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理论下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2019-08-26 13:10刘家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6期
关键词:妊娠期预见性护理

刘家梅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理论下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循证理论下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护理满意度以及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胆汁酸(TBA)、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观察组出现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ALT、TBA以及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在循证理论基础下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妊娠期;循证理论;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意义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临床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发生较多的一种病症,该病症对产妇和胎儿均产生不利影响,危害母婴健康,黄疸、皮肤瘙痒、失眠、恶心等是该病最为明显的症状。临床研究指出,为进一步降低疾病对产妇的危害性,提高治疗效果,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积极作用"。给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循证理论下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该护理措施对疾病产生的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00例,随机为两组。观察组50例,年龄21~30岁,平均(25.66±3.67)岁;孕周35~41周,平均(38.76±3.25)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22例。对照组50例,年龄22~34岁,平均(26.85±4.21)岁;孕周37~45周,平均(39.35±3.66)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所有产妇意识清晰,超声检查胎儿有生命体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1)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给予相对应的饮食指导,叮嘱患者按时服药。(2)观察组患者在循证理论下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①循证理论: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查找该疾病的相关文献,根据以往经验制定循证计划。②健康指导:详细为患者及家属讲述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疾病的危害性以及护理干预的意义,定期组织患者进行孕检,从各项常规检查结果中分析患者的病情状况”,该病症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医护人员应该为其指导一些止痒方法,如轻轻拍打、按压发痒部位,统一为患者准备温和无刺激的医用洗漱用具。③心理指导:患有此病的产妇内心比较焦虑,精神较为敏感,患者担心胎儿的生命安全,为平复患者的负面悲观情绪,护理人员需多与患者交流,为其讲述以往治疗的成功病例,叮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联系患者家属多给予关心和陪伴,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④饮食指导:按照科学理论为患者制定健康計划,多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日常多食蔬菜和水果,控制食物的蛋白量,禁食辛辣刺激。⑤生活指导:医护人员对该疾病的临床病症较了解,可以提前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定期清洗更换衣物,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调至舒适范围内,告知患者保证每天拥有充足睡眠,控制探视时间和次数,为患者营造舒心、安静的病房环境。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理后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胆汁酸(TBA)、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满意度。

统计学方法:数据信息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1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对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各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观察组出现新生儿窒息1例,早产2例,羊水污染1例;对照组出现新生儿窒息4例,早产6例,羊水污染3例。观察组妊娠结局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妇产科中病情危险性较高的疾病,临床中引发该病产生的相关性因素有遗传、环境、内分泌不协调等,产妇在妊娠期发生此病时会出现较多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如:产后大出血、胎儿早产、新生儿窒息等,情况比较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胎儿死亡。临床中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方式5,通过服药来改善临床病症,控制疾病恶化。循证理论下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病情的控制具有较好的协助效果。该护理方式结合临床经验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提前干预解决,可有效预防疾病风险。该护理措施针对患者的病情及时展开护理服务,加强饮食干预,采用有效的心理疏导,提前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较好的护理价值。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出现母婴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各项指标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临床症状的出现,降低疾病对母婴的危害。

综合上述,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循证理论指导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费薇,赵敏.对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实施认知干预对其认知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10):3499-3502.

[2]叶小平,林华,廖夏玲(实心)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教育效果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1):90-93.

[3]贾生梅,段青梅,熊曙光.高海拔地区妊娠期胆汁淤积症胎儿监测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2):2061-2062.

[4]杜小花,曹微.健康教育及疾病知识宣教对预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9):155-156.

[5]耿茹,王俊英.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前干预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7):951-953.

[6]徐玉红,孙丽洲,晋柏.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母儿结局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9):3666-3668.

猜你喜欢
妊娠期预见性护理
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