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探讨

2019-08-21 01:18付立卫李秀艳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临床治疗心血管护理

付立卫 李秀艳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方法:对我院内科收治的84例患有急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为了便于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手段,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采取药物与护理干预,使得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患者良好的治疗效果的获得。

【关键词】心血管;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

心绞痛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疾病发病机制为心肌缺血,此外患者过度劳累及情绪激动都会使这种症状逐渐加剧,因此在心绞痛治疗中可将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联合使用,不仅可促进患者临床效果的提升,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本次研究将选取2013年8月-2017年8月间接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84例为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7年8月间的84例心血管急性心绞痛患者为对象,84例患者中有44例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1.4岁。其中3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采用药物治疗,剩余46例患者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患者基本信息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在实验研究前对所有患者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待获批后方可实施后续调研工作。

在研究开始前,将所选取样本患者进行严格的筛选,将所有伴有心理障碍与意识障碍患者排除,并且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沟通,确保所有患者与家属同意本次研究,并且要求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以扩宽心脏冠脉、改善血液循环、降脂降压等药物为主。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策,详情如下:

1.2.1心理护理干预

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主要为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残疾率、病死率高。心脑血管疾病对健康都有明显危害,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可能导致死亡。此外心绞痛患者发病急,病程长,治疗周期久,長此以往患者便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这一系列不良情绪将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为改善这一现状还应加大患者干预力度,将心理护理运用其中,加强护患的有效沟通,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促进临床效果的提升。

1.2.2综合护理

除心理护理干预外,还应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病房定期清理,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为提高患者术后的有效恢复,还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指导,例如:患者饮食,为降低患者心脏负担,患者应摄取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否则患者病情便会加重。为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应对患者饮食加强干预,多摄取蔬菜水果,增强身体营养,确保患者新陈代谢的正常水平,使患者排便通畅。为提高患者体质还需对其进行运动干预,定期开展肌肉放松训练,一日一次,每次15-20min。

1.2.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小册子作为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材料,不仅可帮助患者加深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另外为医务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由于急性心绞痛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每次发作都会加快病情的发展,因此对急性期行为计划制定可促进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提升。另外还应将运动训练纳入到自我管理内容中,通过训练活动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1.3疗效评定标准

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即: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改善;有效:不良症状好转转;无效:症状未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O统计学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工作,计量资料利用(x±s)来表示,用t对组间差异展开检验,计数资料应用(%)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46例实验组患者在临床治疗前,胆固醇为166±18,心电为103±15,血压为4.76±0.53:经治疗后,胆固醇为135±16,心电为73±12,血压为3.42±0.35。相关标准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见表2。

3讨论

心血管疾病大部分是由心肌缺血引发的,患者情绪过激会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等症状,使患者病情逐渐加重。心血管内科属于医院的重点科室,并且该科室收治的患者一般年龄较大,并且病情较为复杂,如果仅仅依靠单纯的治疗干预无法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其优质的护理干预。

在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护理人员应加大干预力度,对提高护理水平。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不良情绪加以疏导,同时向患者讲解急性心绞痛疾病知识与预防手段,加强护患的交流与互动,运用专业的护理知识来解决患者实际问题,加强术前术后的患者生命体征的有效监测与管理,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并发症,应提前做好预防,并及时通报给相关医务人员。

心血管内科具有一定特殊性,对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提高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应对护理干预中的风险隐患深入研究,以此来制定有效的管理对策。详情如下。

(1)为确保心绞痛患者干预效果的实现,首先应对护理管理制度加以健全,按相关规则来实施护理交接工作,对护理岗位职责有效明。

(2)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对医院环境进行构建,对病房环境加以优化,确保病房的整洁度,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还应对病房的湿度与温度合理控制。

(3)为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医院还应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管理,对护理人员操作步骤加以规范,使护理人员掌握更多护理技能,提升其法律意识,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基于这种情况下还应对和谐的护患关系加以构建,使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及交流能力得以提升,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为降低急性心绞痛疾病的发生,还应对患者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使其了解急性心绞痛疾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使患者认知水平全面提升。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在临床治疗前,胆固醇为166±18,心电为103±15,血压为4.76±0.53;经治疗后,胆固醇为135±16,心电为73±12,血压为3.42±0.35,相关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据此,在急性心绞痛患者中行药物与护理干预使患者内脏及血管得到有效调整,稳定患者病情,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意义显著。

猜你喜欢
临床治疗心血管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精细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洗牙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吃坚果可降糖友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