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业观下的乡村综合体规划设计模式

2019-08-20 08:20王坤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王坤

【摘   要】 乡村综合体规划设计模式试图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以“大农业观”进行全绿色、多功能、高附加值、强大竞争力的农业全产业链构建和优化。建设“美丽乡村综合体”,激发产业潜力,激活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协助实现我国社会从“农民身份”到“农民职业”的观念转变。同时,本文将探索、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重拾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命运供体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大农业观;乡村综合体

On the management know-how of fresh goods in supermarkets

Wang Kun

(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261011)

[Abstract]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mode of rural complex tri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Build and optimize the whol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with "big agriculture view", which is all green, multi-functional, high added value and strong competitiveness. We will build a "beautiful rural complex" to stimulate industrial potential, activate the rural economy,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farmers, and help transform China's society from a "farmer's identity" to a "farmer's occup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inherit and develop rural culture, regain 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destiny donors.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view of big agriculture; rural complex

1  新时期乡村振兴改革举措

“农业+”已转向“乡村+”,基于三产融合的“农业+”是产业概念,“农业+”的概念侧重于农业产业的叠加与整合,而“乡村+”是区域整体发展的概念。

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应关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生活与社交需求,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乡村生态链,加强城乡互动,实现均衡发展。在始终把握由“农业+”理念向“乡村+”理念转变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大农业观下的乡村综合体规划设计模式。

1.1  农业+改革,深化“供给侧改革、产权制度改革”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收益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集体或股份形式量化集体成员经营资产,参与收入分配。

1.2  乡村+平台,组建各类发展平台

为政府、行业、企业、农民建立具备共享、交易、文化活动、社区综合服务、创业项目孵化等功能的平台,例如:农事服务平台、农业合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研发促进培训综合平台、区域农业物联网发展平台、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平台、泛行业技术咨询服务平台、高端智库和培训交流平台等。

1.3  乡村+品牌,实施“品牌乡村”工程

品牌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品牌乡村”是加快脱贫攻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1.4  乡村+产业,打造定位精准的“特色小镇”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核心价值观,着重培育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产业生态,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进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乡村。

1.5  乡村+休闲,发展“田园综合体”

按照改变现状,改变生态观,改变农民状况的“三变”原则,适应当地条件,共建共享共生共榮,整合产业,扩大公共服务,在美丽村庄建设的基础上,发展含有农、林、牧、渔、加工、制造、旅游等行业的三产融合、城乡复合的完整田园综合体。

1.6  乡村+旅游,鼓励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

(1)完善国家乡村旅游扶贫体系。(2)开发特色化和创意化的乡村旅游项目。(3)开展乡村旅游创新创业行动。(4)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电商。(5)发展乡村旅游品牌。(6)推动景村共建、融合发展模式。

1.7  村庄+物流,立项“农村物流产业园”

适应中国农村消费升级,破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

1.8  村庄+金融服务

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建立健全多渠道资金供给体系,做好富农惠民金融创新工程,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1.9  村庄+社区,农村零售转型升级

农村新零售被当做新零售下半场的关键,阿里、京东在农村新零售领域早已加快了步伐。有利于孵化农业品牌,实现商品双向流通,挖掘农村购买力。

1.10  村庄+生态,构建“生态循环农业”基地

围绕资源保护与集约节约、投入减量与生产清洁、污染治理与废物利用,积极探索实践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11  乡村+大数据,搭建“智慧”乡村

打造城乡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手段,建立智能化体系,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

2  大农业观下的乡村综合体规划设计要点

2.1  解决7大不良现象

(1)规划不“接地气”,不“落地”。(2)建筑风貌、景观特色无特色不协调。现在到了一些村庄,我们发现建筑整齐而均匀,道路平直,地面平坦,建筑风格和颜色相同。这看起来很壮观,但实际上它非常不协调。(3)农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造福群众,既有利于村民经济利益,也有利于村民从休闲空间和生活空间中受益。(4)传统农业+采摘+农家乐基本上都出现了同质化,文化发掘中明显相似。事实上,除了历史传说和名人文物外,还有必要在餐饮、田园生活等方面挖掘。(5)乡村发展缺乏人才吸引力。(6)缺乏对現代文化的培育与开发。(7)忽略生态建设和软环境治理。例如,未有效实施垃圾分类,环境污染问题。

2.2  规划开发5大要点

(1)设计理念上:融合乡愁的设计理念。(2)资源整合上:乡村小资源的聚沙成塔。村里众多的风景和鲜花,古老的房屋和小巷,民俗风情,纵横交错的田间阡陌以及最重要的淳朴村民都是农村的星星之火。(3)产业规划上:特色小镇的乡音不改。特色的乡村小镇应该是一种具备完整要素的生活化空间,工业产业功能应服务于农村生活。特色小镇为增强农村生活的舒适性和吸引力以及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4)空间规划上:以农村生活为基础的特色社区。在外部形式,家庭民宿包含了饮食和生活感受,重点是“生活体验”。例如,偏远渔村舟山峪的渔业生活非常丰富,是当地渔村生活与劳作方式的外化体现。(5)互动模式上:充满人性关怀的温暖体验。

2.3  总体运营统筹体系

(1)乡野餐饮。形式:小吃街,农家乐,乡村餐厅,早市摊位等。举例:特色早茶,如煮花生,芋头,糯甘薯,新鲜豆浆,手工米粉,甜酒等;特色预订,如烤全羊肉,三鞭中药膳食等;特制外卖,如烤鸭,臭豆腐,麻辣干等;宴会接待交通便利,可举办生日宴会,派对宴会,会议宴会,培训宴会等。(2)特色住宿。乡村别墅如近水单户休闲别墅,青年旅社适合旅行爱好者的酒店,露营基地提供大型帐篷租赁服务;特色住宿,如人工窑洞,石屋,树上的巢屋,木船酒店,迷你别墅,茅草屋等;其他如日租、月租、钟点房等。(3)务农体验。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4)民俗体验。形式:民间工艺品展厅,体验馆,当地市场,民间艺术家工作室,民俗风情街等。举例:风筝制作与放飞,现场预订手工棉被,竹艺编织工艺品销售,陶瓷艺术制作,适合女性游客参加的针线活动,如手工鞋垫,编织手套,刺绣等,园丁指导制作树根盆景,剪纸窗等。(5)娱乐休闲。茶馆,茶具、茶叶和茶具出售,种茶基地组织游客采摘茶叶。农村KTV主要用于大型活动,也可用作派对,培训或会议。乡村酒吧面积不需要很大,关键是要精致。乡村高尔夫练习场占地面积小,以会员制为主。会员制马术俱乐部。短程亲水漂流适合儿童短程安全浅水漂流,注重亲水体验。游泳池是利用河滩改建的天然沐浴场。狩猎场根据农场的地形,可以选择封闭的巢穴喂养动物,并依法开展狩猎活动。水上运动系列,如水上步行球健身活动,水上飞机,水滑梯,情侣脚踏船,水上摩托艇等。山地运动系列,如草地,竹林迷宫,悬崖攀登,下坡,山地自行车等。空中游戏系列,如滑翔伞,热气球,航空摄影等。(6)民间表演。

形式:可以规划专业的表演艺术广场,露天表演艺术中心等,并可根据情况直接使用现有的广场,街道和其他空间。举例:可以在节日期间推出独特的民宿文化表演。训练有素的农场动物进行农场动物表演,如家猪潜水等。传统艺术表演,如魔术杂技,皮影戏,踩高跷等。民俗风情表演民间表演,可参加文学表演和商业演出。(7)乡野康养。农村温泉项目,将传统的浴室和桑拿浴室改造成温泉。草坪瑜伽,有些导师可以采用会员制,游客可以参加体验。花园足浴,微风吹过,花香的鼻子,游客在大自然中享受足浴。养老公寓适合城市中的老年人定居或度假,出租或出售。康乐基地,多元化休闲健康中心,可供出租。(8)特色科教。农业博览园,向游客展示当地农业技术,农业生产工艺,农产品和农村文化。农业科技教育基地,争取由政府认定为当地农业科教培训中心。利用现代化农业设施发展旅游,休闲和教育农业园,利用农业生产过程和优质农产品发展农业旅游,参与体验,DIY教育活动。利用农业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耕文化、农业生产基地等开展学生教育,使中小学生参与休闲农业活动,接触农村文化,接受农业知识教育。(9)配套服务。农场会议中心将面向有相关部门、单位的会议需求开放。展览中心可与农场会议中心一起举办,主要是举办艺术收藏展览,或仅展示农业文化。利用农场田园风光的婚纱摄影基地,也可以建立一个婚礼殿堂,加入一些情侣喜爱的婚礼主题元素。交通服务中心包括内部电动旅游巴士和前往城市的班车。通讯和其他公共服务,如商务中心,预订机票,代客租赁等。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