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尝试

2019-08-21 03:09刘景云
商情 2019年34期
关键词:实验课化学实验教学

刘景云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课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既可以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又可以使大学生体验化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化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课 小组合作學习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使大学生从单纯的接受学习向多元化学习方式转变,培养“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合作与交流”的学习能力。我们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将大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一般为3~4人),同组大学生就实验记录结果进行比较与讨论,查找实验中产生问题的原因,改进实验操作。

1、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教师就要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大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自发性地进行合作学习.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会忽视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很少给大学生创建合作学习的条件,也很少给大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这就导致大学生在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往往采取单独学习,很少会想到与其他大学生采用有效合作的方式去学习化学实验,也很少会去主动与其他大学生交流合作.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

2、结合教材重难点,合理地设计合作学习内容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结合教材重难点,合理设计合作学习内容,提高化学实验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而忽略了合作学习的本质,往往是为了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并没有结合教材的重难点合理设计合作学习内容,也没有深入地去设计开展合作教学的环节,从而导致不能够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也不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无法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甚至有时会因为合作学习内容设计不合理,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降低了化学实验教学效率.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合作学习内容的选取,结合教材中的教学重难点,合理设计合作学习内容,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实验课堂教学效率。

3、适时开展合作学习,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大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但不是唯一有效的途径,必须与其他学习方式协调使用,才能达到有效提高大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实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有选择的实施合作学习,一些简单或难度较大的问题并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在具体的选择合作学习内容时,可以选择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实验室炼铁”中通入CO的时间和顺序不同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同的结果,开放性的问题,如现有两只规格相同未贴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的浓盐酸和浓硫酸。请大学生们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和大家已有的生活常识加以区别?小组成员各自写出结果,陈述理由。操作性问题,如在讲解浓硫酸的稀释的实验时,我们为什么要把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为什么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把握有利时机,有效组织,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4、引导有效合作,掌握正确方法

在实验课堂上往往会发现,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小组讨论似乎很热烈,但仔细一听,却发现大学生是在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完事了。小组讨论和实验变成了“自我发言”,甚至是“同学聊天”或者各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小组实验讨论的最后结果。这样的小组实验,当要求大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时,往往达不到实验教学设计的初衷,反而浪费了时间,降低了学习效率。这时,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及实验任务的难易程度,为大学生提供及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掌握正确的方法。在大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时,教师可以这样做:

4.1使大学生明确实验的任务和目的,并且动员同学们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动手动脑。由于分组时考虑到了小组成员间的异质性,因此在实验小组中的每个大学生都是各具特色的,他们组内成员可以相互的取长补短。明确了实验目的和任务,小组成员可以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然后根据目的和任务进行充分的讨论,再设计探究方案。在进行实验时根据实验方案和各自的任务,进行分工与合作,这样可以充分提高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研究》这一实验课中,让大学生先明确实验的目标:(1)掌握氧气的性质;(2)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如此明确目标以后,小组可以有更细更确切的分工,让整堂实验课更加地充实、高效。

4.2指导大学生合作完成实验。教师可深入到大学生中,认真倾听并观察各小组的实验,及时了解各组实验探究的进度、讨论的焦点、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针对大学生在实验中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比如:发现大学生分工不清、探究实验有所偏离时,要及时帮助大学生确分工,指导大学生实验,及时纠正。大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引导大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的方法和途径。

5、教师要善于反思

化学实验课中的研究性合作学习是一项探索性的实验教学,教师在探索过程中既产生成功的经验,也会有失败的教训。教师要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从大学生那里获得对自己教学的反思,革新教学过程所需的信息,及时纠正实验教学的偏差和方法,使大学生不断改正实验学习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实验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以利于下一阶段的实验学习。

总之,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当好导演,大学生当好演员。化学实验课给大学生提供了研究性合作学习的好场所、好机会,它让大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提高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在平时实验课中应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1]王银梅.大学课堂引入“小组化学术讨论教学法”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19)

[2]谭大志,徐军,莫自如,等.过程质量法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09(6)

[3]郑淑贞.对合作学习课堂结构设计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10)

猜你喜欢
实验课化学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有趣的实验
魔术师的考验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导学案在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