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对辅导员角色定位要求的研究

2019-08-21 03:09胡健
商情 2019年34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辅导员新时代

胡健

【摘要】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望更加迫切,对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高校有更大的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处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成才教育的第一线,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定位辅导员的职能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时代 辅导员 角色定位 研究

一、国内辅导员工作现状

在我国的传统大学生培养教育中,通常由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直接教育,且辅导员处教学任务外,更兼顾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日常管理,是学校和学生联系的纽带,在学生思政教育、生活、学习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随着时代发展以及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加,国家对高校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也对辅导员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然而当前国内辅导员的现状确实令人反思,社会地位比较低,岗位流动性比较大,专业技能不熟练,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尤其缺乏系统的思政教育培训经历,因此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1、专业技能不够熟练。教育部在早期对高校师资配比有详细规定,高校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的师生比例总体上不低于 1:200,辅导员岗位在配置上应遵守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对于学院人数及专业较多的院校更应该保证每个年级设置一位专职辅导员,但是就目前国内现状是很多高校并不能达到此要求。当前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毕业时的迷茫,使得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抗压能力弱的学生尤为严重,需要辅导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根据规定,辅导员有九大职责,分别涉及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知识领域。

2、工作职责不明确。辅导员的身份界定是:既是干部,也是教师,然而当前的困境却是:辅导员在职称评级时难度极大;在工作待遇方面也无法和行政干部相比较。辅导员一边要承接各职能部门下发的专项工作,另一边还要抽出大量的时间与学生及班干部沟通,便于了解班级动向和同学心理状态。网上针对辅导员岗的工作特征以及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将辅导员称为“24 小時在线大管家”,从学生进校门到毕业离校,在校期间的生活均离不开辅导员的身影,如上课查迟到、早退,晚上查寝、排查夜不归宿,从学生宿舍换床位到毕业离校都要辅导员签字,如果半夜接到电话通知,学生生病或在学校打架等突发问题,更得第一时间去处理。

3、认可度低。认可度也可以称为对岗位的认同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辅导员虽然属于教师,但不能上讲台授课,工作环境多在办公室,与学生交流机会较少,且辅导员的工作更多的是照顾学生,对学业问题的解惑能力不足,多种因素的结合导致学生对辅导员职责的不了解,缺少老师应得到的尊重;当前高校在为更好的管理学生,设置不同的岗位教师对学生服务。很多辅导员教师将辅导员岗位当做一个跳板,在工作一定年限后转去行政岗或教师岗,这种来自于辅导员自身的不重视,往往会使得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时流露出对岗位的不认同,从侧面降低辅导员的威信和认可度。

二、新时代教育环境对辅导员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由各个细节任务的合集,其中包含学生日常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长期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需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只有正确定位自身的角色,才能从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等不同角度教育学生,也能为自身职业目标发展寻找到工作的动力,并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为祖国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为此,需要辅导员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1、学习上指路者。青年大学生从不缺乏朝气和拼搏的精神,高考是一辈子难忘的回忆,也是一次重要的人生洗礼。辅导员作为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类人,必须要在学生迷茫和踌躇不前时给予开导,通过一种平等的交流得到学生的认可,给予他们合理的建议,帮助他们做好未来的规划,让学生从心里体会到这种指路作用。

2、思想政治的引领者。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其工作状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影响深远。进入大学也就意味着学生不管是心理年龄还是身体年龄都已成熟,有了自己的观点和判断。辅导员是思政工作者,对高校大学生高素质培养非常重要,又因为学生与辅导员这种相处模式,造就了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引领。

3、管理上的领导者。教育部规定辅导员除拥有教师身份外,还具有干部的身份。辅导员的工作除了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和心理健康外,还要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对于班级建设以及党团工作要有自己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大学校园的自由化上课方式注定了学生对班集体的概念不再像高中初中那样强烈,良好的班级风气和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社会化。

作为领导,首先要把组织的思想统一,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同学们的特长,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要积极调动班级内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位同学都有展现的机会,为国家和集体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以上种种都需要辅导员拥有管理才能,做管理上的领导者。

4、生活中的保护者。00 后大学生生长于网络时代,通过互联网能随时接收到大量信息,虽然能快速收集到想要了解的情况,但是因为其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往往会被网络阴谋者利用,从而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据世界权威心理机构调研发现,随着经济生活的改善,高智商、求胜欲强的大学生,已然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因为内心的羞耻感使得其不愿与人倾诉,长期得不到发泄又不易被发现,导致只有在情况特别严重时才被发现。为了有效避免学生被网络负面信息侵害,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生活中的保护者,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引导导他们以积极、开放、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及恋爱,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结语

在当今网络信息化时期,大学生是主要网络用户,杂乱无序的信息不仅影响着学生的眼界,更是在无形中侵蚀着青年学生的思想。青年大学生是新时代的中流砥柱,是复兴中国伟大事业的坚强后盾,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光荣接班人。辅导员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就必须做到内外兼修,在管理和教育学生时以身作则。为顺应时代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既要在管理学生上从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走向与时俱进,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保证不被时代抛弃。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一份子,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才能胜任新时代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辅导员新时代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