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者们:扶苏为什么非死不可

2019-08-19 18:00王磊
意林绘阅读 2019年7期
关键词:胡亥扶苏蒙恬

王磊

青山说:真实的扶苏是什么样的人?他跟父亲秦始皇之间又发生了什么?跟着王老师打开脑洞,掀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公元前210年,守卫长城的秦帝国北部军团主将蒙恬与监军扶苏迎来了皇帝陛下赐死的诏书。扶苏大哭着走到内室自杀。而蒙恬却觉得事有蹊跷不肯自杀,于是被剥夺军权扣押起来。

其实蒙恬的怀疑是对的。当时胡亥、赵高和李斯更改了秦始皇的遗诏,拥立胡亥为太子,然后捏造罪名,假冒秦始皇的身份赐死扶苏和蒙恬,就是为了给胡亥登基扫除最大的障碍。

可公子扶苏与将军蒙恬手握三十万精锐军团,怎么就不能起兵反抗搏一把呢?

第一,主观意愿决定了他们不想反抗。

扶苏在史书上的形象,是个和父亲秦始皇截然不同的好人。“扶苏”一词,出自《诗经·郑风·山有扶苏》,指代一种山上的小树木,也可以形容树木枝叶茂盛,进而引申为美好的事物,是个非常有文艺气息的名字。

公元前212年,深受虚假保健品毒害的秦始皇决定把那群卖假药的方士都活埋了,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坑儒”事件。对父亲的大开杀戒,扶苏直言进谏却惹得秦始皇大怒,皇帝把扶苏发配到蒙恬的北部军团去当监军。

而史书中记载,即便是在被亲爹发配边疆挂职锻炼后,扶苏也还是好几次上书直言劝谏秦始皇,让他收敛铁血强硬的政策。由此可见,扶苏应该是一个比较仁爱且充满同情心的人。这样一个感情丰沛的人,在接到亲爹赐死自己的诏书时,内心该是多么伤心和绝望,而且他知道自己可能已经惹恼了皇帝。秦法严苛,扶苏又在外监军多年,十分了解父亲在军中的巨大威望,所以对这道诏书既没有怀疑,也生不出一丝一毫的反抗之心。至于蒙恬,他是秦国三代名将,素有忠信之名,就算觉得事情蹊跷不合常理,也不会生出直接造反干一票的念头。

第二,客观条件决定了他们不能反抗。

三十万守卫帝国北方边境的精锐虽然听起来很拉风,不过带着部队保家卫国守卫边疆是一回事,扯旗造反就是另一回事了。秦人重法,兵权更是重点监控的领域。另外当时大军驻扎的北部边境,是蒙恬率军从匈奴人手里抢来的,原是匈奴人的势力范围,在当时属于边境贫困区,驻军的粮食保障和后勤补给都只能依靠国内。一旦断粮,空有再多的军队也是摆设。秦始皇敢让三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就一定有控制军队的办法。

尤其是嬴政这个皇帝,是一个攻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开国雄主,在天下军民心目中的地位无人可比,实在让人不敢生出造反的念头。所以,扶苏的死似乎是注定的了。如果扶苏不死,秦国的国运、中国的历史,是否就会不同了呢?答,不好说。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朝堂主要有三股势力:第一是靠变法壮大起来的军方集团,如蒙骜、蒙武和蒙恬三代秦国名将;第二是来自关东六国的文法吏集团,他们以客卿的身份参与秦国国政,如張仪、吕不韦、李斯等;第三是秦国本土宗室和外戚组成的亲贵集团,如号称“智囊”的樗里子、魏冉等。

秦始皇亲政后,把亲贵集团收拾得差不多了,而军方集团和文法吏集团则是两强制衡,既摩擦不断,又相互配合。统一战争期间,军方集团大杀四方,文法吏集团不得不暂时退让。而天下一统后,军方集团的开拓也并没有停止,大秦也就不会有停下来休息的一天。所以就算扶苏上位了,他难道能够抛弃支持他的军方集团,转向休养生息和文治建设吗?对此我们不得不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当然,假如扶苏上台,想要比胡亥做得更差的确是挺难的,因为胡亥同学的执政水平确实是没有什么退步空间了。

猫摘自《老王聊历史·秦汉悬疑档案》

猜你喜欢
胡亥扶苏蒙恬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赵正书》研究
我和扶苏君的日常
毛笔是蒙恬发明的吗?
谁“杀”掉了胡亥
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