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提高学前师范生音乐教学能力研究

2019-08-21 12:00王帆
戏剧之家 2019年24期
关键词:教学能力学前教育培养

【摘 要】近十年来我国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率很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自然成为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音乐技能教学能力培养方面便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音乐教学能力培养与专业音乐学院学生音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自然不能相提并论。因为培养所需时间不同,培养目的不同,培养的方式就更不相同了。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来谈一谈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思想来培养和提高学前教学专业学生音乐教学能力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培养;学前教育;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4-0151-02

奥尔夫音乐在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是被应用的最广的一种音乐教学法。一般这种教学法在我国应用最多的是早教机构和幼儿园,或者是一些音乐培训机构,而这个教学理念我认为同样可以用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中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最初的对学习起点基本是零基础甚至是空白的。大学四年里除了要学习基础课程,还要学习其他理论知识,所以在学习声乐、钢琴、乐理之后,首先从培养时间上来分析,有一定的利弊。真正学习钢琴的人,從小学习也需要3到5年,而成年人在乐器学习的优势和学习质量明显比儿时差了许多。从学前教育的角度来看,一名幼儿教师,在音乐教育的领域中,应用最多的不仅仅是对音乐的学习。如何能够运用音乐教育的手段来启发幼儿各项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个问题就随之而来:能做到启发或激发幼儿的各种能力。首先幼儿教师对音乐技能和音乐的修养有很高的要求,如何能让幼儿在幼儿教师学习中提高音乐修养而能达到真正的音乐教学目的是我们高校音乐教师应该着重关注的事情,那么如何能够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教学能力呢?我认为除了在其他音乐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的培养。奥尔夫原本音乐思想更加贴切于这种培养方式。首先奥尔夫音乐本身的起点是音乐最初的状态,在音乐艺术的形成过程中,艺术本身就来源于生活的各种状态,这就是最基本的音乐素材,那么音乐形成最初过程就是人们理解音乐和学习音乐的最佳时期。奥尔夫音乐的原本性理念就适合开端的音乐学习。从幼儿教学指南纲要中不难看出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音乐教学能力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歌唱能力,歌唱能力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歌唱方面的能力,第二是教唱方面的能力。因为歌唱是人们学习音乐最方便,最简单的方式。最开始只需要模仿音调就可以。第二点是钢琴伴奏能力。钢琴伴奏能力在幼儿音乐活动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我发现幼儿歌唱的乐感和音高感的好坏与幼儿教师的钢琴伴奏水平有很大关系。如果这个班级的幼儿教师一直都是拿钢琴或者电子琴一类的乐器伴奏教唱幼儿歌曲,那么这个班级的幼儿在这个时期的歌唱活动中会非常受益。她们大多数唱歌活动一直有教师的伴奏,所以基本都是不会跑调的。这种方式的教唱音准问题比较少,节奏感也相对比较突出一些。所以具备钢琴伴奏的音乐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第三点是基本乐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基本乐理知识的掌握分两种,一种是对节奏的把握,另一种是对音乐的旋律的把握。第四点是音乐鉴赏能力。最后是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能力。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奥尔夫音乐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优势:

第一,奥尔夫音乐是适合开端音乐的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很适合这种开端式的音乐学习,多数的学生并没有音乐技能基础,还有很多学生在音乐的接触上并不多,奥尔夫音乐的学习方式能够缓解成年人在学习音乐中的困难,特别是在音乐的理解上能领先于其他音乐技能的学习,激发初学者的音乐学习兴趣,锻炼音乐上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音乐的参与者,便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每一个人都是音乐的参与者,而不是音乐的倾听者,音乐上的倾听者与参与者有行为上的区别,与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是,以往的音乐上的倾听者作为参与者而进行音乐表演的行为。参与者在音乐的实践中,感受音乐的愉悦及其他的音乐功能。第二,音乐直观性强,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音乐直观性很强,它最核心的仍是寻找人类原本的、自然的那种宝贵而又极为重要的东西;即从感觉感情中得到的东西,这里人的平衡的健康的发展是奥尔夫教学的目的。奥尔夫以及他的继承人正是从这个终极目的出发,不断探索与发展他的教学法。原本性音乐的概念赋予了音乐教学的直观性,在元素音乐中,我们能直观地看到和理解音乐形成的最初阶段,一切音乐的形成都是那么合理,参与方式的音乐教学与以往的倾听式的音乐教学音乐学习起点中就已经有了不同,一个是理性的参观,一个是感性的参与。第三,操作简单点,奥尔夫音乐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音乐乐器演奏在操作的过程当中降低了它的难度,这与奥尔夫的成长经历和音乐学习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乐器演奏难度的降低这解决了学前教育的学生喜爱音乐而不能参与到音乐中来的难题。第四点提高整体艺术修养,奥尔夫在简化了各种乐器的同时也降低了它的演奏难度,同时,更多的是在原本性音乐的基础上扩展了音乐内容的广度,这一点可以从他的乐器分类方法中可以看得出。在奥尔夫音乐思想的基础上的音乐参与形式的学习会让学生的整体音乐修养得到提高。

那么如何运用奥尔夫的音乐理念来培养学前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呢?

我将分几点说明:

第一,学习和渗透原本性音乐的理念。学习和渗透原本性音乐的理念,首先要改变学生以往倾听式的音乐学习的习惯,让它们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来,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原本音乐的本质。原本性音乐是音乐最初、最原始、最本来的面目,他们是音乐形成的开端,也就是生活转变成音乐的开端,这一切只有学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才能体会到。参与音乐就如同实践后再去总结经验的道理是一样的。

第二,重视音乐的功能性。音乐的功能性是指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她是多方面的,作为一名教师,应特别重视音乐的功能性,例如利用音乐的功能性不但对思想有积极的影响,还可以愉悦心情,锻炼想象力,活跃思维。这些都可以使人们对音乐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感知能力相应的增加,因此音乐的这些功能对人们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们了解音乐的各项功能,并且也让学生们善于利用音乐的功能提高音乐的教学能力是更重要的。而奥尔夫理念在发挥音乐的功能作用中有着极大的潜能,从奥尔夫乐理念中的亲自参与诉诸感悟,回归人本,便是最好的证明。

第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音乐艺术修养。提高学前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首先要了解儿童音乐的特点。儿童音乐的特点是由儿童音乐的审美特性决定的,那么儿童音乐的审美特性,也就决定了幼儿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音乐修养的程度和范围,儿童音乐的特点有教育性,愉悦性和个体性,这就说明儿童音乐的审美特性有一定的综合性。那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想在音乐的教学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本身应具备整体的音乐的综合能力,所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音乐艺术修养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从听课到参与音乐活动的行为改变。奥尔夫音乐是适合于开端学习的,为所有人而创作的。大一的学生基本上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技能学习,所以他们基本的音乐素养基础学习刚好是一个开端。奥尔夫音乐理念学习是没有年龄和人群的界限的,也可以说,虽然是为儿童创作的音乐,但是它适合所有的人去学习音乐,需要改变以往的学习状态,就是在音乐的学习中人人都是参与者,而不是倾听者。教师与学生都是参与者,并一起来完善音乐的各项活动,没有主角配角之分,都是学习者,或者說都是享受和感受音乐的人在整个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大家相识在一起完成一件伟大而自豪的工程,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彼此服务,这种参与会让学习的每一个人感到音乐的魅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个人都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音乐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学生在音乐中学习的兴趣。

第五,增强音乐教学的直观性。奥尔夫的音乐原本性不但会增强学生音乐的教学能力,促进具体形象与抽象概念的结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促进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音乐本身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他是时间与声音和听觉的结合体,加上我们的情感表达就有着十分抽象的音乐形象了。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为了能够理解和学习音乐,教师应该把声音在时间过程中表现音乐形象的步骤更直观地体现出来,这样音乐的直观性就加强了,特别是奥尔夫音乐中所提出的适合于开端的学习,也就说明音乐教学的直观性增强了。开端音乐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教学的直观性会降低音乐学习的难度,并会提高对音乐抽象的理解,这样的规则改变很大程度上提高学前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音乐教学的能力。

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中,不能使用单一的音乐教学思想、墨守成规,应该取百家之长,这样既能音乐教学体系又能提高学生音乐教学能力。所以在教学方法和思想上应该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参考文献:

[1]李旦娜,修书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9.

[2]王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借鉴之我见.课程教育研究[A].2016年3月.

[3]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中央音乐出版社,2015年.

[4]孙昕.引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J].成才之路,2013年07期.

[5]张环,颜铁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国内研究现状评述[J].北方音乐,2018年09期.

猜你喜欢
教学能力学前教育培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