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矿产资源开发中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建议

2019-08-20 06:52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矿产资源环境保护

贺 彬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30)

随助我国工业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矿产资源开发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面临我国资源能源供需形式变化、生态环境恶化加快、资源过度等资源环境问题,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目标、新部署,这也意味着我国矿业发展即将进入深化改革期。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怎样保证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循环,不断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各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1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概述

(1)资源、能源供需形势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然从高速发展期过渡到高质量增长期,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不断改善经济结构才能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我国资源环境需求结构不断进行改善,矿产需求增速逐渐放慢,生态环境保护需求不断提高,资源型地质勘查投入不断下降,环境型地质勘查投入持续增长。根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用于矿产勘查投入近119亿元,相比2016年下降近30%,而我国用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地质灾害调查的投入数量达到近25亿元,相比2016年上涨了将近1%,具体如图1所示[1]。

图1 2016年、2017年我国用于资源型地质勘查以及环境型地质勘查投入对比

(2)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快。在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我国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影响,其具体表现为:①地理环境问题,矿产资源开发导致土壤地表剥离,而且选矿产生的大量尾矿和废渣进行填埋时也会导致周边地貌以及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坏,一旦受到风力和雨水侵蚀,甚至会出现土地荒漠化,进而导致地区生态失衡;②地质结构问题,矿产资源开发难免会生成大批采空区,岩层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必然发生变化,地表失衡,甚至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③水资源问题,矿坑排水导致周边地下水水文下降,容易形成地下水漏斗,而废水的随意排放也导致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当前,在我国长江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等多个地区深层地下水形成漏洞,地面塌陷问题时有发生,大批土地质量严重下降,水土污染问题突出;长江中游地区生态严重失衡,大面积土地质量退化,水患问题突出;长江上游由于开荒毁林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频发生[2]。而且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所导致的土地损毁已经达到375万hm2。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恶化速度不断加快,如何确保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已然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碎片式开发造成资源严重浪费。每一寸土地、每一条河流、每一块岩石都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在整个生态环境中每一种资源都发挥着其特有的功能。由于过去的资源开发充满了盲目性,没有制定系统、合理、科学的开发规划,大部分资源开发都存在着碎片式、冒进式、掠夺式特点,这直接导致我国自然资源严重浪费。我国矿产资源规模化开发程度明显较低,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小型矿产占比近90%,优质矿产资源少、资源总量大、小矿多、大矿少、矿山结构散的矛盾始终存在,矿山建设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不容忽视。

2 新时代背景下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1)贯穿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矿业。在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目标、新部署。在新理念方面,我国将坚持人、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在新目标方面,党的十九大提出严厉打击环境污染,并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目标;在新部署方面,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促进绿色建设、努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完善生态环境监管监督等四项主要部署。因此,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于整个矿产资源开发,牢固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发展绿色矿业,努力朝着“开矿一处、造福一方,开发一点、保护一点,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循环”目标奋进。具体举措为:①以试点申报和组织建设促进矿山企业制定合理开发方案,提高资源利用率;②提高矿石治理资金投入;③治理关闭不符合绿色开采标准的小矿山等[3]。

(2)强化规划引导,严控矿业权审批,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先,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矿产资源资源开发方案,强化矿产资源勘察和开采管理力度,提高执法监察水平。其次,严控矿业权审批,制定产业政策、规划、环保、资质、规模等新标准,引导采矿权人科学开矿,进而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第三,实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在矿山资源开发过程中,矿山企业必须在编制规划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向有关部门提交资源开发所导致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按照审批结果进行尾矿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不提交矿产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矿业开发相关部门应不予开发审批。另外,为了确保矿产资源开发后地质环境可以进行恢复治理,可以要求矿产企业编制“矿山环境保护方法”以及“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新疆维吾尔区不仅实施了实施该举措,还推出了保证金制度,以此确保矿山企业能够严格落实地质环境恢复治疗方案以及环境保护方案。

(3)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彻底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必须提高技术研发力度,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引入先进的采矿、选矿和冶炼技术,并结合不同矿种制定不同的技术标准以及规范,通过提高科技水平优化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程度,进而实现矿山经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发展。例如,四川攀钢通过创新全尾矿深层次回收利用技术,实现了钴元素、钛元素等多种元素的深度回收;江西铜矿创新选矿技术和推广使用技术实现了低品位的规模化综合利用等,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率[4]。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矿产资源开发中难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这种现象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矿山企业都应有正确的认知,但是结合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所导致的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注重贯穿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矿业发展,强化矿业开采规划引导、加大技术研发,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早日实现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促进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共处。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矿产资源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探究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查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