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结合康复护理对脂肪肝患者的护理效果

2019-08-26 00:41黄怡寒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3期
关键词:医治生活习惯脂肪肝

黄怡寒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住院部十三病区, 上海, 200021)

脂肪肝是肝脏常见的病理学改变,是由肝细胞内脂肪过多引起的,能够增高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1]。人们的健康正受到脂肪性肝病的威胁。脂肪性肝病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成为世界上第2大肝脏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治未病”为中医学核心理念之一,是通过日常饮食、调理情志、药物及运动调理等多种措施,调理患者机体内阴阳平衡,补气活血,增强抵抗力和体质,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2]。“中医治未病”在中医预防保健中既是重要准则,也是理论基础,且已成为现代卫生保健中重要组成部分。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防止疾病发生、发展,也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4]。本研究探讨中医治未病结合康复护理对脂肪肝患者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高龄肥胖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高血压合并心、脾、肾等功能障碍的患者; ② 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等); ③ 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 ④ 认知障碍患者。观察组44例患者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39~66岁,平均(57.50±7.70)岁,其中22例为酒精型脂肪肝, 19例为肥胖型脂肪肝, 3例为其他型脂肪肝。对照组44例患者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38~65岁,平均(56.50±7.30)岁,其中酒精型脂肪肝23例,肥胖型脂肪肝18例,其他型3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首先寻找患者的致病原因,其次进行针对治疗; 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并进行科学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患病程度和疾病原因,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治未病结合康复护理的方法进行防治,具体如下。① 先防: 脂肪肝患者要寻找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通过指导使患者充分认识肥胖的危险性,并为其制定运动和饮食计划,使患者摄入低脂、低糖饮食。了解患者家族史,因为脂肪肝为家族聚集疾病,所以要及早干预患者的生活习惯,纠正其不良习惯。② 防变: 在遵循辨证论治的同时,对脂肪肝患者进行合理治疗。仔细观察患者早期发病征兆,并进行进一步的防治。采用利水、祛湿、通肺、化痰、消脂、行气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为了防治病邪传变,要认真把握疾病的发展方向。中医治未病并结合康复护理,切断疾病的去路。③ 教育: 通过宣教使患者了解脂肪肝的相关知识,减少在治疗过程中的疑虑,重点强调情志变化的重要作用。在进行防治的同时,使患者保持乐观轻松的心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干预后的健康效果,具体评价标准: 腹满、胁痛等症状消失,超声检查表明肝脏形态及回声正常,胆固醇、血脂恢复到正常水平为治愈; 腹满、胁痛等症状消失,超声检查表示肝脏形态及回声正常,胆固醇、血脂水平下降70%以上为有效; 腹满、胁痛等症状得不到显著改善,甚至有加重的情况,超声检查表示无显著变化,胆固醇、血脂水平下降低于10%为无效[5]。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0.9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0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效果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干预前后检测异常率

护理干预前, 2组高血脂、血压偏高、高血糖、肝功能检测异常和肥胖的异常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干预后, 2组各项异常率均显著降低(P<0.05), 观察组各项异常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脂肪肝是肝脏常见的病理学改变[6]。正常人有少量脂肪存在于肝组织中,其脂肪量为肝脏质量的3%~5%, 如果脂肪在肝内积聚过多,超出肝重量的5%或者在组织学上肝脏脂肪变性超过50%以上时,便可诊断为脂肪肝。临床上,轻度脂肪肝并没有显著症状,重者病情严重[7]。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检测异常率情况比较[n(%)]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一般来说,脂肪肝可以逆转,如果早期发现并且治疗就能得到好转。肝是供人体进行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内的脂肪来源于人类摄入的食物及外周脂肪组织,脂肪肝是脂质在肝细胞内没有完全聚积,从而代谢异常。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糖尿病药物、酒精、营养不良、肥胖、快速减肥等原因与脂肪肝形成有关[8]。

中医治未病理念在中医学体系中源远流长、独具影响。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形成,正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9]。《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关于治未病的重要性[10]。治未病就是采取相关的措施防止相关疾病的发展与发生。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后,“治未病”这样一种医学思想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部分[11-12]。

治未病主要措施: ① 合理预防和干预。目前,亚健康人群往往感觉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时会感觉烦闷、头痛,严重时还会感到肌肉酸痛,但是去医院检查时医生的诊断又显示无大碍[13]。专家[14]认为,若忽视调理身体并长期处于这种亚健康状态,就会快速加剧病情,使疾病恶化。但是如果能合理预防和干预亚健康状态,就可以在无形中恢复机体健康,使人体恢复活力。因此,“治未病”的理念和服务体系能无形克制亚健康,并且将潜在的人体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②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自己必须有健康意识,防患于未然,通过预防可以治愈大多数疾病,同时,可以通过杂志、广播、报纸、科普讲座等各种媒体方式提高健康意识,并学习掌握健康知识[15]。③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十分重要,所以应倡导正确健康的生活习惯[16]。“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生活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17]。④ 培养“既病防变”观念。治未病同时还包含着“既病防变”的有关内容,对于刚开始出现某些脏器功能损害或异常的人群,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因为这些刚刚受损的器官会影响到邻近器官,所以防治这些器官的病变至关重要。因此,“预防”可以阻止危害的进一步发生,保证机体健康[18]。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医治未病结合康复护理的干预下,观察组患者健康状态良好,高血脂、血压偏高、高血糖、肝功能检测异常和肥胖等异常项目显著好转。由此可见,中医治未病结合康复护理对脂肪肝患者有显著疗效。

猜你喜欢
医治生活习惯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高原预适应平台的建立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矮小症防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