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材料大会在成都开幕

2019-08-20 01:48张雨明,费蒙飞,王瑶
中国材料进展 2019年7期
关键词:院士大会纳米

2019年7月11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的“2019中国材料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成都的中国西部博览城开幕。大会的支持单位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成都市博览局。本届大会规模又创新高,参会人数超过7000人,表明中国材料大会已得到了中国材料界的高度认可。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4000余篇,设置42个分会场,7月11日下午到14日上午,有2300余位专家学者作口头报告,还有1200余个墙报展示。大会聚焦材料前沿研究和重点方向,涵盖众多领域方向,为广大材料科研人员和硕博学生搭建了全面、融合的交流、学习平台。

李元元院士主持大会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李元元院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瑞平副主任,四川省人民政府杨洪波副省长,成都市人民政府曹俊杰副市长,中国科学院顾逸东、韩杰才、刘云圻、田永君、王中林、魏炳波、魏于全、魏悦广、张统一、邹志刚10位院士,中国工程院丁文江、蹇锡高、李建刚、李元元、刘锦川、罗平亚、聂祚仁、潘复生、王琪、王迎军、王玉忠、谢建新、张联盟13位院士,海外院士骆静利、吕坚、孙立成教授,以及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会主席韩雅芳教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前任及现任领导韩高荣、李光宪、翁端、徐坚、张平祥、周科朝、周少雄、朱美芳、张增志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

魏炳波院士致开幕词

魏炳波院士、杨洪波副省长、曹俊杰副市长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科学院顾逸东院士、王中林院士、田永君院士,中国工程院聂祚仁院士作大会邀请报告。

魏炳波院士在致辞中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基本情况,并简要分析了我国新材料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近年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与融合,新兴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处于决战地带。在初步淘汰中低端产业、拥抱高端产业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困难与挑战,新材料将成为我国走向技术强国的战略支撑产业。”他指出,广大科研工作者应牢记使命,急国家之所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以优异成绩向建国70周年献礼。

杨洪波副省长进行了亲切的致辞,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材料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四川已将新材料产业纳入了五大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依托钒钛磁铁矿、稀土、石墨等战略资源优势和科研基础优势,培育了一批特色材料产业园区,钒钛钢铁、锂电池材料、稀土材料、硅材料等重点行业成片成规模发展。希望在中国材料大会这样一个好平台的支撑下,各位嘉宾能够支持、参与四川产业体系建立,共同开创多方共赢的局面。

曹俊杰副市长介绍道,成都作为中国中西部最具活力的特大城市之一,素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美称,正顺应时代潮流,将新材料作为五大支柱产业重点扶持培育。先进高分子材料、特种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细分领域的企业不断增多、规模持续发展壮大,科研及产业实力雄厚。本次会议聚集众多材料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和行业学会,对成都新材料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位嘉宾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携手合作,共同打造成都新材料产业生态圈。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周科朝教授主持“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潘复生院士主持了新材料科普丛书第一册——《走进前沿新材料》的首发式暨赠书仪式,向10个中学单位赠予图书。

大会报告由谢建新院士、王迎军院士、翁端教授主持。

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顾逸东院士作了题为“我国空间科技发展展望”的报告,介绍了空间科技的内涵、战略地位和国际发展态势,总结了在空间科学应用方面的若干进展以及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科学的发展计划。他指出,空间科学在材料研究领域应用广泛,发展迅速,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的报告题目为“The Physics of Contact-electrification and Its Impact to the Energy for the New Era”。他在报告中提出,迈入物联网时代后,能源领域进入了“新时代能源”。报告详细介绍了摩擦起电的机理、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机理、建立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相关标准以及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应用与展望。王中林院士首创性地提出“自驱动系统”、“摩擦纳米发电机”、“蓝色能源(Blue Energy)”、“新时代能源”等概念,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燕山大学田永君院士在题为“纳米超硬结构材料研究的进展与展望”的报告中,介绍了共价材料硬度的背景、历史及应用领域,并指出我国超硬材料研究目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对影响纳米结构超硬材料综合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超高硬度测试的原理与误差,总结了发展中的变革性新技术。纳米孪晶极硬材料能派生出系列的颠覆性技术,有望在装备制造业、高压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北京工业大学聂祚仁院士在报告“生态环境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中回顾了生态环境材料的提出背景与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如变废为宝的钴镍钨循环产业等生态环境工程案例;并介绍了生态环境材料的重要基础理论——材料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和技术体系,提出了多目标生态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以及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生态环境材料设计与评价,系统介绍了生态环境材料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

本次大会由“2019中国材料大会”及“第12届国际材质分析、实验室设备及质量控制博览会”组成。除大会报告外,设置了42个分会和2个粤港澳台材料论坛,主题内容涵盖能源材料、环境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材料基础研究等诸多领域。同期还举行了材料教育论坛、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走进前沿新材料》首发式和赠书仪式等多项重要活动。“第12届国际材质分析、实验室设备及质量控制博览会”吸引了200多家材料科技、设备企业前来参展。学术交流的同时兼顾了产业发展,从政府参与到科学普及,是一次材料学术及产业的盛事。

猜你喜欢
院士大会纳米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再也不怕打针的纳米微针
院士寄语
神奇纳米纸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图说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