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灯下的往事

2019-08-24 03:05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孔融让梨万事兴美孚

20世纪50年代的平望镇,还没有普及电灯,大多数人家都用煤油灯。有的是用小玻璃瓶自制,有的是从商店买回来的“美孚灯”。我家当时就有两盏美孚灯,一盏供我们兄弟姐妹晚上看书学习,另一盏是父母做家务所用。记得每当夜幕降临,母亲便拿出煤油灯,将玻璃灯罩取下,哈一口气,再用碎布轻轻擦拭,直到把灯罩口上的黑印擦拭干净。接着用火柴将一根棉纱做的灯芯点亮,然后转动几下控制旋钮,等火苗的光烛平稳之后,再扣上灯罩。这时,顿觉眼前一片光明,整个屋子充满温馨。

有时为节省煤油,母亲做完家务,就把另一盏灯熄了,和我们兄弟姐妹共用一盏煤油灯。小小的煤油灯也给我们的童年增添了不少乐趣。我们会把点亮的煤油灯放在距离墙壁不远的桌子上,然后把手放在灯与墙壁之间,将五个手指做出一张一合的动作,土墙上就会出现小狗张嘴、大雁展翅的形状。更多的夜晚,我们做完作业,便围在煤油灯下,看母亲缝衣服,听她慢悠悠地讲故事:董永与七仙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虽然母亲不识字,说不清时间、地点,也缺少跌宕起伏的情节,可我们仍听得如痴如醉。偶尔,父亲也会给我们讲凿壁借光、孔融让梨、“二十四孝”的故事,并告诫我们牢记“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家和万事兴”的古训。让谦虚好学、忠孝节义的道理在我们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在那个精神文化生活极其贫瘠的年代,父母用那些故事与传说,丰富了我们童年的精神世界,带来无限欢乐,更使我们懂得了许多朴素隽永的人生哲理。

如今,我已年过七旬,煤油灯早已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可那小小的火苗,依旧温暖着我的记忆,是它那星星之火,点燃了我的智慧;是它那如豆之光,照亮了我的人生……

(摘自苏州市吴江区老年大学校刊《红枫》)

猜你喜欢
孔融让梨万事兴美孚
金虎生威万事兴
孔融让梨
家和万事兴
孔融让梨
美孚®黑霸王®傲超及长效系列新产品助力节能减排
家和万事兴
孔融让梨
美孚1号™金装系列全新上市 成功挑战18000km换油周期
孔融让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