以人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个人政绩的最高标准,不遗余力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4.严守党的纪律

纪律严明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正是靠着纪律严明的优势,中国共产党才团结带领全党和各族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问题,并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将纪律建设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成为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抓手。党章规定,党的纪律由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组成,自觉接受并严格遵守这六个方面的纪律要求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的基本义务。新时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也是全面从严执纪的时代,领导干部是纪律建设的组织者、推进者,更是参与者。领导干部严守党的纪律,就能产生上行下效的示范效应,带动全体党员守规矩、讲纪律;反之,领导干部忽视党的纪律,就会带来“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后果,所谓的纪律和规矩也终将沦为摆设。严守党的纪律是党性原则对领导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形成“头雁效应”的重要政治标准。

(二)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素质是“头雁效应”的品德作风标准

对领导干部而言,“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在“德、能、勤、绩、廉”中,“德”是首要的,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德高才能服人,德高才能望重。显然,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素质是“头雁效应”的品德作风标准。

1.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公共空间领域的道德规范,是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公德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基本准则,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层面的道德规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领导干部的基本角色就是公民,理应自觉按照社会公德规范的要求约束个人行为。但是,领导干部同时是党和政府形象的代表,社会对领导干部公德状况的期待值又高于一般公民,如果领导干部不能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不仅会招致社会对领导干部个人的负面评价,还会给党和政府的公共形象带来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对普通公民具有很强的示范和传递效应,如果他们自身公德素养水平不高,那么普通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就难免受到腐蚀。领导干部应当以更高的标准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内容的社会公德,为发挥“头雁效应”奠定良好的公共形象基础。

2.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笔者认为新时代领导干部应当践行以“忠诚老实,恪尽职守,服务奉献,勇于担当,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忠诚”即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老实”是一种踏实认真、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恪尽职守”“服务奉献”和“勇于担当”是高度的工作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时代责任感的表现,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新时代,领导干部要当好带领全党和人民群众攻坚克难的“领头雁”,就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11]106。“公正廉洁”是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清廉做官方敢怒,公正办事才敢言”,领导干部要当好新时代的“领头雁”,就要做到廉洁奉公、不徇私情,注重名节、珍惜名誉,做一个让党放心、让同志信服、让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3.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家和万事兴,对领导干部而言,和睦的家庭是干事创业的稳定后方,而失和的家庭关系往往为权色寻租提供了空间。现实中,某些领导干部生活作风腐化的重要原因往往与不睦的家庭关系有关。家风也是作风,领导干部家庭和睦实际上是有家庭责任感的表现,而家庭责任感则是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一个对夫妻关系不在乎、对父母長辈不孝敬、对子女漠不关心的人怎么能做到对党有忠、对人民有爱、对同志有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他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20]6领导干部应当带头把家庭建设好、把家教发展好、把家风涵养好,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严格约束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家庭成员,既要杜绝家庭成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违法乱纪,又要防止自己被家庭成员的“枕边风”“耳边风”拉下水。

4.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规范投射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上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道德特质。与其他几种道德规范相比,个人品德更具有基础性,它决定了道德主体的行为选择,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都要诉诸个人品德才能最终实现。在实质上,个人品德是关于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行为取舍的行为规范,一定的道德价值观能够对主体的道德认知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通过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从而使个人品德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价值观必须要反映无产阶级劳动者的道德价值观要求,以勤劳勇敢、克己奉公、团结互助、无私奉献、集体优先为荣,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为耻。同时,作为“领头雁”的领导干部应当以更高的要求严格约束自己,对普通共产党人来说属于倡导性规范的个人品德,对领导干部而言应当属于约束性规范。领导干部在个人品德方面更应当强调一个“公”字,树立正确的公私观、得失观、权力观、义利观,把“公道正派、大公无私、秉公用权、廉洁奉公”作为个人品德的价值取向,摒弃狭隘的个人本位主义和官僚作风,用牺牲奉献精神奠定发挥“头雁效应”的个人品德基础。

(三)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是“头雁效应”的能力标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领导干部要在关键时期发挥关键作用,不仅要靠信念和努力,还需要理性与能力。德才兼备、选贤与能,是党的历史上一贯坚持的干部任用原则,“工作上有本事”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是“头雁效应”的能力标准,主要包括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法治能力四个方面的要求。

1.工作能力

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是其综合能力素质的基础,包括职业能力和领导能力两部分内容。在现行科层制管理体制下,量才用人是基本组织原则,一定的政绩、业绩和资历是职位晋升的基础,较高的职业能力本身就是走上领导岗位的先决条件。但是,与一般工作人员相比,领导干部作为上级部门与本部门之间的桥梁,兼有执行者、指挥者和组织者的多重身份,这就对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能够对上级部门安排的工作狠抓落实,另一方面还要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善于谋划决策、组织协调,擅长选人用人。“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领导干部要有长远眼光,工作思路要有前瞻性,能够将短期的工作计划与长远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不能只算“眼前账”。“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领导干部要具备战略思维,能够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善于识大局、谋大势。领导干部还应当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掌握科学的领导艺术,能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工作要求,能够“打好团结牌”,恰当平衡各方面利益,与他人建立起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工作关系。领导干部还应当善于选人用人,有智慧识才,有勇气用才,有雅量护才,有办法聚才。

2.学习能力

新时代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了新高度,为党和国家部署了新任务。面对新时代的“任务清单”,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满足新的实践需要。通俗地讲,学习能力就是一种“会学习”的能力,包含“愿意学习”的主动性、知道“学什么”的方向感和懂得“怎么学”的目标感三个要素。毛泽东同志曾说:“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16]53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有对“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的危机感。这种谦虚谨慎、居安思危的态度是领导干部主动学习的思想前提。在“学什么”的问题上,领导干部应当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還应当学习党的历史、路线方针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此外,领导干部还应当学习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开展工作。在“怎么学”的问题上,领导干部应当积极投身实践,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带着问题实践,从实践中学习。领导干部还应当多读书,从书中学习知识,汲取智慧养料。在学习对象的选择上,领导干部“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10]404。

3.创新能力

党的十九大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提出要使创新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3]31。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推动者、组织者和积极参与者、实践者,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对落实党和国家鼓励和保护创新的方针政策、打造支持和宽容创新的社会环境、形成追求创新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作用。对创新能力而言,“想创新”是前提,“能创新”是基础,“敢创新”是关键,“坚持创新”是必然要求。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因循守旧和墨守成规是创新的最大掣肘,领导干部应当解放思想,克服思维惯性和惰性。并且,领导干部应当具备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开展工作。创新魄力是创新能力的关键,没有敢于突破的勇气,再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难以转化为创新的行动力。创新毅力是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创新就像“摸着石头过河”,经常面临挑战和困难,难免遭受挫折与失败,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具备顽强的创新毅力,在创新道路上风雨无阻、一往无前。

4.法治能力

党的十九大对深化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新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领导干部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责任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须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以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水平支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水平。法治能力是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它要求领导干部把法治精神和法治要求同时贯彻在思想上和行动中,带头敬畏宪法法律,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在宪法法律框架内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首先,领导干部应当知法懂法,通晓本职工作领域的法律规范,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其次,领导干部应当树立法治观念,尊崇法治权威和法治精神,带头遵守法治、捍卫法治。第三,领导干部应当善用法治思维,能够运用法治手段和法治方式推动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发展实践、化解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稳定。第四,领导干部应当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权力与责任是统一的,宪法法律在授予领导干部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义务,领导干部应当自觉接受法律监督,严格依法用权、依法履职。

(四)领导干部的身心健康素质是“头雁效应”的健康标准

健康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最基本的条件,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行素质、综合能力素质都要以健康为保障,没有健康,领导干部就无法适应工作要求,更不用说担负起“领头雁”的时代使命。健康不仅指身体上没有疾病,还要有健全的心理、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精神上和生活上都有良好状态的综合反映。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以及健康的生活情趣共同组成了领导干部的身心健康素质,这是“头雁效应”的健康标准。

1.身体素质良好

身体素质良好是指人体的各部分和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处于良好状态。对领导干部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主要表现为肌体健康、体力充沛、精力旺盛、脑力灵活四个方面。从就任岗位的第一天,领导干部就应当有“以身许国”的决心和担当,领导干部保持健康的体魄,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党和人民负责。同时,良好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升领导干部的个人魅力,从而为发挥“头雁效应”奠定健康美好的个人形象基础。身体素质固然与遗传等先天因素有关,但是后天的体育锻炼和生活方式却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就十分重视体育锻炼,他曾表示自己是一名体育爱好者,“喜欢游泳、爬山等运动”[10]410。除了坚持锻炼身体,领导干部还应当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劳逸结合。劳逸结合不是不努力工作,而是要更有效率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在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提到自己年轻时候经常熬夜加班而影响了身体健康,并劝告领导干部不要熬夜。领导干部应当把保持良好身体素质的任务放在平时,让自己能够把身体上的力气转化为认真工作的气力,从而有充足的体力、精力和脑力负担“领头雁”的时代重任。

2.心理素质良好

心理素质良好指个人的心理活动与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之间能够经常保持协调和平衡的状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前提和基础。与一般工作人员相比,领导干部承担的责任更大、肩上的担子更重、承受的压力更大,尤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的当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各种突发情况随时可能出现,在改革试错的过程中出现挫折与失败也在所难免。领导干部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将难以应对新时代的各项工作任务,更无法担当时代“头雁”、形成“头雁效应”。心理素质良好的领导干部具备良好的意志力、心理调适能力、保持情绪稳定的能力以及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个性、自制力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领导干部顶住各方面压力,妥善处理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效;可以帮助领导干部迅速适应社会环境,与他人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开展工作;特别是可以帮助领导干部坚定个人意志,抵御各种不良诱惑,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作为新时代的“领头雁”,领导干部应当注意培养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不仅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3.精神状态良好

精神状态是一个人在精神气质方面的综合反映,表现为一定的精神面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19]60,饱满的精神状态能够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创造力,调动起更加积极的主观能动性,让工作开展得更有成效。什么是良好的精神状态?党的十九大给出了总回答,这就是永不懈怠和一往无前。“永不懈怠”是一种踏实肯干、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表现为敢于为理想信念执着奋斗、坚韧不拔的勇气和决心,传递出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始终保持昂扬斗志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一往无前”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拼”的精神和“闯”的精神,是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胆识和魄力,表现出信念坚定并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气概。这种“干劲”“拼劲”和“闯劲”对新时代的领导干部格外重要。新時代是继往开来的时代,它承继着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发展成就,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在既有成绩和新的使命面前,任何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畏首畏尾、裹足不前的态度都是不对的。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拼”的精神和“闯”的精神,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让自己永葆激情、充满干劲。

4.生活情趣健康

生活情趣是通过一定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表现出来的个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追求。虽然生活情趣更像一个人的“私事”,但是基于领导干部角色的特殊性,其个人生活情趣往往能够超越狭隘的自我关注,而形成“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效果。

生活情趣看似“平常小事”,但在“小事”上不检点,在“大事”上更难做到自律。领导干部要做新时代的“领头雁”,就要成为健康生活情趣的倡导者和引领者,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图1 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与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标准之间的耦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谈到过领导干部的生活情趣问题,“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19]175,“少一点酒酣耳热,多一点伏案而思”[19] 244,“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慎重对待朋友交往”[19]261-262。综合来看,生活情趣健康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要求:生活态度积极、兴趣爱好健康、生活习惯健康和社交圈子健康。领导干部应当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注重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多读书、少应酬,慎重对待交友问题,不断净化个人的“朋友圈”,自觉远离各种诱惑,从而为形成“头雁效应”塑造健康的整体形象。

五、结语:适用标准应当注意的问题

科学构建标准并不是终点,合理适用标准才是目标。所谓合理适用,就是将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的标准应用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中,发挥标准对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和评价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将此标准有机融入于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在这个过程中,重点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将标准适用于领导干部考核选拔工作中,实现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的标准与领导干部考核选拔标准的有机结合,通过科学设定考核内容、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和用人制度。其次,将标准适用于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以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的标准为依据来确定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并以此标准为参照来评价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成效。第三,健全奖励激励机制和违纪惩处机制,既要激励领导干部按照“头雁效应”的标准加强个人修养,又要问责追责不符合标准的领导干部,通过奖优罚劣来调动领导干部践行“头雁效应”标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第四,发挥监督制约机制的保障作用,为领导干部发挥“头雁作用”、形成“头雁效应”构建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双保险”。同时,还要注意根据领导干部的岗位性质、工作职责等合理确定各项标准的权重,以期以新时代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的标准为蓝本而构建一个较为全面且能够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让重庆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N].重庆日报,2018-03-01(1).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郭秀兰.净化政治生态要发挥好“头雁效应”[N].太原日报,2018-05-29(6).

[5]陈乃举.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才能形成“头雁效应”[N].辽宁日报,2018-03-08(8).

[6]刘炳香.党员干部要发挥好“领头雁”作用[J].人民论坛,2018(1):34-35.

[7]邵春保.以上率下的“头雁”策略和效应[N].学习时报,2018-01-08(5).

[8]赵廷虎.以“头雁效应”引领政治生态“山清水秀”[J].當代党员,2018(9):1.

[9]抓住“关键少数” 发挥“头雁”效应——六论深入宣传贯彻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N].马鞍山日报,2018-08-09(2).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18]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19]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0]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Abstract:The so-called “head wild goose effect” standard for leading cadres in the new era is the basis for us to judge whether leading cadres play the “head wild goose” role and whether the “head wild goose effect” works. According to the party principl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new era, and referring to the Partys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the important instructions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head wild goose effect” with the prescriptive significance of navigational effect, exemplary effect and linkage effect, leading cadres in the new era should have the four qual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moral character quality, comprehensive ability quality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quality. These four qualities constitute the political standard, moral style standard, ability standard and health standard of the “head wild goose effect” for leading cadre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leading cadres; “head wild goose effect”; comprehensive quality; standard construction; cadre team construction

(责任编辑 彭建国)

猜你喜欢
头雁习近平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头雁
懒马效应
头雁之歌
吴效科:担起头雁的责任
抢飞的“头雁”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