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9-08-21 03:09王利华
商情 2019年34期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大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王利华

【摘要】将“五大发展理念”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机融合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直接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和建设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光荣使命就是让大学生学习贯彻党的先进思想。“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是复兴伟大中华民族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凝结和概括。

【关键词】大学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五大发展理念 教学方法

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基础上,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作、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让高校学生贯彻党的先进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必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积极融入“五大发展理念”,使高校学生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

一、在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一)展现高校教育的责任与担当

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交融与激烈碰撞的主阵地,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意识形态全局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要想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就需要强化思想引领,并牢牢抓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提高“五大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力度,理应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推卸的担当与责任。

(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发展理念是发展思路、发展着力点、发展方向的集中体现,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也是管制根本、管理方向、管控全局的东西。“五大发展理念”既是破解多重发展难题和基于中国实际的现实需要,也是对我国以往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提炼总结。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既是改进和加强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环节,也是革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然要求。

(三)提升当代学生思想政治境界

大數据时代来临,网络技术不断革新,信息轰炸整个时代。在中国与世界贯通,现实与历史穿透,现代与传统融汇,错误与正确交融的时代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很容易在眼花缭乱中出现困惑。为了增进高校大学生对党的领导的信任,以及坚定其对国家健康发展的信心,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这也是为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源源不竭的前进动力以及塑造高校大学生自身价值追求的有效措施。

二、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

首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经验凝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就,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不仅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出发,还需要保持课程之间相互贯通的一体化逻辑关系,展示该课堂中的教学目标以及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又要根据各门课程各自的特点,清晰明确不同课程融入“五大发展理念”的之后的教学范围。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有机融入“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提升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同时对提高高校学生的社会知识“库存量”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应将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或者国内外形式问题,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与学生分析教学,并鼓励学生发表各自意见,教师从侧面积极引导和补充,最终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提升的目的。

其次,高校需要不断革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之后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继承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一定要灵活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采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法来充分活跃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教学氛围,使其不枯燥,并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而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

首先,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媒体。比如,在校内开设关于“创新、协作、绿色、开放、共享”的专题网页,并在校园中定期举行“五大发展理念”网络知识竞赛、文章朗诵、文章投稿等系列活动。形成优良的、正面的氛围,同时高校也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创作主题,让高校大学生自主策划推出一批戏剧、美术、音乐等文艺作品的重大活动,为传播“五大发展理念”教育,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用“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精神和其中的内容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不但可以促使青年大学生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形成和谐美丽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其次,融入校园实体物质中。要想提高高校大学生对“五大发展理念”和认同感,就需要高校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优化校园物质文化,从而向青年大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比如,将含有“五大发展理念”时代内涵的多彩图片资料分布展览在校园的宣传栏中,或者将相关的语言描述反映在校园的海报,横幅标语中,这不但能够直观的展示出“五大发展理念”,同时也能够加强青年大学生对“五大发展理念”的认知和吸收。

(三)在校园日常管理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

一方面,制度是社会正常运转以及集体行为控制个体行为的根本行动规程和准则。社会各种制度在不断的革新和进步下,才使得人类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演进,将正确的理念转变成人为制度既是推动理念武装人民,又是理念的深化。因此“五大发展理念”的践行需要将政治觉悟和激情热情转化为制度,并形成推动融入的长效机制,以此来确保成效和促进落实。比如,在专业课与公共课课堂之中建立合理科学的考评、责任等机制,以量化考核学生的课堂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是提供有力的保障。

另一方面,高校之中,社会思潮碰撞交融得激烈,而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的主抓手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紧抓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权,强化思想引导,才能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比如,教师在校外举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题的宣讲比赛,并将优秀大学生宣讲作品通过媒体传播的方式,覆盖到整个社会以及其他高校,提高“五大发展理念”的传播效力。

(四)在家庭文化建设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

对于大学生而言,家庭环境仍然有强大的影响力和亲情感召力,因此,高校应提倡家长应遵纪守法,以身作则,积极向上,树立强烈的家庭环境意识,提高家庭的育人能力,这不但能够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快乐健康的成长,同时也能为子女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温馨、安全的家庭氛围。

比如,定期播放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题的教育片,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小论文的创作。一次来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亲密度提高。此外,高校还应开设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题的家长课程,提倡家长注重与子女之间增进理解与信任,并平地与子女进行交流与沟通,逐步减小双方的思想隔阂,进而强化青年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肩负着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使命和责任。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将愈来愈深刻广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拼搏,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能够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水平,增强大学生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与责任,同时也能加深大学生对国家发展理念的认识,使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成为对人民,对国家有所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刘军.用五大发展理念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J].山东工会论坛,2016(5).

[2]孙灵燕.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发展理念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7(4).

[3]齐卫平.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和新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16(5).

猜你喜欢
五大发展理念大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推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创新发展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