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

2019-08-26 00:41曾汉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3期
关键词:电切术尿道良性

曾汉云

(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陕西 汉中, 723000)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成年男性下尿路症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尿急、尿频、尿道灼痛、进行性排尿困难和尿路梗阻等症状[1], 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急性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和其他上尿路病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2]显示, 60岁以上的男性中约有40%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近年来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手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用方法,经尿道电切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术式,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时间短等特点,但仍存在术后并发症风险高等缺点[3]。由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普遍偏大,身体机能老化且常伴有心脑血管、内分泌系统等基础疾病,因而需在围术期做好护理工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目标的临床护理规范,在保证临床护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下,能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4]。本研究选取136例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36例,年龄55~79岁。所有患者均因排尿困难、尿频等临床症状就诊,经直肠指检、尿流动力学检查和腹部B超等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 符合经尿道电切术的手术指征; 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半年内接受过经尿道手术治疗者; 逼尿肌无力或神经源性膀胱者; 尿路有急性感染者,或合并有泌尿系统其他重大疾病者; 前列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者; 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 凝血功能障碍者; 明显手术禁忌证者; 既往精神系统疾病史或认知功能障碍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5.55±3.78)岁; 病程1~15年,平均病程(5.02±1.33)年; 最大尿流率(Qmax)5~10 mL/s, 平均Qmax(7.42±1.53) mL/s。观察组患者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4.52±2.33)岁; 病程8个月~14年,平均病程(5.69±1.73)年;Qmax5~11 mL/s, 平均Qmax(6.88±1.21) mL/s。2组患者年龄、病程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电切术。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采用经尿道内窥镜系统进入治疗部位,术中持续低压膀胱冲洗,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增生组织、前列腺包膜的切除。术后冲洗膀胱,创面止血,然后留置三腔尿管。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常规宣教、用药和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如下: ① 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的建立,成员包括主治医师、护士长、护士、营养专家等。对小组成员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知识培训,加深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路径相关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程度。② 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制定,评估患者的病情和一般情况,综合循证医学、循证护理、质量评估和持续促进等管理内容,并据此制定流程化的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包括入院检查、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指导和出院计划等。按照各时段的护理需求制定出临床护理路径表,明确各个阶段的护理内容、责任人和相应的职责。③ 临床护理路径表格的宣教,在患者入院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后,向患者详细解释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并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根据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以获得患者对护理内容的理解和配合。在临床护理路径各时间段,及时收集患者对护理效果和问题的反馈,根据患者需求对内容进行调整和修订。④ 临床护理路径的执行和督导,护理人员作为临床护理路径的执行人,需将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知识与自我的分析判断能力相结合,在保证临床护理路径顺利进行的同时需注意可能出现的偏离临床护理路径的情况,有任何异常情况,需及时通知医师和小组成员,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小组组长需定期核查临床护理路径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及时指导并纠错,以达到规范化护理的目的。护理人员每天均需进行详细记录,直到患者出院将临床护理路径表收回。

1.4 评价指标

①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该量表包括9个因子90个项目。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惧、人际关系、偏执、敌对和精神病性。90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各项目得分之和为总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病情越严重。② 观察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③ 评估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SCL-90得分比较

2组护理前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护理后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惧、人际关系、偏执、敌对和精神病性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2.2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1 2组SCL-90水平比较 分

与护理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7.41±1.72) d、(5 816.33±634.02)元人民币,显著短于、少于对照组的 (8.35±2.04) d、(6 512.18±703.10)元人民币(P<0.05)。

3 讨 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其致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普遍认为与老龄化和功能性睾丸密切相关[5-6]。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尿频、夜尿、膀胱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尿潴留、尿不尽、尿后滴沥等尿梗阻症状,可引发膀胱结石、血尿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7]。长期以来,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方法,经尿道电切术则是公认的“金标准”,虽然该术式疗效确切,但受患者群体老龄化且常伴有基础疾病、围术期心理状况、手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存在发生术后出血、膀胱痉挛、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的风险[8-10]。因而,在患者入院到出院过程中,需建立系统化的护理服务,以满足老年患者的实际需求。临床护理路径是有计划性、目的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模式,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从诊断、检查、治疗、出院计划等方面制定全面的护理服务流程,以达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同时优化护理成本效益的目的。

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惧、人际关系、偏执、敌对和精神病性各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由于疾病进展过程中排尿困难、尿急等症状的加重,常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再加上患者对手术方法的不了解,以及对手术效果和医疗费用的担忧,极易产生负性情绪[11]。通过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计划,采取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向患者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减轻了其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树立了治疗信心; 在了解患者需求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本研究中,观察组出血、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痉挛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减少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电切术的术后并发症,与报道[12]相吻合。良性前列腺增生经电切术后,常出现尿路感染、膀胱痉挛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3]。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通过图表的方式预先制定起点和终点的护理流程,通过制定详细而科学的护理路径表,保证护理体系责任到人,提高护理的主动性与目的性,且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感,使得护理项目更加完善和有序[14]。在临床护理路径中,术后进行科学的排尿指导、活动指导、拔管及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指导,及时了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严密监测患者情况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可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且住院费用更低,与谢丽娟[15]研究结果一致。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过程中,患者可预先了解护理工作流程和内容,从而强化自我护理意识,可在护理过程中主动参与和配合,参与到自身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确保术后的快速康复,减少了术后住院时间。同时,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和住院费用偏高常常与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治疗相关,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减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相应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消费,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对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也有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

猜你喜欢
电切术尿道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陌生的尿道肉阜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体会(附43例报道)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