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千灯镇某中心小学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置报告

2019-08-26 13:10赵玉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6期

赵玉丽

摘要目的:分析本辖区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诊疗和处理情况。方法:对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疾控中心从4名患病学生和1名食堂工作人员的生物学样品中均检测到GII型诺如病毒,检查结果支持诺如病毒诊断。共发现119名学生病例符合诺如病毒感染疑似病例。采取隔离治疗、强化疫情监测、停课等措施控制疫情的发展,感染人群病情稳定,无住院病例和重症病例。结论:学校为疫情易感场所,应做好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对一些常见传染病的健康宣教。

关键词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宣教

2017年3月30日15:00,昆山市千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控制科接到千灯人民医院应急办电话,报告该医院下午陆续接诊20余例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的患者,均来自千灯中心小学,我中心立刻组织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调查,同时电话上报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紧急组织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置,并采集相关标本送实验室检测。经调查,本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共发病119例,市疾控中心从4名患病学生和1名食堂工作人员的生物学样品中均检测到GII型诺如病毒,并且发病学生的临床症状与诺如病毒感染相符合,确定为本起事件是由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疫情。经采取病例隔离治疗、消毒、健康教育宣传等综合防控措施后,本起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本报告旨在对本辖区中心小学部分学生急性胃肠炎的疫情进行处理,并对处理方法进行总结性分析,为今后幼儿园、小学等机构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防治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

资料与方法

疫情资料来源于千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一所小学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调查汇总和回顾性分析。

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由昆山市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专业人员统一对患者及家长发放调查表,对每一例案例进行个案调查分析,并汇总成疫情调查表,将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流行病学史相结合,做出准确诊断,并立即采取隔离救治患者、落实消毒措施、加强从业人员体检、接触者密切观察、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等措施。

统计学方法: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使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计量资料(区±司表示,采用1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取a=0.05。

结果

基本情况:千灯中心小学为一所公办学校,位于千灯镇尚书路108号,全校1~6年级共36个班级1700余人。学校有1个食堂,共15名工作人员。目前学校使用樵依饮用水,每月对饮水机消毒1次。教室宽敞明亮,采光和通风良好。

流行病学调查:诺如病毒感染疑似病例:定义为24h内出现排便≥3次且有性状改变(呈稀水样便),和(或)24h内出现呕吐≥2次者*。诺如病毒感染实验室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中诺如病毒PCR核酸检测阳性者。

发病概况及时间分布:根据病例定义,通过因病缺课登记对学校师生进行主动搜索,小学生李某为首发病例,男,7岁,为中心小学一(2)班学生,于3月30日下午13:10,出现腹泻、腹痛症状。发病后到千灯人民医院就诊。食堂员工赵某,女,53岁,3月30日凌晨出现轻微呕吐症状,上午继续上班,下午腹泻、腹痛加剧后到千灯人民医院就诊。30-31日共发现119名学生病例符合诺如病毒感染疑似病例定义。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30日发生25例,31日发生94例。

班级分布:本次疫情涉及该校33个班级,病例较多的为一年级36人和二年级40例,此外,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分别报告病例15例、15例、7例和6例。出现病例数较多的班级为一(2)班16例、一(5)班8例、一(6)班12例、二(2)班13例、二(4)班14例和三(2)班6例,其余班级报告1~4例。各年级发病情况,见表1。

年龄性别分布:119名学生病例符合诺如病毒感染疑似病例中男生62例(52.1%),女生57例(4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7~12岁,平均(8.5±0.5)岁。

临床表现:119名病例的症状以呕吐为主,最多报告16次/24h,少数伴有腹泻,部分伴有腹痛和发热症状。所有病例症状稳定,无危重病例和住院病例,未出现死亡病例,见表2。

实验室检测:市疾控中心根据现场情况,31日上午共采集患病学生11例和食堂工作人员15例的肛拭子样品,并且从4名患病学生和1名食堂工作人员(主要从事切菜、洗刷、清理切菜间卫生和清楚电梯间积水工作)的生物学样品中检测到GII型诺如病毒,其余生物学样品中诺如病毒阴性。

病因推断: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判断此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理由为:①有实验室检测结果支持,市疾控中心从4名患病学生和1名食堂工作人员的生物学样品中均检测到GII型诺如病毒,并且发病学生的临床症状与诺如病毒感染相符合,因此诺如病毒可能为引起此次急性胃肠炎疫情的病原体。②符合暴发疫情的定义。2d时间内在一所学校出现大量具有相同临床症状的病例。此种高度集中的发病时间支持暴发疫情的结论。

处理措施:①隔离治疗患者:学生或老师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诊治,自我隔离,待症状消失后再休息3d方可复课;上述感染诺如病毒的食堂工作人员立即停工,1周后至昆山市疾病控制中心检测,连续2次诺如病毒检测阴性后方可复工。②强化疫情监测:校方应每天做好晨、午检,加强因病缺课监测:对因病缺课的学生跟踪随访,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治疗。关注疫情发展动态,每天上午报至千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科。③强化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对呕吐、腹泻学生的粪便或呕吐物进行强化消毒,对教室地面、课桌椅、门把手、楼梯扶手等学生易接触到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避免各类疾病传播。④做好食品卫生的管理:强化食堂从业人员监管,若食堂从业人员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的情况时,应暂时脱离食堂工作;食品从购买原材料到加工和销售过程做好索证和卫生管理;暂停课间水果和奶类的供应;建议立即更新饮用水,并对饮水机进行消毒。⑤加强宣传教育:对学生及家长开展关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脸,不要用不洁手接触口鼻,不要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多休息增强自身免疫力,身体出现不适时应及时报告老师并就医。⑥该校4月1日停课4d,停课期间由班主任老师每天电话进行随访,统计新发病情况和病例康复情况。该校成立疫情处置小组,落实以上各项工作。

讨论

我国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主要发生在中、小学生和青壮年人群,好发季节为冬春季叫。主要传播方式为食源性和水源性传播1451。而学校为人群密集地,小学生为易感人群,当出现传染病时,极易出现暴发和流行的情况刊。该校第1例学生确诊后,学校并未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而是让该学生继续上课,使该学生成为了传染源,造成了本校感染性急性胃肠炎的爆发。另外,现场检查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不到位,在食堂现场发现老鼠粪便,食堂中餐具消毒和环境消毒不规范,食堂冰箱中发现存放有隔夜菜。该校晨、午检工作不规范,现场发现班主任老师的晨、午检记录中对患病学生的临床症状登记不详细。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卫生水平的提高,一些流行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降低,教师和家长均有所松懈,当今社会学生运动量普遍不足,导致抵抗力相对较弱,从而容易患病。学校为疫情易感场所,应做好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对一些常见传染病的健康宣教,提高家长和老师对流行性传染疾病的重视,并提高学校对常见传染病的处理能力,以減少流行性传染病的大规模爆发。

参考文献

[1]廖巧红,冉陆,靳森,等.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1):7-16.

[2] Lopman BA,Reacher MH,Vipond IB,et al.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norovirus gastroen-teritis in health care settings[J].Clin InfectDis,2004,39(3):318- 324.

[3]桑少伟,赵仲堂,索继江,等国内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42(20):4245-4247.

[4]孙立梅,李晖,谭小华,等.2012-2014年广东省哨点医院诺如病毒GII.4sydney变异株流行状况及暴发疫情特征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35(7):615-620.

[5]吴红杏,蒲祖伟,姚正才,等一起因饮水污染所致的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8);:97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