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抗联精神 壮我青春之歌

2019-08-26 17:53何树亮
关键词:赵尚志赵一曼杨靖宇

何树亮

观罢《丰碑:东北抗联精神》,不禁思绪翻滚、心潮澎湃。

回顾东北抗联的烽火岁月,令人心情沉重。在那段历史时空里,战争和人性残酷碰撞,光荣与屈辱、忠诚与背叛、毁灭与永生彼此交织,抉择着、呐喊着、发酵着,冲破时空阻隔,此刻前来拷问我们的灵魂。

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里,他们衣衫褴褛、武器简陋,他们居无定所、卧雪盖风,他们缺医少药、饥寒交迫。但是他们宁为战死鬼,不当亡国奴,坚决地与侵略者展开了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他们英勇无畏、直面牺牲,前赴后继、百折不回,于国家和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自觉担负起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重任,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东北抗联精神。

他们是谁?他们是东北抗联将士。但他们也不过是一群年轻人。杨靖宇牺牲时35岁,赵尚志34岁,赵一曼31岁,陈翰章27岁,王德泰29岁,魏拯民32岁,宋铁岩28岁,许亨植33岁,还有李延平、夏云杰、祁致中、汪雅臣等,牺牲时的年龄均在二三十岁左右,“八女投江”中的妇女团指导员冷云年仅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他们都是共产党人。

那么,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在漫长的岁月里挥洒血色青春?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爱国爱家的情怀。

让我们来听听英雄们的临终遗言吧!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拿出钱来请求四个砍柴的村民买些食物和棉鞋上山送给他。为首的村民劝他:“我看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杨靖宇沉默一会儿,对他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第二天,接到密报的日军将杨靖宇团团包围,将军壮烈殉国。

东北抗联名将赵尚志一生极为坎坷,曾三次被捕入狱,两次被错误开除党籍,但共产主义信仰毫不动摇。他对周围的同志说:“我生是共产党的人,死也要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上。”一语成谶,1942年2月12日,在袭击鹤岗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时,他被汉奸特务刘德山暗算,负伤被俘。面对敌人的突审,赵尚志将军说道:“你们和我不同样是中国人吗?你们却成为卖国贼,该杀!我死不足惜,今将逝去,还有何可问?”日本关东军编写的一本《满洲共产抗日活动概况》里这样写道:“赵一直睨视审讯官,置刀枪痛苦于不顾,显示无愧于匪中魁首之尊严。而终于往生。”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被捕后,日本人对她用尽酷刑,一无所获。在牺牲前,赵一曼要来了纸笔,写下了对儿子的临终遗言,感动世人:“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东北抗联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奋战14年,不仅在战略上配合了全国抗战,也支援了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东北抗联贡献甚巨,牺牲也极惨烈。据不完全统计,在东北抗日战争期间,有上千名东北抗日联军指挥员英勇牺牲,更有难以计数的抗联战士血洒疆场。

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了我们来时的路。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抗联英雄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顽强战斗,不畏牺牲。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義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带领全国人民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里,我们当代青年必将从东北抗联精神中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形成自己向上向善的人生价值取向,立足本职,用扎实工作谱写青春之壮美篇章,以慰问先烈。

东北抗联烈士永垂不朽!东北抗联精神光耀千秋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萝北县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赵尚志赵一曼杨靖宇
赵尚志生前唯一照片
清唱剧 冰凌花 永远的赵一曼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民族英雄赵一曼之歌
抗联英雄赵尚志
看看赵一曼
抗日英雄赵尚志为何两次被开除党籍
示儿书—赵一曼就义前留给儿子的信
赵尚志错杀抗联军长祁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