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与再造
——露西·李陶艺作品的美学解析

2019-08-24 07:59高英展
陶瓷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色釉陶艺家釉色

高英展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市,333000)

0 引言

“陶艺”是我国从日本舶来的词语,现代陶艺革命从日本“走泥社”和美国“奥蒂斯”艺术学院相继开端。在19 世纪50 年代,当时社会经济,艺术文化各领域交流频繁,不同思想相互影响,这时期的古典陶瓷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呈现出更丰富的形态。陶瓷由传统工艺已经成为由陶艺家自由创作表达的媒介。抽象主义,立体主义,现代主义等艺术思潮不断影响陶艺家的创作观念,使陶艺有了更丰富,更抽象的形态。二十世纪初的维也纳,新视觉艺术和新设计思想在此蓬勃发展,现代设计精神和革新画派构成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圈,成为了露西·李成长的教育背景。露西·李在维也纳工艺美术学院进行学习期间,她爱上陶瓷制作,用露西·李自己的话说“她在上学的第一天,当她看到了拉坯机,便对此一见钟情。除了学习绘画和艺术史,她专修陶艺,且毕生对拉坯成型的陶瓷保持着热忱与忠诚。”①从此便开始了她的陶瓷生涯。

1、理性解读

1.1 现代设计融合传统工艺

维也纳现代设计和艺术美学构成露西·李创作理念的基础。现代设计的简约,凝练成为了露西·李一生的艺术创作追求,工业文明是现代设计的开端,而传统制瓷工艺极大依赖于手工制作,这与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有着很大的不同。陶瓷工艺与材质应用相辅相成,在作品烧制出来以前没有人知道答案,正是这种不可控的因素给予陶瓷艺术更多的魅力。露西·李设计的陶艺作品基于建筑美学(图1),即简约,凝练,抽象。她制作时严格遵循传统工艺法则,同时加入现代设计美学观从而创作出独特的陶艺作品。露西·李在现代设计,传统工艺,材料认知等方面不遗余力的探索,她毕生都在为跨越这些藩篱做出努力。

1.2 平衡感和统一性

图1 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

图2 露西·李的作品

图3 康定斯基的作品

图4 露西·李配置的火岩釉

露西·李的陶艺作品造型富有张力,对比强烈而不失稳重。以斗笠碗为例,口沿极力向外张开,碗壁的轮廓线柔美又直挺,感觉完全可以支撑外沿的重量却不会塌陷,圆柱体的底足与口沿形成对比,即便口沿直径再大,扎实稳重的低足也可以做出有力的支撑。显现出优美的平衡感。(图2)

露西·李一直选择拉坯成型进行制作,在“圆筒”所构建的造型系统中,以中轴线为出发点的放射线纹和同心圆线纹与“圆筒”式造型搭配和谐,相互呼应,这是装饰与造型的统一。

1.3 材料与工艺的高度认知

在维也纳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期间,露西·李学习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她不断学习各种技法熟悉各种材料的特质。这期间的积累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基础,1965 年一位策展人在英国的一家画廊中为伯纳德里奇,露西·李和其他五位瑞典陶艺家的作品做展览,展览图录中提出:“现代陶人需要身兼画家,雕塑家,制图师,化学家,物理学家和手工艺者多重身份”。由于陶瓷工艺多元,牵扯化学等其他科学知识,陶艺家进行新的创作必须对这些知识和工艺有独特的经验。工艺的优劣很大依赖于材料的把握和对工具的使用,日本民艺先驱柳宗悦先生曾说过:“佳作自然天成,工艺之美也是材料之美。对材料的忽视也就是对工艺之美的忽视”②虽然创作可以大胆赋予作品感情与理念,但制作过程中必须尊重传统工艺秩序和材料本身的特点。露西·李配置泥土极为认真,她会严格按照比例进行球磨,揉制,确保其均匀,她对泥土的干燥和可塑性有着自己的把握方法。配釉、刷釉、装窑、烧制,每一环节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

2、感性认知

2.1 情绪与色彩搭配

色彩在艺术中是一个可以进行抽象表达的元素(图3),它与人的精神,情感,心理关系密切。釉色表现是绘画颜料和其他矿物质原料无法代替的,它有着自身的特质,露西·李在釉料方面做过大量实验,她使用过的釉色丰富,包括“火焰釉”“、(图4)“裂纹釉、”“单色釉”等。不同的釉色彰显出不同的作品特质,没有哪一种釉色是她一直固定的表现方式。

肌理和色彩是作者无声的情绪表现,白色的乳浊釉和肌理丰富的火山岩釉像是自然风化侵蚀的岩石,这些颜色变化微妙同时又统一在色调之中。单色釉也是露西·李常用的釉色。黑色沉稳庄重,白色,纯洁明亮,黄色大方活泼,这些单色釉一般用于生活日用器皿中。(图5)氧化锰和其他单色釉搭配是露西里代表风格之一,氧化锰经过高温烧成表面形成一层明亮的金属色,加上氧化锰本身偏向褐色,造型与褐色釉相结合较为稳重,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蓝釉附着在器皿的口沿,流釉,不规则的肌理如同海洋一般,增加了作品的活泼感和装饰感。(图6)

2.2 朴素刚毅的人生态度

图5 单色釉应用于日用器皿上

图6 露西·李的代表作品

图7 露西·李在二战时期为工厂制作的纽扣

露西·李说自己“只是一个做器皿的人”。她从不以知识分子自居,也拒绝关于作品的一切哲学化讨论。③一个横跨传统与当代陶艺的艺术家对于事业的态度是如此朴素,露西里与诸多艺术家不同的特点之一在于她秉承着“工匠精神”去创作,而非哲学式艺术观念的表达。这种朴素的创作态度伴随了她的一生,出身富贵家族的她经历过婚姻的失败,亲朋好友的离世,战争的残酷,尤其在战争期间,她在工厂做过纽扣(图7),为消防队站过岗等,这些经历反而让她变得更刚毅,更坚强。她将这种朴素与刚毅的态度带入了陶艺生涯,她总是不断实验,如何配制出想要的釉料、如何变化造型、如何应用剔釉、如何调制出与釉色相匹配的温度、如何改进窑炉等,在工艺流程的一系列步骤中她总想着优化出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在工艺与艺术的探索中,没有坚强的意志力是无法支撑下去的,直至露西·李逝世的前五年,她才停止创作。她一生风风雨雨的经历已经超越了艺术观念的讨论。

随着现代陶艺的发展,各国各种技术观念日渐风靡,一些评论家也会把露西里纳入风格流派之中。而事实上,露西里自始至终拒绝跟随流派,始终追求着有实验性的创新。唯独受现代主义建筑影响多一些,她的器皿起伏高低深浅,抽象却又自成一体,虽然她的器皿可以被归纳为不同的系列,但她从未制作过相同的作品。正如在1950 年的一份手稿中她写道:“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新的开端,而我永远都在学习。”④

3、结语

露西·李作为将现代设计与陶瓷艺术进行重构再创造的先驱,为现代陶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露西·李作品的具体解析,对其作品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造型来源,釉色选择,烧成方式等详细概述,来明确露西·李的创作方法及艺术追求。通过对露西·李艺术追求和人生经历的描述与研究,扩大了我们陶艺审美的维度。将露西·李作品的美学特征进行研究提高了我们对器物的审美认知;对露西·李陶瓷工艺与设计的结合研究将为当代陶艺创作发现延展出新的可能性。

注释

①托尼·伯克斯著《陶瓷一生:露西里》【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19

②柳宗悦著徐艺乙译《工艺之道》【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41

③托尼·伯克斯著《陶瓷一生:露西里》【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95

④托尼·伯克斯著《陶瓷一生:露西里》【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97

猜你喜欢
色釉陶艺家釉色
如意
《高原旭日升》高温色釉彩瓶
徐岚
陈厚卿作品精选
余昌冰作品精选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
中国当代陶艺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