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2019-08-26 00:40张慧青王亚绒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3期
关键词:桡骨患肢骨折

张慧青, 王亚绒

(1. 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 疼痛康复科, 陕西 延安, 716000;2. 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二科, 陕西 咸阳, 712000)

尺桡骨干双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多因手臂外伤引起,其发病率在前臂骨折中居第2位[1], 多见于青少年人群。由于解剖功能复杂的关系,双骨干完全骨折后,骨折端可发生侧位、重叠、成角及旋转移位,复位要求较高,若治疗不及时或疗效欠佳,还可引发感染、骨折不愈合、前臂肌间隔综合征、前臂旋转功能受限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后期恢复[2]。目前临床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围术期一般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虽然也能起到一定促进康复效果,但往往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近年来研究[3]指出,给予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围术期康复护理,能缩短骨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质量。本研究将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康复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男16例,年龄20~65岁,平均(35.30±5.69)岁; 女15例,年龄21~66岁,平均(35.19±5.88)岁。对照组男17例,年龄21~59岁,平均(35.05±5.77)岁; 女14例,年龄22~63岁,平均(34.93±5.84)岁。骨折部位: 手臂上1/3段18例、中1/3段24例、下1/3段20例。征得所有患者及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始研究。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 参照201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的《临床骨科学》[4]中关于尺桡骨干双骨折的诊断。纳入标准: 符合尺桡骨干双骨折诊断标准; 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同意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肝、肾、心肺等实质性脏器功能无异常; 未伴有其他急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疾病。

1.2 方法

围术期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常规健康指导、完善相关检查、术中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术后常规饮食、生活指导、医嘱给药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康复护理。

1.2.1 术前护理: ① 加强相关检查。术前除了常规检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外,还要检查患者患肢活动、血运及感觉情况,术前可使用石膏托外固定患肢以减轻疼痛,使用石膏托时要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避免压迫皮肤,石膏托出现变形、扭曲时及时处理。② 心理护理。尺桡骨干双骨折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很多患者对手术治疗不了解,缺乏治疗信心,容易产生绝望、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前护理时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听取患者意见和要求,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解答,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向其讲解手术的基本流程、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治疗信心,让患者学会通过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术前多安排家属探视、陪伴,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这对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信心也有积极意义。

1.2.2 术中护理: 手术开始当日清晨,常规禁食禁饮,提前做好手术室管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术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使用软枕、棉被等帮助患者保暖,提升其舒适感。

1.2.3 术后护理: ① 加强常规护理。术后嘱咐患者将患肢保持在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上,术后短时间内尽量减少患肢活动,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注意术后饮食、生活习惯。② 早期康复护理。术后1~2周即可视患者情况开展早期功能训练,功能训练的目的是促进局部血运、改善局部症状、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开展功能训练前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很多患者对早期功能训练认识不足,认为功能锻炼可能会导致骨折端再次错位,只需安心调养即可,针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向其解释早期功能训练的重要性,鼓励患者每日主动开展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以请正在恢复期的患者向其介绍恢复体会,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③ 介绍早期功能训练方法。复位固定麻醉消失后,功能训练主要以活动肌肉为主,通过练习握拳、伸指等动作,活动某些关节,以免发生肌肉粘连,适当活动肩、肘关节和腕关节,护理人员可采用轻退、柔、摩等手法帮助患者舒经脉、散淤血,起到消肿止痛的效果。④ 中期康复护理。可在术后3~4周进行,此时骨折端愈合基本稳定,患肢症状基本消失,骨痂生长,康复护理主要以锻炼肌肉和关节活动为主,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增加腕、肘关节活动范围和活动强度。⑤ 后期康复护理。可在术后5~6周进行,此时骨折基本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可以将外固定去除,此时是恢复肢体功能的重要时期,可进行全面的肢体负重、肌肉关节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出院后坚持开展功能锻炼,但也要量力而行,嘱咐患者定期回院复诊,了解康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评估并比较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主要测量患者前臂旋前、前臂旋后、腕背伸、腕掌屈度数。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骨折完全愈合时间。记录2组患者术后恢复期间发生关节粘连、桡神经麻痹、延期愈合、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护理后, 2组患肢前臂旋前、前臂旋后、腕背伸、腕掌屈度数比较,实验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恢复期间,实验组发生关节粘连、桡神经麻痹、延期愈合、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1 2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骨折完全愈合时间为(4.20±0.75)个月,对照组为(6.52±0.93)个月,实验组患者骨折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生存方式改变及交通工业、重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各类骨折疾病发生率增高,尺桡骨干双骨折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5-8]。手术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患者术后恢复受到护理质量影响,常规护理干预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促进效果,但在提高患肢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方面效果欠佳,需寻找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9-11]。

康复护理近年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为探讨康复护理在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术后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相关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后期随访调查显示,实验组患者骨折完全愈合时间也短于对照组,证明康复护理在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术后管理中有良好效果。近年来,骨折患者数量增多,人们逐渐意识到,骨折治疗不仅要使患肢外观恢复正常,更重要的是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12-14]。目前临床中仍有不少骨科医师只注重骨折内固定治疗,忽略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影响整体预后质量,延长骨折恢复时间。关节功能训练是骨折患者术后必须开展的一项活动,术后骨折部位疼痛减轻即可进行适当功能训练,注意循序渐进,同时纠正不良运动习惯。负重训练不宜过早开展,早期主要以主动活动为主,恢复期间需定期复查骨折端愈合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早处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术后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能缩短骨折完全愈合时间,提高患肢功能恢复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桡骨患肢骨折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