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守初心

2019-08-26 09:08赵芳,王铖,朱熙
今日民族 2019年7期
关键词:易地山村桃树

·施甸风光 申邵怀 摄

尖山:向着幸福加速跑

施甸县摆榔乡尖山村地处昌宁县湾甸河谷与摆榔乡的交界处,这里的彝族、布朗族村寨山高坡陡、河谷很深,群众居住环境恶劣,时刻面临滑坡、飞石等安全隐患。过去的尖山村,以两样东西出名——“路烂”和“缺水”,如今的尖山村,也有两样出名——“美丽乡村”和“尖山古茶”。

尖山村,真正迈上了快速发展、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荒茶山变成“香饽饽”

5月中旬,施甸县摆榔乡尖山村古茶园的春茶采摘逐渐收尾,33岁的戴学江正在自家小院里,忙着清理机器、晒茶叶。做好手上的最后一批春茶,他准备出去走走,看看今年的茶叶市场。

戴学江是“道酬农庄”茶叶作坊的老板,也是尖山古树茶叶合作社的牵头人之一。“我是2015年开始做茶的。头两年我们的技术不好,销量上不去。这两年,外出学了些技术,茶叶越做越好了。现在野生大树春茶市场比较火,像我们村那两棵上千年的古茶树每年可采摘加工大树春茶20市斤,可以卖到上千元每市斤。大部分的百年茶树,茶叶也在500元一市斤。2018年,端午节“端阳花开”时,我们到施甸县城展销,一天就有10000多元的销售额。茶叶成了我们致富的好帮手。”

尖山古茶的火爆,还要从2014年说起。

“尖山海拔高差大,呈立体气候。历来,有很多群众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移植野生茶树种植,全村有茶园面积600多亩,大部分是有着上百年树龄的野生古茶树,最老的462年。尖山村委会几个村民小组都有茶园,最多的农户有20多亩地。但长期以来,由于制作工艺比较粗糙,茶叶价格低迷,毛茶每公斤十多元,效益低微,大多自产自销。因此,大部分群众对茶园疏于管理,长期下来,茶园变成了荒茶山。”摆榔乡组织委员张碧露对过去的尖山茶,记忆犹新。

2014年,施甸人王朝国到村里收茶。他发现,尖山茶虽然工艺粗糙,但茶叶味道醇厚、经久耐泡。王朝国看到商机,从村民手中承包了30多亩古茶林,开始管理茶林、采茶和加工制作茶叶。刚开始经验不足,制出的茶口感不好,没有销路,他就去临沧、普洱、版纳的各家茶厂学习取经,2016年提升了茶的品质,销往北京、上海、广东、四川、重庆、海南等地,供不应求。

为盘活古树茶产业,施甸县投入资金11万元,组织群众对尖山村300余户600多亩荒废已久的古茶树、大茶树茶地进行了人工除草、修枝打尖等提升改造;另一方面,县、乡鼓励尖山村党员带头先行先试,不断学习和研究制茶工艺,在对传统工艺进行全面升级并获得市场认可的基础上,成功地在尖山易地扶贫安置点里开起了“舌韵尖山”“古茶彝寨”“道酬农庄”等古树茶制作加工茶坊,还办起了两家茶叶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到茶园里帮忙管理、采摘茶叶,到茶坊里炒茶、揉茶、分级装箱。2018年,涉及农户户均增收2000至10000元。

过去不值钱在山林里自生自灭的古茶树,现在成了尖山茶农眼里的“香饽饽”。

·村寨一角·

“称石头”的村支书

顺着尖山易地扶贫安置点宽敞干净的道路,跟着尖山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戴志全,穿行在错落有致的村寨里,绿树红花点缀在白墙黛瓦间,彝族、布朗族村民风景如画的新家园让人惊叹,“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感党恩,跟党走”……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让人振奋。

说起如今的好日子,戴志全说,“不容易”。

1985年,16岁的戴志全初中毕业回到家,“那时候,土地刚刚承包下户,我家里比较困难,刚买了一栋房子,哥哥又结婚,家里贷款3000元,我自己心理压力非常大,好在那几年发展甘蔗,我每年种30多亩甘蔗,两年多就还完了贷款。后来一直种甘蔗,又发展烤烟,养猪养牛,家里条件慢慢好一些了。1995年被选为村长,2000年开始任村支书,一直干到现在。”

“刚当村长那会儿,村委会是老房子,下雨天四处漏雨。开个群众大会,坐的凳子都没有。大家都用报纸垫着坐天井里、墙头上。我们村到摆榔乡政府有6公里路。2008年以前,尖山村两样东西出名——缺水出名,路烂出名。”

“每年雨季每个人没有两双雨鞋过不去,一双长筒、一双短筒。实在没有办法,工作队和村干部发动村民修路,农户每人出20元,每人交1000斤石头去填路。山歌里唱‘天上星星无人数、地上石头无人称’,当时,我们真的去称石头,一点点把进村委会的路垫好了。后来村里搞了个推土机,哪里实在太烂,自己推推,这样将就了几年。到2010年搞‘村村通’,太好了,我们赶上了好时候。”戴志全说。

俗话说‘若要富、先修路’,以修路为契机,改变在悄然发生。2002年开始,尖山村委会党总支号召党员身份亮出来,每个党员每年要为乡亲们做一件好事。村党总支领着大家从取水点架起管道,解决缺水问题;领着大家搞产业:种烤烟、搞养殖;给大家搞实用技术技能培训:驾驶、电焊、装饰、农机、烹调、电子商务、非物质文化、职业教育,鼓励农户掌握技能“走出去”。党总支渐渐有了凝聚力。

·尖山新貌 摆榔乡 供图

“最苦的时候,是那几年种烤烟,党员带头种,有些农户不愿意种,我们要挨家挨户做工作,帮着种。我记得有一次去帮一个农户家种烤烟,我自己家的地正好在旁边,我帮着别人挖烟沟,我老婆一个人在旁边地里挖,回家都不愿意理我。那时候,白天挖烟沟,晚上去几公里外抽水,第二天每家发几桶去浇烤烟。多出劳动力我不怕,但收益低,群众不乐意,不跟随,我觉得确实难。对家里来说,我有亏欠。”49岁的戴志全说起自己这些年的苦与乐。“但高兴的是,近几年,我们赶上了发展的机遇,村寨大变样了。2016年,我们党总支获得‘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7年9月份,尖山整村脱贫。2018年,我们村被保山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AAA级美丽乡村”。”戴志全一脸自豪。

下定决心“拔穷根”

“来我家坐坐。”路边一个小院里,布朗族主妇安仲全热情地打招呼。“我家是搬迁户,家里还有些贷款,现在新房子住上了,大孩子在上海现代流通学校读电子商务,这两年压力有点大,我老公外出打工,我在家照顾老人、娃娃,还养牛、采茶,贷款慢慢还。”

“我们村的搬迁着手比较早,2015年6月就开始干了。”戴志全说。

尖山海拔高差大,700米至2340米,搬迁主要是针对尖山村关脚、里掰及尖山一、二组这类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质灾害区域农户。

2015年6月,尖山村开始选址建设,结合安置点的地势,因山就势、因地制宜,将易地扶贫搬迁与特色旅游村寨建设、生活、就医、就学等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打造“环绕式”生态开放小区,在安置房建筑风格上,突出古朴、自然的民族文化特色。

“我们采用移民搬迁解决一批、拆除重建解决一批(中烟公司)、修缮加固解决一批、兜底建盖解决一批。资金上通过‘政府补助一点、贷款申请一点、自己积攒一点、亲戚借款一点’的‘四个一点’来减轻群众负担。保障搬迁户能够直接入住安居,也防止出现盲目攀比、跟风又增加负债的现象。”戴志全说。尖山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群众80户,327人,其中建档立卡户有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补助8万元,又享受20年期住房建设贴息转贷资金6万元,减轻了村民的压力。项目于2015年11月启动,2017年5月23日全部入住。

·里关·古茶彝寨·

党的恩情永不忘,誓把忠心献给党,紧紧跟着共产党,脱贫致富奔小康;党的恩情永不忘,誓把忠心献给党,紧紧跟着共产党,幸福生活万年长!

“乡里将尖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命名为‘里关·古茶彝寨’,从高空俯瞰,整个安置点像一片古树茶的茶叶,这片‘茶叶’中又恰好镶嵌着一枚‘熠熠生辉’的‘党徽’,这个美丽的巧合,还是安置点建成后,保山市电视台来到这里拍摄脱贫攻坚成果时,航拍时偶然发现的。这片‘茶叶’象征着尖山村正在冉冉兴起的古树茶产业,这枚‘党徽’见证了安置点征地、建设、入住过程乃至产业发展、乡村治理过程中,尖山村党总支每一名党员几次三番入户宣讲的辛苦、遇到群众不理解时的心酸和看见群众圆了安居梦的幸福。”张碧露笑着说。

新房子盖好了,“靓丽庭院”评比接着开展起来。支部组织培训农户,家里如何摆设、怎样打扫卫生、保持整洁。2018年,村里还从建档立卡户、脱贫风险户中选出5个保洁员、8个护林员,13个公益岗整合使用,负责村寨环境。整个村寨的环境比之前提高了一大截。

彝族村民李春秀说:“路修好了,房子这么漂亮,现在我们做什么都方便。村里有些人参加了培训,外出打工,一年也能赚三四万。”

2018年,尖山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450.64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65元。

下一步,结合尖山茶园和民族风情,摆榔乡将在尖山推动特色村寨旅游产业发展,以“玩在野鸭湖、住在布朗山”“善洲林场学、彝朗山寨逛”等为主题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寨,鼓励党员先行先试带头发展有浓郁少数民族特色的乡村民宿、农家乐产业,以村为单位打包推出“周边游”“一日游”“家庭游”“情侣游”等产品,并在淘宝、微店、微信公众平台上推广销售,带动群众在走搬迁脱贫路、产业脱贫路的同时走上旅游致富脱贫路。

尖山村,真正迈上了快速发展、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尖山有一首广为流传的“感党恩”的顺口溜:“一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过去缺吃又少喝,如今脱贫奔小康;二谢共产党,穿衣把你想,过去穿的粗布衣,如今品牌新时装;三谢共产党,住房把你想,过去住在深山沟,如今搬进新楼房;四谢共产党,上学把你想,过去读书半路荒,如今求学国家帮;五谢共产党,看病把你想,过去大病无钱医,如今健康能保障;党的恩情永不忘,誓把忠心献给党,紧紧跟着共产党,脱贫致富奔小康;党的恩情永不忘,誓把忠心献给党,紧紧跟着共产党,幸福生活万年长!”

桃树河:搬出大山天地宽

腾冲市中和镇新街社区桃树河村村口,一个葫芦雕塑分外显眼,葫芦身后,漂亮的特色民居闯入视线。桃树河的房子很有特色,墙基是由当地最具特色的火山石砌成,不仅非常牢固,而且颜色与上面青色的坯砖搭配起来十分沉稳,房顶一层黑瓦勾勒出一道美美的线条,更具滇西民风。每家每户山墙上醒目的“寨徽”——弓弩,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典型的傈僳族村寨。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炎热的午后,知了在树上喳喳叫着,85后村支书余在明家的小四合院里却很凉爽。不大的小院布置得井井有条,整洁的堂屋里,电视墙、沙发、茶几、绿色植物一应俱全。说到村子,余在明侃侃而谈:“我们村是2015年搬迁来的。以前的村子就叫桃树河,离这里有20多公里。”

余在明家的小四合院

桃树河村历史悠久,史料记载,康熙年间,余氏祖先来到桃树河后,打秋坡脚有一块小平地,两条河在此交汇,河岸两边盛开着成片的桃花,遂起名“桃树河”,并在此建村立寨。

2010年,桃树河是腾冲市198个边少贫自然村之一。全村有77户,400人,均为傈僳族。由于坐落于离村委会22公里,海拔1650—2600米的群山之中,村庄依山而建,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环境恶劣。通往村子的主要通道均为砂石路,山高谷深,道路泥泞,晴通雨阻,村民上学、就医十分困难,每到雨季还要受到山洪、地质灾害的威胁,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村寨的发展,也威胁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和条件,桃树河村民没有屈服,而是秉承了傈僳族先民一向的果敢和坚定,认定了只有舍去旧居,易地建设新家才是摆脱生存困境的根本出路。实施整体搬迁成为村民们心中的期盼。

迫切希望改变的心,迎来了改变的好时机。

2011年,桃树河村党支部自发组织村民筹措资金482万元购得郭家营自然村(大水板)集体闲置土地约53亩。鉴于实际情况需要及群众搬迁愿望的迫切性,中和镇、腾冲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时行动起来,将桃树河村列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并协调各部门帮助做了勘察研究和相关规划。

在多方努力下,桃树河村搬迁点于2014年年底开工建设,市、镇、村以及各有关职能部门积极整合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等项目资金920余万元,设计容纳77户,实施了“三通一平”、安居房建设、主干道巷道硬化、文化广场建设等工程。2015年,搬迁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村民们陆续搬进了新家园。

“可持续发展才是关键”

迁入新家园,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搬迁只是第一步。

易地搬迁,问题多、难度大,社区党支部决定发动全体党员,建立一个为村民办事的便民服务体系,用贴心的服务来消除村民的顾虑。党支部成立了一个“党支部+党员户+普通农户”的三级网格化服务体系,以党支部支委为服务班子、7个党员户为服务小组,每个党员户按照就近原则联系7—10户普通农户,并明确1名傈汉双语工作者,定期收集群众诉求并报组织帮助解决,变群众跑为党员跑,变个人急为组织急,让党的关怀更加温暖人心。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极大地提高了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望。

“虽然大家都是自愿搬迁的,但搬迁对于桃树河的村民来说是一件改弦易辙的大事,很多迁入的村民还需要适应和转变。”中和乡宣传委员坦言。

村民们也慢慢认识到,建设新家只是基础,能致富、可持续发展才是关键。

为使村民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村党支部党员干部立下了军令状,用紧密的联系来实现带领群众致富。

引进产业,成了党员干部奋斗的新战场。

党支部组织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大家一致认为,要发展还是要依托资源优势,在种植业和林业上做文章,把迁入点发展种植业和迁出点发展林业相互结合,在坝区发展好粮食、果蔬、中草药等农产品种植,在山区继续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全村种植秃杉10000余亩,抚育管护人工和天然林14000余亩、泡核桃3000余亩、红花油茶3000余亩,种植草果2000余亩,年产值达50余万元。

余在明曾代表保山市参加云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交通便利,如今成为桃树河村的一大优势。

因为交通便利、靠近城镇,党支部引导转移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就近务工或外出打工,目前有40名村民长期在外务工。

“我们还有一个建筑装潢公司,主要是做房屋装修。目前,带动50多名青年就业。”余在明说。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桃树河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搬迁前的2280元跃升到现在的10369元,翻了两番以上。

目前,腾冲至猴桥高速公路在建,路线起于腾冲市中和乡毛家营村,止于边检站前,全长52.55公里,计划2020年底建成通车。交通便利的红利,将惠及周边更多的少数民族村寨。

在保山市腾冲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规划中,我们看到,边合区将建设中和、黑泥塘、下街三个片区,规划面积69.87平方公里,其中:中和片区突出基地功能,主要依托腾冲市开放和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发展电工电气、生物医药、装配制造、新型材料等产业,推动产城融合,建设产城融合新区。三个片区通过中缅印国际大通道连接,实现内外互动、产业互撑、优势互补,逐步形成货物集散、加工、进出口贸易、旅游等为一体的“一区三片”空间布局。地处中和镇中心区的桃树河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搬出大山天地宽,如今的桃树河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好日子大步迈进。

文化更“自信”

桃树河村民都是傈僳族。傈僳族特色风情文化保存得很好,传统的各类技艺依然在寨子里演绎,传统技艺的继承者较多。

“上刀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就出自我们桃树河。”余在明很骄傲。组建于1998年的桃树河刀杆文化表演队,先后组织参演130多场次,获奖18次,曾被省文化厅评为先进表演队。就在搬迁的2015年,桃树河还举办了保山傈僳族“阔时节”暨中和镇首届刀杆文化旅游节、保山市傈僳族研究会年会等各项活动。

为继续传承和保护傈僳族传统文化,桃树河建设了三个“一”:一个傈僳族民俗、民族文化展室;一个傈僳族活动室;一个傈僳族“上刀杆下火海”“跳嘎”等民俗活动场所。目前,全村有4名县级民族文化传承人,10多名村民掌握傈僳族“上刀杆下火海”“跳嘎”等传统民族技艺。

下一步,中和镇还将围绕桃树河傈僳风情体验区、岐灵湖旅游度假区、古村落整治保护区三大片区,建设“新岐古镇”。项目围绕古代建筑及戍边文化、丝路文化的深厚底蕴,结合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拟建成集山区生态、古民居建筑群、自然生态观光公园、休闲庄园、文化挖掘、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项目。桃树河搭上了发展旅游的快车。

搬出大山天地宽,如今的桃树河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好日子大步迈进。

·昌宁全貌 何新闻 摄

长山村:山旮旯里“挪穷窝”

从昌宁县城出发,两个多小时后,蜿蜒的乡村公路将视野拉进了一个大山深处的村庄。放眼望去,周围是连绵的群山,星星点点的房屋傍山而建,这就是昌宁县勐统镇长山村。它地处勐统镇西部,距镇政府16公里,全村辖24个村民小组,常住家庭户912户4105人,其中苗族群众聚居的10个村民小组340户1685人,占总人口数的41%,是保山市苗族聚居的第一大村。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

走进村里,一幢幢整齐的苗族新居映入眼帘。青瓦白墙,墙体上还绘有苗族同胞生产生活的画面,不时看到村民在水泥路上骑着摩托,将一袋袋玉米运回家,三五个孩童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追逐打闹。“这里是陀螺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有64户291人,苗族同胞居多,有55户。搬迁以后,基础设施有了改善,就医就学条件也好了。”长山村党总支书记周迎春一边介绍村里的情况,一边带我们在村子里参观。

长山村是昌宁县4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2015年,昌宁县委、县政府将其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结合长山村实际,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重中之重,精准发力。截至目前,全村易地扶贫搬迁户242户,涉及5个集中安置点。

吴绍兵一家是从火皮地自然村搬迁过来的,这个32岁的苗族小伙子正在新家的小院里打扫卫生,见到我们,他停下手中的活和我们聊了起来。“以前火皮地发生过小型滑坡,没有搬迁之前只要一下雨,晚上睡觉都担心,睡都睡不着。”回忆起雨季在火皮地的生活,吴绍兵仍心有余悸。但是,一谈起眼前的日子,他的眼里满是笑意,都是甜蜜。“现在搬出来,房子结实了,下雨天也不怕了。原来怎么也想象不到现在能住那么好的房子。我家老房子那边坡陡,道路难行,房子是土坯房,比较窄,一家人住着很拥挤。现在新房宽敞,我们一家5个人足够住了。”

『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生长在长山苗岭之上的幸福之树正在『民族团结+ 易地搬迁』和『生态扶贫+ 产业发展』两股活水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吴绍兵告诉我们,周围的邻居都是搬迁过来的,各级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的“实策实招”让大家都愿意搬出穷窝、住进新居。勐统镇通过精简设计,降低造价,充分尊重苗族群众的意愿,将房屋风格结合苗族传统生活习俗,去掉了屋内的“隔心墙”,主要提供砖木、砖混两种户型,并统一实行“打二建一”,保证工程造价不超标。通过组织搬迁户、施工组统一预定采购建材,协调供货商“凭量让利”,从中节约支出。

“我们现在有两种户型,107平方米的砖木结构造价为11.6万元,124平方米的砖混结构造价为15.9万元。通过整合地质灾害点迁建、扶贫补助、农发行扶贫贷款资金,为每户搬迁户提供15万元的资金补助,建设砖木结构的可以少贷款,也可用结余添置家具或者搞搞生产,建设砖混结构的自己只需再添补9000元,这减轻了很多搬迁户的负担啊。”周迎春感慨,因为政策好,不少搬迁户由“要我搬”变成了“我要搬”。

村里还对242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和229户农村危房改造户实施继续跟踪,定期检查,为住房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18年,投入资金13.01万元,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以产业培育、扩大就业、自主创业等为途径,让群众不仅能“搬得出”,还能“稳得住”。

“这个易地搬迁太好了,我们现在就不需要考虑重新盖房子的问题,有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家,住进新房也没有太大压力。明年我要争取买一辆车。”吴绍兵编织着对未来的设想,他相信,更好的日子在后头。

保金山也要保青山

绕过村寨来到后面的山上,走近便是满眼绿意,眼前出现一排排长势良好的果树,枝头挂满了青绿色的果子。“这一片是澳洲坚果,再往上那一片是核桃,我们根据长山村的气候土壤,结合苗族的传统生产生活习惯来规划,在海拔1600米以上地方种植核桃,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方种植澳洲坚果。”周迎春指着眼前这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果林说道。2017年末,长山村干果基地面积达2.02万亩,实现人均拥有干果产业面积4.87亩,带动农户895户3580人,贫困户272户1080人。

除此之外,种桑养蚕为村民们增收致富带来了更大的机遇。村民们在养殖之前把养殖蚕的数量报给技术员,技术员根据整个村的需要跟蚕桑公司统一购蚕种,与蚕桑公司签订合同,养出来的蚕茧由他们统一收购。由于养蚕收入可观,长山村的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18年全村养蚕户达303户,新建大蚕房1330平方米。

“养蚕好啊,比在田地里干农活轻松,而且效益也好。全村现在总共有5800多亩桑树,按照我们这里的情况,2.8万到3万条为一张蚕,2018年底全村养了1800多张蚕,收入达353.6万元,2019年预计收入会突破500万呐!”周迎春笑着眯起了眼睛,憧憬着今后的幸福生活。

“现在日子好过多了,我从今年开始种桑养蚕,加上媳妇外出打工的收入,全家一年大概有三四万块钱吧……”吴绍兵掰着手指算起了自家的经济账,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还忘了一个,我刚兼任了护林员,一年工资一万五左右。”他拍拍脑门笑着补充道。对他来说,护林员是一个新的身份。

长山村拥有林地面积26476.5亩,森林覆盖率达40.46%,为了保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扶贫”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吴绍兵担任的护林员就是通过开辟公益性岗位的方式,按照县管、乡聘、村用的原则,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择优吸纳有劳动力的贫困群众负责森林管护,鼓励村民们参与环境保护,增加收入。同时,长山村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来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2018年实施退耕1614.9亩、义务植树8万株,太阳能热水器和节能灶也都出现在了村民的新家中,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站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周迎春描述着在脑海中形成的产业发展“三期规划”。“我们近期要重点发展蚕桑、香料烟产业;中期要发展商品率较高的畜牧业,成立1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建设2个欧牛养殖示范点;远期要重点发展生态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坚果、泡核桃等经济作物。总之要合理布局,长短结合嘛!”长山村未来的美好蓝图在周迎春的勾勒下一点点清晰起来。

“老屋变成了新房,日子也越来越好了,这些是我们眼睛能看得见的变化。还有,以前村里来了客人,村民见到都不打招呼,现在他们会请客人到自己家里坐坐,倒水给客人喝。以前整天晒晒太阳不想干活的懒人多,现在大家都在忙着搞产业,互相较着劲,看谁家的日子过得更好,这些才是看不见的变化呢!”作为长山村陀螺坪巨大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周迎春捕捉到的不只是旧貌换新颜,更多的是积极淳朴的民风和人们内心深处细枝末节的转变。如今,文盲、懒汉、捕鸟人的“苗寨老三样”,变成了能人、大户、好榜样的“苗寨新三样”。

正如村头文化广场上赫然耸立的宣传牌上面写着“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生长在长山苗岭之上的幸福之树正在“民族团结+易地搬迁”和“生态扶贫+产业发展”两股活水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火皮地下村文化活动广场

澳洲坚果种植

猜你喜欢
易地山村桃树
抬水
我请大雁落山村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小桃树的朋友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山村之晨
山村晚归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桃树的“吱吱呀呀”歌
桃树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