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作业设计个性飞扬

2019-08-27 08:19余雪珍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8期
关键词:个性化设计心理需求语文作业

余雪珍

[摘 要]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布置活动化、实践性为主的个性化作业,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在自由轻松的心境中完成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快乐成长。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文本特色、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来设计作业。

[关键词]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发展需要;文本特色;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2-0066-02

当前小学语文学科作业的布置有着普遍现象:一是教师全包,包括做前布置、做后批阅及完成情况评价等,学生只要动手做题就好了;二是教师没有顾及学生个体接受能力的不同,布置的都是统一的作业,因而出现了学优生“吃不饱”、特殊生“吃得少”或“吃不了”的现象;三是没有拓展,只关注课本现有的知识,实践应用少。长此以往,会造成教学高耗低效,导致学生高分低能,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面对教学生成与学生实际,若我们再不给语文作业“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我们学生学习的活力将何在?学生为之拼搏挑战的乐趣将何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语文作业的个性化设计。

一、结合发展需要设计作业,实现评价多元化

1.在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后,教师可布置以下类型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道题来完成:

(1)画一画,把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画出来。

(2)演一演,跟几个同学或与家长合作,分角色表演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

(3)做一做,你能为表演的同学做几个小动物头饰吗?

(4)选一首歌,如《新年好》,把课文中的生字词替换进去,如:“小小蝌蚪,寻找妈妈,不知不觉变青蛙。披着绿衣,鼓着眼睛,捉起害虫顶呱呱。”唱一唱,很有意思呢!

(5)读一读,你还想知道其他小动物的故事吗?找课外书读一读,到时咱们开个小动物故事会。

诸如此类的作业设计能使学生的手、口、脑充分发挥作用。学生在画中学、做中想、演中练、唱中乐、读中悟……在轻松自由的心境中快乐完成了作业。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快乐成长,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同难度的几道作业题,教师不作统一要求,而是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中的一项去完成,这自然能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向其他题目进行挑战的欲望。

二、结合文本特色设计作业,实现形式多元化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依托创新型的课堂教学,富有创新性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体现语文教学的知能统一。

(一)交际巧嘴巴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优美的文章,如《五彩池》《草原》《牧场之国》等,作者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将其所见、所闻、所感描写得非常生动。读着那如画的风景,无不令人产生向往之情。当教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文章的内容后,学生对文本有了自己的理解与体验,然后教师再设计一项创新作业,让学生转换角色,扮演导游,为该景点写一篇解说词以进行宣传推广,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样将文本内容的学习转化为语言实践,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

(二)依葫芦画瓢

课本中精心选用的教材,大多出自知名作家之手,不仅条理分明、语言精练,还极具个人风格,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构段方式等都是学生习作时的最佳范本。课文是学生每天都在接触的,他们熟读成诵,因而印象深刻。这时,教师可以课文的写法作为教学点加以点拨,让学生仿文练笔,从字词、句段、修辞方法、谋篇布局等具体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促進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学写广告语

学了《乡下人家》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设计草坪上保护小草的广告词。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设计出不少新颖有趣的广告词,有的还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展示出来,内容丰富,生动有趣,让大家深受教育。如模仿小草口吻的广告词:“我疼,请足下留情。”“当心脚下,别踩我的手。”……这些富有人性化的广告语,很有代入感,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一点儿也不难。

当然,有些作业形式可以综合运用。例如,在教授《猫》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品读“古怪”“可爱”的相关文字,体会老舍先生抓住动物特点进行遣词造句的巧妙,然后再引导学生运用这样的写法,迁移仿写家中的宠物以表达内心的喜爱之情。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想象,将老舍所描写的文字变为画面,借助画笔展现出来,看看谁画得最像老舍眼中那只令人爱怜的猫,进一步帮助学生内化文本内容。

形式多样、彰显个性、富有创意的作业设计,改变了传统作业单一、乏味的模式,使语文作业变枯燥为生动,变被动为主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去完成每一项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求知、学会了合作,自身的创造性想象能力也得到了更多的展示。

三、结合心理需求设计作业,实现激励功能化

(一)“奖你一朵小红花”

要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必须让他们多去体验作业的成功。只要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完成一次,教师就可以奖励他们一朵小红花(印在作业本上)。当我第一次把小红花印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时,他们脸上漾起了灿烂的笑容,其他学生也纷纷说:“我也想得小红花!”我笑着说:“别着急,老师这里有的是小红花,只要你们认真完成作业,都会得到的,努力吧,孩子们。”别小看这一朵小红花,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积分超市等你来”

时间长了,单一的精神奖励学生也会厌烦,其激励效果也会不明显。于是,我根据本班实际和学校的“积分超市”又想出一招:每个学生累积达到10朵小红花时,就能从我这里换10积分。为了使学生不断有新的目标追求,我又决定:当学生得到50积分时(或者累积到一定积分),就能去积分超市换自己喜欢的礼物。在这个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奖励不同的积分币,如“书香币”“智慧币”“墨香币”……当然,随着分值的变化,学生们的礼物也在一直变化,这些礼物小到一个橡皮擦,大到大家最感兴趣的一辆自行车,在积分超市里都可以换到。学生因为眼前实物的诱惑,那种甜在行动、乐在心里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突飞猛进。现在,学生们再也不“懒”了,全班无一人不完成作业。学生对自己得到的小红花、积分币、小礼物……倍加珍惜,因为那代表着他们的成功。我送出去的是小红花、积分币,收获的是好心情,提高的是学生的能力。

(三)“数一数,我得了多少”

每过两周,我都会让学生打开自己的作业本,数一数自己得了多少小红花,都是为什么得到的,谁的小红花最多。这个数一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进步的过程,也是对自己这一阶段的一个总结。

新型的作业评价方式,充分顺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些不断升级的作业评价方法,激励着学生不断挑战更高的目标。在内驱力的催化下,学习变得更有乐趣,学生面对教师留下的作业,也不会轻易出现厌恶、畏难的情绪。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的纵向发展,能够激发学生新的学习活力。

总之,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的有效设计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还需要全体教师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去探索、反思、总结、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个性化设计心理需求语文作业
对小学英语个性化课后作业设计的思考
现代室内软装饰的个性化设计分析
基于老年人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从“没意思”到“有意义”
谈学生语文作业纠错评价的有效策略*
老年电子产品中的人性化考虑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之有为有不为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个性化导入技巧