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反思

2019-08-21 12:00周玉红
戏剧之家 2019年24期
关键词:教育戏剧应用实践口语教学

周玉红

【摘 要】对课堂教学而言,教育戏剧属于最常见的一类教学法,在实践操作中为了实现某项学习任务,学生需要对剧场技巧加以熟练应用,因此被称之为教育戏剧。通过这类教学法,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但能够激发学生个人兴趣,提升英语学习中的口语水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以及合作能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教育戏剧;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4-0156-02

当前国内高中毕业生,在英语能力方面已获得明显提升,在语言方面具备越来越多的输入量。在大学仍然以语言输入为主,他们在语言输出方面不感兴趣,或者担心口语错误而不敢主动开口。在传统初中、高中等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学生对英语笔试往往更为看重,对考试则兴趣不大。高校英语教学授课过程中往往以教师作为主体来开展,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对语言进行输出,因此口语社交能力明显不足。2007年教育部正式对外下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通知,其中明确提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宗旨在于全面提升大学生英语方面的综合能力,特别在听说能力方面。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出生动、真实的口语学习氛围,让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充满兴趣,全面提升英语说的能力。

一、教育戏剧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以及应用

美国学者Terrell、Krashen通过大量分析认为,在语言学习方面下面三种方法可起到良好促进效果:

(一)在教学过程中气氛保持愉悦轻松,有助于减轻学习压力,同时降低出现焦虑的概率;

(二)学生在学习上出现较强的动机;

(三)充满学习的自信心[1]。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添加教育戏剧成分,不但能够全面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对口语学习充满兴趣,同时还能够降低出现焦虑的几率,缓解学习压力。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对语言进行输出,保证最佳的口语教学成果。因此笔者拟通过在大学英语口语日常教学中添加教育戏剧成分,分析口语教学与戏剧整合的相关办法,希望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改革以及戏剧艺术提供全新的发展路径。

教育戏剧是在学校课堂教学中融入戏剧成分的统称,主要通过对剧场以及戏剧相关技巧的应用,借助剧场、扮演以及练习等相关形式实现教学的目的。其基本内涵除了包含人类学、心理学以及戏剧之外,还包括社会学、教育学以及剧场等理论。通过这些理论组成教育戏剧的运作基础,也体现出在教育体系内部从事教学的关键作用以及必要性[2]。因为戏剧掺杂有音乐、美术、肢体以及表情等諸多表达元素,在教育性以及综合性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特征,不管语言教学还是戏剧教学,其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因此在高等学校语文以及英语等日常教学中引入戏剧成为理所应当的一件事。

笔者专门在口语课程内部插入戏剧表演,研究对象为2018级英语旅游专业前三个班级,在后半学期最后2个月口语课上通过教育戏剧展开课堂教学。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在于:首先,对学生近一年对英语口语知识掌握状况展开了解;其次,通过戏剧表演等训练方式,将学生掌握的知识利用舞台方式充分表现,做到学与用相结合。结合6年口语课堂教学经验,笔者针对戏剧表演进行详细划分,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挑选并做好准备工作

该阶段是师生之间要学会共同阅读与欣赏,同时要挑选出最适合课堂教学的剧本。为了提升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可以鼓励学生对剧本进行自主选择,教师可以进行辅助分析。剧本选择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选择表演难度小、理解较为容易的脚本,同时在主题上一定要乐观积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对学生个人兴趣进行了解,帮助学生对《威尼斯商人》以及《傲慢与偏见》等经典题材进行充分理解。在了解这些题材的基础上,不但能帮助学生从事英语学习,同时还可以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当选择的剧本最后获得一致通过后,师生之间要对角色进行合理分配,同时对剧本进行改编。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道具,对语言进行梳理,在课余时间对台词进行准备。

第二阶段: 时间以及练习

该阶段教师要对学生分组,针对剧本展开多次练习。针对学生实际展开有效指导,比如调整语调、激发自信以及告诉学生怎样合理使用肢体语言以及面部表情。为了让学生在表演实践中获得成就感,教师不妨让学生对视频里面角色的动作以及语调进行模仿。当然学生也可以自己对剧本情景加以改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创造力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当表演完成后,教师以及其他学生针对“演员”的表演情况给予相关建议,比如语调高低、语言是否得体以及角色表现力等。通过多次表演让学生在心态上做好调整,全面投入到剧情角色里面。

第三阶段: 表演以及评价

通过两个月的准备以及练习,学生即将投入实战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提前20分钟到达后台,准备好表演所用道具,同时将剧服穿好。这并非一般的戏剧表演,而是针对学生两个月英语口语提升情况展开的全面检验。“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观众”要认真观看并对戏服、语言、演技以及其他项目打分,针对“演员”的表演教师需要给予公正评价,同时给予鼓励,对其中有待改进的地方提出合理修改建议。

二、教育戏剧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以及反思

2018级英语旅游专业前三个班级118名学生全部参加了两个月的表演实践,所有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通过日常口语课堂教学以及两个月的教育实践,针对教育戏剧笔者在理解方面有更深的体会。

(一) 让学生协作能力得以加强

教育戏剧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法,主要以学生为核心展开。起初,在分配角色以及表演过程中,学生配合可能不够默契。不过多次磨合以及反复训练之后,在表演过程中可以借助眼神对对方意图加以判断。学生之间配合越来越默契,团队协作能力也得以全面提升。

(二) 让学生更轻松学习

在排演过程中一定要带着感情。在排演时“舞台”往往充满正能量,同时夹杂着欢声笑语,让平时内向的学生变得更加积极,轻松投入到排练中[3]。由此口语学习显得不再乏味枯燥,在玩乐中轻松学习。

(三) 全面提升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将近两个月的排练,再加上视频方面的配音练习,很多学生在语调以及语音方面都有显著提升。而且掌握的词汇量以及使用准确度均得到不同程度提升。表演结束后得到师生的点评以及鼓励,学生在口语表达学习方面将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四) 大幅度提升学生个人文化素养

在排练剧本以及查阅资料文献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戏剧可以对西方文学、经济以及政治等多个层面加以了解。不但能够体会到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而且还可以让个人文化内涵变得更加丰富,眼界得以开阔。

(五) 自主学习以及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表演剧本在查阅过程中,往往要借助图书馆或者网络途径查询所需资料。如果遇到陌生詞汇或者专业术语,学生往往要翻阅资料或者查字典,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此外,学生对剧本进行改编以及自己进行导演,整个筹备环节属于创新的一个过程,有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结语

通过将近两个月的教育戏剧实践,可以看出,这种教育方法摒弃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属于以学生为核心的典型代表模式。在口语课堂教学中融入教育戏剧,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口语的自信心。学生创新、自主学习、协作以及问题解决相关能力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当然在表演过程中还存在些许问题,比如自编或改编之后的剧本在表演中,英语底子偏差的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不足,尤其在语法使用方面不够精准。因此教师可将重点放在怎样在戏剧实践中融入语法学习,比如语感以及语法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从英语戏剧表演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许敏,李坡.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2).

[2]戏剧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有效模式探讨[J].刘燕.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6(02).

[3]戏剧教学要以剧本为本[J].张玉新,王春.语文建设.2016(10).

猜你喜欢
教育戏剧应用实践口语教学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教育戏剧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教育戏剧在智障学生情绪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