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冲心的社区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影响探讨

2019-08-26 13:10杨颖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6期
关键词:社区管理生活质量高血压

杨颖

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高血压患者21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0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管理,研究组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经过干预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下降,但研究组的血压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躯体健康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有所提升,但研究组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管理模式能够强化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并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社区管理;家庭为中心;高血压;生活质量

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超过2亿,高血压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在高血压患者治疗康复期间,通过有效的社区管理能够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病情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我社区对105例高血压患者采取了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管理模式,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高血压患者21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05例。研究组男60例,女45例;年龄52~78岁,平均(66.12+6.78)岁;病程1~12年,平均(6.22±2.15)年。对照组男58例,女47例;年龄54~77岁,平均(65.79+6.69)岁;病程1~11年,平均(6.14±1.9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1)对照组采取一般管理方法:向患者发放高血压健康手册,组织患者参与社区健康讲座,定期在社区门诊开展免费血压测量活动,并给予患者咨询服务。1年进行1次面对面随访,并进行1次物理体检,以掌握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2)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管理模式:①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病情、基本情况,对其家庭进行综合性评估,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高血压病的知识掌握程度,并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习惯。根据调查结果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并要求患者家属监督实施。②添加患者微信,构建专项微信群,定期在微信群中上传高血压病预防、合理用药等相关知识,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同时可在微信群中发布典型案例,供患者相互探讨。若患者在治疗康复过程中存在问题,可及时反馈至微信群,由社区医生为其答疑解惑。通过构建微信群能够实现社区高血压患者集群化管理,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生活习惯等,让其病情得到稳定控制。③通过微信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部分患者可能在家中自律性会有所下降,如出现用药随意、生活习惯不佳等问题。社区医生定期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与患者家属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要求患者家属对患者行为进行督导,并及时反馈患者实际情况,再由社区医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以此来提升其依从性,使其养成良好习惯。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以及生活质量情况。通过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2,量表涉及躯体健康(涵盖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以及精神健康(涵盖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精力、社会功能),分数愈高即表明患者生活质量愈好。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相关数据采取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x±司表示,采用1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血压情况比较:干预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SF-36躯体健康及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躯体健康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有所提升,研究组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部分高血压患者在家中自律性不强,且对自身病情缺乏认知,可能会出现不按医嘱服药的情况,导致病情反复。通过社区管理能够对患者进行引导,强化其认知,使其配合治疗,进一步提升治疗成效性。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采取了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管理模式,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报道结果相近間,说明通过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管理模式强调了患者家庭成员的督导作用,在患者家属配合下能够对患者行为进行监督,更好地引导其养成合理的用药习惯及生活习惯,使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社区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会保持密切沟通,给予其针对性指导,并通过微信实现集群化管理,能够强化患者自护能力,改善其依从性,促使其配合治疗,从而提升整体治疗成效。另外,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躯体健康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有所提升,但研究组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管理模式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管理模式能够进一步稳定高血压患者病情,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万会.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护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4):111.

[2]蔡敏,汪學军,方长庚,等.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高血压管理的生存质量评价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7):1095-1098.

[3]周茜,乔建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2):153.

[4]岳舒幌.社区高血压防治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136.

猜你喜欢
社区管理生活质量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