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周星驰电影中的无厘头文化

2019-08-21 12:00雷强
戏剧之家 2019年24期
关键词:周星驰文化

雷强

【摘 要】周星驰的电影被广大影迷和影评人称为“无厘头”电影,拥有鲜明的电影风格,在故事情节、叙事风格、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开创了独特的体系风格。在周星驰电影无厘头风格的背后,却暗藏着最朴实的人文情感,巧妙契合着社会生活中朴实人群的真实情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无厘头文化。

【关键词】周星驰;无厘头;社会根源;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4-0078-02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是港产喜剧电影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最为重要和突出的电影分支,其影响力相当深远,是周星驰电影的代表性标签。这一时期以周星驰为代表的“无厘头”电影,拥有广泛的关注和大量的影迷,同时社会影响力巨大。纵观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粗俗搞笑,在其表象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无厘头”文化的社会根源

“无厘头”一词在今天来说已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无厘头”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语,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都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作为一个地域性的词语,到了20世纪90年代,尤其随着周星驰电影的风靡,“无厘头”一词慢慢被广大青年广泛传播、使用,并被广大青年作为时尚用语。

说起“无厘头”文化的社会根源,就离不开周星驰电影的发源地——香港。作为亚洲繁华金融中心的香港,到处是高耸如云的摩天大楼、豪华购物广场、灯红酒绿的夜生活,而这些并不是香港人的真实生活。香港的巴士、地铁、电单车,茶楼市场和租住屋才是香港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周星驰电影里的“无厘头”风格,正是香港人生活境遇的真实写照,符合真实的市民心态。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最为突出的就是小人物的塑造。这些电影中的小人物,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大都出身低微,同时又都显得精于钻营而不务正业,梦想着一夜暴富,然而世事弄人又遭受各种社会折磨,但不断的遭遇挫折打击着他们,又不失善良的本质。周星驰电影中的小人物,往往被影迷们所津津乐道,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小人物的原型就来源于社会中真实的人物,也许就是影迷自己,才使得这些小人物让人如此动容。

二、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表现特点

周星驰的电影中,独特的“无厘头”色彩是其电影的一大特色,形成周星驰电影独特的“无厘头”语言特色,并为影迷们津津乐道,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夸张的语言风格和话语体系。周星驰电影中的语言风格极其夸张但同时也非常口语化,是对现实生活的夸张化表达,这种极端的夸张和生活现实形成强烈的两级差,从而达到一种喜剧化的效果。在影片《国产凌凌漆》的片头有一段台词:“你别以为躲在这我就找不到你,没用的,像你这样出色的男人,无论在哪儿,就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鲜明、出众。你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根,神乎其技的刀法,和那杯dry martlne都彻底地把你出卖了。”如果单看这段文字,你一定会认为是一位女子在赞美她心中无比高大的恋人,而事实出现在银幕上的仅仅是一个卖肉的屠夫而已,这种利用夸张语言造成的强烈反差,语言和影像表达两种完全相反的表达效果,从中产生出强烈的喜剧效果。

然而周星驰电影中表现的不仅仅是语言与画面的反差,其中更有周星驰电影对于正统表达方式的调侃。在周星驰的电影中,常常出现如“对你的仰慕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这样的台词,这样的表达不仅是简单的戏虐方式,更是对正统话语表达方式的颠覆。周星驰电影的台词往往逆向表达,情感直接,同时方式独特,将我们在生活中不想或者不能表现的东西表现到极致,同时言语的组织方式也完全不同于正常的语言逻辑方式。

(二)夸张荒诞的表演与离奇的情节。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剧中人物往往有着非常夸张不符合常理的行为,行为举止粗俗、随意。如《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利用浑身泼满墨汁的祝枝山画成一副水墨山水画。这样夸张荒诞的表演和段落在周星驰的电影中比比皆是,让观众捧腹大笑。这些完全不符合生活逻辑的情节,在周星驰构建的独特的电影空间中都显得合理了,夸张地表达着对所谓“正统”和“传统”文化的重新解构,反映着当时人们的一种特定情怀,不满足于现实,期待超脱现实的意外惊喜,符合特定时期人们对于社会生活的感悟和价值取向。

(三)颠覆性的影片叙事。在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中,仿佛没有什么是亘古不变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被打破的。周星驰的电影往往打破常规,将各种故事、人物、情节相互拼贴,他的叙事策略和观念往往是颠覆性的。在周星驰的电影中有很多是对于经典的戏虐,如《国产凌凌漆》《大内密探零零发》,就是对经典间谍电影《007》的戏仿,影片中甚至有相同的出场方式,一样展示的特殊装备,却带给观众完全不同的喜剧效果。同时,周星驰也拍出过《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这样的电影,乍一看以为是经典的翻拍作品,但其实周星驰只是借用了经典作品的元素而已,在人物、情节、故事上是完全面目全非的解构,完全颠覆观众的心理预期。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非常善于走一条独创的道路,将各种元素、故事、人物、时空拼接在一起,讲述自己的离奇故事,創造出全新的喜剧效果。

三、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文化特性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中,有为影迷所熟记的台词、铭记的人物、感动的故事,在同时期的香港电影中独树一帜。为影迷们所接受的仅仅是影片的表象,究其根源,周星驰电影最为独特的应当是它的文化特性。

(一)草根性。纵观周星驰的喜剧电影,他的电影题材非常广泛,剧中的人物也是多种多样,但在主人公的设计上,周星驰的电影始终坚持着“平民英雄”这个设定,对平民阶层有着执着的关注。草根阶层就是社会中的小人物阶层,在社会中没有金钱、地位,面对社会压力他们更多的是无奈和自嘲,以此化解心中的苦闷。周星驰的电影中对这类小人物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国产凌凌漆》中的后备特工,沦落到卖肉维生;《喜剧之王》中到处谋求演戏的一个“死跑龙套”的临时演员;《少林足球》中的穿球鞋的拾荒者。这些世俗化的小人物生活在社会底层,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委曲求全,也许他们自私自利、贪图小利,但又绝不是坏人,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又有着善良正直的美德和心中执着的梦想,在关键时刻甚至愿意牺牲自我。周星驰的电影表达着草根阶层在社会中的无奈,同时又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着社会的变迁。这些小人物的遭遇、困惑、无奈让我们感同身受,了解社会平民阶层的无奈,同时探析他们的情感世界,并被他们真实的情感所打动。

(二)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中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来反映这个时代变化的某些方面,这种艺术模糊了“高雅”和“大众”文化之间以及艺术和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①“无厘头”电影的表演风格与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有着惊人的吻合。

从主题角度看,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符合“娱乐至上”的后现代主义精神。从叙述的角度看,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手法,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将各种各样的元素和片段拼接在一起,这是后现代主要的一种叙事方式。在周星驰的电影里,时空是可以随意转换的,例如电影《大话西游》借助“月光宝盒”穿梭时空;《赌侠2上海滩赌圣》中通过特异功能穿梭时空来到1937年的上海滩,还遇见《上海滩》电影中的许文强和丁力,虚构与现实,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拼接,再重新组装,具有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色。

(三)传统性。周星驰的电影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但并不是说他的电影是完全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在他的电影中同样有不能忽视的传统文化因素,而这些传统文化因素在他的电影中也潜移默化影响着观众。

周星驰的电影看似是对传统的挑战,是一种颠覆,但在更深的层次中其实是在宣扬传统的伦理道德。例如《九品芝麻官》中的包龙星一开始见钱眼开、贪图钱财,最终历经磨难为怨妇申冤昭雪。除此之外,还有《大话西游》中看似玩世不恭的至尊宝,最终表现出对爱情的真切追求。在周星驰的诸多作品中,都表现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表现出对人类真实情感的赞扬。

作为拍给中国人看的电影,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和情感才是我们作为同宗同族的华夏儿女所共同拥有的。作为香港电影独特一支的周氏幽默,在全新的样式下,其实也有着一颗传统的中国心。

(四)情感性。周氏喜剧中总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气质,给人笑中带泪的情感体验。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故事情节中,有一个经常使用的固定模式,即小人物胸怀远大梦想,却不停被现实打击,被生活折磨,然而主人公总能秉承善良本质、历经苦难,最终修成正果。这些对于小人物的关注,既表现着周氏喜剧对普通市民的关注,同时也真实表现着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表现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使观众感同身受。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不仅有引人发笑的桥段,同时也能够反映当下都市人生存的困境,符合当下现实生活中人们真实的矛盾的社会心理状态,呈现出一种笑中带泪的独特喜剧风格。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同时具有相当大的品牌影响力,在香港电影、中国电影产业中都确立了自己独特的电影风格。其成功的根源在于,在观众与电影之间确立了属于周星驰独有的电影文化,这种电影文化散发着独特的现实主义色彩,构建着一个个鲜活的平民梦想。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喜剧电影类型,把无厘头电影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注释: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参考文献:

[1]吕佳.论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草根性[J].电影文学,2006(2).

[2]尹康庄.无厘头文化探讨[J].暨南学报.

[3]杨林霞.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文化分析[J].电影文学,2015(1).

[4]毛琦.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演变與传播[J].电影文学,2013(17).

[5]蒋佳.周星驰电影的后现代主义风格[J].电影文学,2016(2).

猜你喜欢
周星驰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周星驰: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周星驰 岁月没有饶过我
从周星驰电影看香港无厘头电影的发展史
没有谁是躺着成为谁的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